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ljala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乡的名人作文1000字800字600字500字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00:36:0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家乡的名人——邓亚萍

  邓亚萍,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体坛巨匠,曾为我国拿下了许许多多的奖牌,而我们只知道她的球技是多么多么的好,却不知道她的球技是在怎样艰辛的训练下得来的。

  童年的邓亚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所以,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拍换成了铁拍。付出总有回报,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的训练时间过后,他还在继续练。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

  邓亚萍当运动员的时候,曾经两次当众落泪,一次是1992年在巴塞罗那,一次是1996年在亚特兰大,她在获得奥运会女单冠军之后情不自禁。2001年7月13日,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那一刹那,邓亚萍又哭了。“北京赢了,比我自己拿任何一次世界冠军都激动。”

  如今的邓亚萍,已经不再是体坛上越越欲动的运动健将而是一名教授了,但她的光辉成绩却依然被我们铭记在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00:36:13 | 只看该作者
家乡名人——黄旭   祁佳浩

  他曾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奥运体操冠军,但在这回黄的荣誉背后,他付出了令人惊讶甚至感叹的汗水和努力,他就是奥运体操冠军——黄旭。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黄旭曾以为失败和自己的队友哭泣和伤心过。面对巨大的打击,本应退役的黄旭把挫折转为动力,在新赛季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有时候教练在练习馆里对黄旭说:“你已经很优秀,但为何比别人训练的时间长?”面对这样突然的问题。黄旭却镇定的说:“我已近失败过了,如果再不努力,为全队获得好成绩,那就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大的遗憾了!”

  就是这样的精神,促使着黄旭在平时努力学习,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表现出色,为国家挣了光,获得了冠军。但在这辉煌的背后,也有他父母的培养分不开。

  小时候,黄旭就有一种病,只要一转就会头晕,而体操这个爱好对黄旭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武器,在体操项目的比赛中,必须要做几个翻转的动作,否则是拿不到高分的。但黄旭的爸爸对黄旭十分严格,在他5岁时就带黄旭去南通的一个业余体操队报名。1989年2月,黄旭背负着父亲的众望,进入江苏省队。在一次比赛中,因为一个180°前空翻,黄旭落到了地上,拿了个全能最后一名。此时的黄旭十分伤心,但自己的爸爸一直在鼓励他。小黄旭的心里就一直记着一句话“我现在的付出,就是为了给祖国争光。”带着这种信念,黄旭命运抗争,以超乎想象力的毅力与信念在昏暗的灯光下训练着,做着那一个个熟练的动作,时间好像为他暂停了,汗水好像为了他冻结了。他就一直练了一个晚上,终于倒下了。

  命运对黄旭虽然不公,但他用自己的信念打开了命运的第二扇窗户,把自己的心血全花在了这上。就这样1天、2天、1天……1年、2年、3年……黄旭夜夜盼望的2008年奥运会终于开幕了。在这自己国家的奥运会上,黄旭把他所有的力量全释放了出来,做出了一个个“天空巧夺”的动作,给中国挣了光。

  破茧成蝶,梦圆奥运,黄旭用自己的汗水圆了他的奥运梦,成了我们家乡的大名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00:36:18 | 只看该作者
家乡的名人

  他虽然已经年纪很大了,也很普通,但是在我的眼里是一位”名人“,因为他很谦虚,从不谈起那光荣的”历程“。 今天,我去寻访一位慈祥又大方老爷爷,他就是李元富爷爷,他是共产党员。

  来到李爷爷的家里,爷爷笑了笑,让我们坐下来,并且还给我倒了一杯茶。我很有礼貌的对李爷爷说:”谢谢李爷爷!李爷爷,我是来采访你当共产党员的光荣‘历程’的,因为我们想学习您那可贵的爱国精神…… “听完我说的话,李爷爷爽快的答应了。

  李爷爷说:”我只是个普通的老党员,只是为党作出了贡献而已,这是应该的。现在是新时代了,科技很发达了,我真的很荣幸看到这种美好的新时代。“爷爷喝了口茶后,津津有味的讲着,”我从1956年5月参加税务系统,得到了“劳动模范”的称号,是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老模范。可以这么说,我无条件地服从组织安排,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其中,在工作时期,我最常说的的一句话就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我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遇到困难的工作总是主动承担。一开始对工作并不熟悉,但是我勤于学习,主动向其他的同志请教,很快就适应了工作呢!那时,我坚信,我一定能适应工作的,一定要热爱这种伟大的工作。“李爷爷讲的慷慨激昂,坐在一旁认真听的我拿起了笔,记下了李爷爷对工作的热爱。”我很爱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总是能使自己所担负的工作呈现新局面。并且那时候的我总是笑脸相迎、热情接待,想方设法让同志们满意,让同志们觉得我是一个好同志。“

  听了我的采访过程,大家肯定觉得李爷爷是个真心诚意地对人,心无旁骛地工作,把党的事业作为自已最大的职责和最高的使命的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00:36:23 | 只看该作者
故乡名人——我的太公  

  一间矮小的、昏暗的屋子里一位老人和一个只有五六岁的小女孩各坐在一个小板登上,老人手里拿着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刷刷几下就剪出一副图样。小女孩开心地大叫起来,一把抢过剪纸,左看右看,满心欢喜把它夹进一本很厚的书里。

  那个小女孩就是我,而那位老人就是我外婆的爸爸——我的太公。我的太公现在已经九十三岁了,是我故乡震泽的一位寿星,他的拿手好戏就是是剪纸。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一把普普通能的剪刀在太公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器物、植物无所不能。太公他的手又大又粗糙,手掌上都是密密麻麻的手纹,就像一块干旱的土地。太公正是用这样一双手剪出一张张美伦美奂的剪纸。

  太公不仅手巧,而且还很乐于助人。过春节时,邻居们常常跑到太公家里,要太公为他们剪“福”字,或是一副“喜鹊登枝”,当人们来的时候,太公总会拿一本本子,记上人的名字和要的东西,人们常常有喜事时也会叫太公剪“喜”字,邻居们为了感谢太公请他吃饭,但外公常常摆摆手说:“没什么,没什么,我力所能及的事嘛!剪纸就当是我给你家的祝福吧!别客气,别客气!”

  我常常问太公,你为什么不接受人家的邀请呢?太公总是抚摸着我的头回答道:“帮助别人,不仅别人快乐了,自己也很快乐,如果需要别人的回报,怎么称得上‘助人为乐’,你说是吗?所以你以后帮助别人了就能体会到这种快乐了。”

  太公就是这样一位平易近人,朴实、乐观的老人,别人对他也十分敬佩,我当然也是非常喜欢太公,是他从小就深深的影响了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00:36:29 | 只看该作者
家乡的名人陆荣廷

  我的家乡在武鸣。

  据说这是军阀陆荣廷起的名,说是要“以武鸣于天下”。

  陆荣廷,知道吧?初中的时候,有幸在历史课本里见到过的。

  历史上的他虽说是名声不怎么好,似乎还背叛过孙中山,但家乡的老人说起他无不称赞。

  家乡里关于他的传说很多,当然真假无从考据,但多数却是说得象真的一样。

  他小时候做过小偷,青年时当过清兵,打过洋鬼子,也做过劫富济贫的好汉。

  他的老婆全是贫苦人家乡野农妇,全是曾经帮助过他的人。

  东北奉系军阀张作霖被称为大帅,张学良是少帅。而陆荣廷则被称为老帅。

  传说张作霖曾与陆荣廷比伤疤,结果陆荣廷的比张作霖的多,所以张作霖就称他为老帅。

  他统治广西的10年(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数),用老人们的话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他为家乡的确是做了些好事的。

  武鸣的明秀园,是他以前住的地方,园林幽深,有人说他在那里埋有金条,但还没被发现。

  武鸣到南宁的老路,经过高峰的那条现在已不用的路,就是他开的。

  南宁有个双什么井的,好象也是他挖的吧。白龙公园(不知道是不是改名了)里面有个炮台,那里可以俯瞰整个南宁市,那门古炮可以转向三个方面,有个地方转不到的,那方向指向的就是武鸣。(后来电视里看到了,叫镇宁炮台)

  当然还有很多故事了,临时的想到多少,顺手就打了。

  有时候想想,历史也是人写的,记载中的就一定是真实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00:36:33 | 只看该作者
家乡的名人

  倒瓜子脸,小眼睛,山羊胡子,拖一条长辫子。头上戴着一顶又黑又厚的官帽,穿着厚大衣,脖子上挂的是一串佛珠,一幅庄严样子的他,在摇摇欲坠的清王朝中,力挽狂澜,极力维护着清王朝岌岌可危的统治。在内外交困中,他自叹: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直面现实残酷的他,也背上了洗刷不掉的丧权辱国的罪名。他,就是我家乡合肥一百多年前的名人——李鸿章。

  可你知道“李鸿章起早床”的故事么?

  从前,李鸿章拜曾国藩为师。曾国藩秉承家训,叫学生们天刚蒙蒙亮就起床。这样一来,李鸿章可受不了。他总是迟到,并找来借口:闹钟不响啦,什么交通堵塞啦,昨夜加班赶稿子,突然生病了……可是,有句俗话说得好:法多不灵。一次两次也罢,总是迟到的他使曾国藩不高兴了。

  一天早上,李鸿章又推辞头疼不能一起吃早饭,可不一会,曾国藩便叫人来说:今日务必一同进餐。李鸿章没法,只好穿上衣服来到桌前,看见满座文武没有一个人动筷子,直到曾国藩点头,大家才开始吃,曾国藩也是埋头苦吃,一言不发。食毕,曾国藩一字一顿对李鸿章说:“少荃,你既然拜我为师,我就告诉你:我这里没别的规矩,只讲究一个字‘诚’。”说罢,拂袖而去。李鸿章倍感羞愧,知错就改,再也没有迟到过。起早床的李鸿章习以为常,不再觉得苦了。

  想不到,李鸿章一生勋业的奠基归功于起早床这个好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31 12: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