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6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班主任漫谈》读后感想读书笔记心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8 08:1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班主任漫谈》读后感想读书笔记心得
    文玉婷

  可以说自己不太喜欢理论性的东西,即使别人说哪个哪个的什么书非常有意思,写的都是自己发生的事。但是我可以说,不是小说,不是诗歌,我呢,看不了多久就想睡觉。但是这一次不一样,在还没见到《班主任漫谈》的时候,我就有一种强烈的愿望要去读到这本书。

  也怪自己没早点见到它,看过这本书才发现,好多里面的方法都适合自己,都是自己现在的境遇,就连里面的书我也想迫不及待的去看一看。比如说怎样在下课之前让学生在三十秒钟安静下来,教师可以怎样轻松的掌控班级,选择一位掌控教师发怒的同学,注意自己的仪表,怎样培养学生的效率感等等。

  魏书生先生,我佩服他,他可以将自己教学中发生的事记录的如此详细来供我们学习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精神。书中他不仅从教师的角度,学生的角度来分析教育教学的问题,而且还分析了社会对教育可以做到的贡献。我想我要学的还有很多,我会将我学到的点点滴滴运用到的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具体联系起来。敬候佳音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7-8 08:20:00 | 只看该作者
《班主任漫谈》读后感      游国丽  

  我听说魏书生这个名字,是在毕业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假期中我有幸学习了魏书生所写的《班主任漫谈》一书,就这样第二次和魏书生“见了面”。不过,再次的相逢,更多的是敬佩。

  学习魏书生,不能走捷径,应该从他的教育思想入手,然后再借鉴一些具体方法。当然要想领会他的教育思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认为应该牢牢把握两点:一个是在他身上体现的自强精神;另一个是其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换而言之,自强是魏书生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石,创新是其不竭的动力。

  民主和科学是班级管理的两条主脉,试想,以爱心护航,以活力为核,发扬民主,科学管理,这样的班级又怎能不优秀呢?向魏书生老师所讲的那样,让每一个学生承包一件事。大大小小的所有的事,学生能做的自己绝对不做。

  仔细一想,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确实拥有老师班委一统班级的做法。还有魏老师提到的改变调皮捣蛋学生的诀窍:不搭理他。就是你别有事没事撩他淘气的那根脑神经:“哼!我知道你淘气,我看你到了我这个班,你还敢不敢淘。不要以为我不在家,我发现不了,我不在家,我安排5个人盯着你,回来以后,我治得更狠”这无形之中训练了他淘气的那根脑神经的工作能力,提高了他淘气的水平了。所以你直接奔这儿,他激了,“我就淘!”,你怎么办吧?所以我不理他这根神经,然后使劲的找他的长处。当我们表扬学生长处,优点的时候,往往他不好意思了,就觉得很对不起老师,失去抵抗力了,这时你怎么教育他就怎么有理了。发现并培养他的长处,不理他淘气的脑神经,这根脑神经因为长期不用,退化了,孩子自然就好了。这一观点让我很受启发。让我们最头疼的一件事有了办法,一开学我就起用。

  教育创新需要深度和广度,更需要抛弃形式上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有所突破。

  我想,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那么就快乐地投身教育,享受为人师所带来的大快乐。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能力。

  “守护心灵的净土”,构筑自己的精神城堡,用一颗平常的心,实实在在做自己的事情,你会享受到生活带来的快乐与幸福,这也许是我对魏书生思想的最深感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7-8 08:20:04 | 只看该作者
班主任漫谈读后感

  读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漫谈》,对“幸福”的理解又深了一层。作为教师,面对越来越多的来自社会、家庭、工作等诸多方面不同程度的压力,如何找到自己的平衡点,实现自我价值,成为一名幸福的老师,魏书生无疑称得上典范。在这本书里,他把他的哲学思想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体现在书中每一处语言文字的背后。他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不仅使自己成为了一名幸福的老师,而且使周围的人也感染上了幸福的气息。最受益的是他的学生,有这样一位既热心又专业的导师引领他们奔向幸福的未来!

  幸福的老师一定是有爱心的。爱自己,爱他人,爱事业,爱生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魏老师立志献身教育,他想的是全体学生,有一个学生没教育好心里也不安。他深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天天坚持锻炼身体,工作几十年没有花过国家一分钱医药费。他热爱生活。教室里生机盎然的盆花,鱼缸里游动的活泼的小鱼,操场上飞翔的鸽群,每一个学生充满了激情的歌唱……这一切,无不让人感到生命的跃动!

  幸福的老师一定是有思想的。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魏书生的教育教学思想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逝去而褪色,反而越来越彰显出无限的魅力。魏书生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探索与实践基于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教育问题深刻的思考和几十年如一日的扎扎实实的课堂教学。这样的思想,这样的认识,再过若干年,依旧能够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幸福的老师一定能找准自己的位置,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最大人生价值。魏书生在《少互斗》一节中说:节省互斗的时间,尽可能化对手为助手。互斗使双方成为失败者。独木桥两人相遇,不如先让他人先走,否则会失去几倍于那段抢先过去的时间。为了自己的时间,不互斗。他在《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一节中说,当选择100斤的担子而不选择200斤的时候,工作挑轻的,力气是省了,增长力气的机会也放过了。我们应该储备能力,增强能力。而增强能力的有效途径便是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即使不是为了明天,仅仅是为了使我们今天活得有价值,活得少一点懊悔,多一分自豪。正是这样的思考,魏书生活得充实而坦然。魏书生说,人生苦短,人好不容易才获得一次在地球上生活七八十年的机会,人生值得高兴的事情又这么多,如果不学会笑对人生,那将是永远无法挽回的损失!魏书生对生活深刻的思考使他无论处于任何处境都从不抱怨环境。遭受批判时他每天晚上依旧打太极拳,工作再繁忙他依然安排得有条不紊,面对自暴自弃的学生他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对前途充满信心……他从改变自己开始改变环境。他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对客观环境的清醒看待,使得他何时都能找准自己的定位,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反复读魏书生的书,你会感到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做的是实实在在的事,讲的是实实在在的理。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我很惭愧,没有及早认识魏书生同志,我要是年轻一半,我一定拜他为师,向他学习。许多读过魏书生写的书的年轻的班主任说,凭着我们对书的粗浅领悟,读魏书生老师的书至少可以少走五年弯路。

  因为父亲是教师的缘故,从初中开始,我开始接触魏老师写的书,真正静下心来读他的著作,是近几年的事情。魏书生著作的语言浅显易懂,如同和你在谈心,然而内涵却百读不厌。以我对《班主任漫谈》这本书浮浅的认识,尚不够这本书所传达的思想的百分之一,何况魏书生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和崇高的人生境界,更不敢说领略一二了。但我会更用心,更静心地去阅读他的著作,学习他的思想,努力钻研教育教学规律,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树立牢固的大语文教育观,像他那样尽力使自己透明纯净,不断扩大心中那一片净土,为成为一名幸福的老师而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7-8 08:20:09 | 只看该作者
《班主任漫谈》读后感   

  正是夏日,烈日当头,对 于老师和学生们最大的犒劳——暑假,如期而至。

  作为一名20余年的教育工作者,当班主任的时光也已占了这二十多年中的一大半,对于怎么做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也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做什么样的班主任?”

  “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这是我读的这本《班主任漫谈》,在简介部分提出的问题。也正是我一直在思考着的问题。

  本书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做一个好的班主任,情感浓厚,风格朴实,大量生动感人的事例让人身临其境,故事性、启发性和随机性兼备,实为教育丛书之佳作。深刻的思考引人入胜,而我也从中获益不少,在我获得的众多感触中,最深的一点便是来自这本书的第二章:“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中,关于“痛而后快”的这一节了。

  痛快痛快,痛而后快!

  没有痛,怎来的快?没经历过痛苦怎会见快乐?不是有首歌唱得好吗: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孩,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无论是男人或女人,一生之中,其所经历的痛苦必定是多的。就像是一年四季,黑夜占据了一半,雨天又占据了白日中的一部分,除开令人厌恶的雨天,还有灰蒙蒙的阴天、狂乱的下雪天,晴天究竟是少数。而若一年之中全是晴天,却又会让人疲惫不已,精神崩溃。幸亏有了这黑夜,人类才有气力在白日里打拼;幸亏有了那雨天,人们才会珍惜那晴天的来之不易。痛而后快,有痛才有快。

  幸福与快乐感总是相伴相生的,这也是我从这本书之中所获得的共感,也是我和本书作者魏老师共同想对学生阐述的人生道理。

  说到人生道理,我又禁不住想多啰嗦几句。教育之义,老师之责,从古至今,除了传授技艺知识以外,更重要的应该是对文化的传播和对美德道义的授予。技艺知识终究是死的,只有那文化、美德才是贯彻中国两千多年历史长河中真正活着的东西,而我们伟大的教育工作者,正起到了这么一种文化枢纽的作用。对此我也深感荣幸。

  回到“痛而后快”这个话题上,我们的学生们尚年幼,多半学生只会享受那“快乐”,却并不会享受其中只“痛”,痛的过程的确是苦的、难的,因此我们教师工作之难,亦源于此,难矣!

  而,当我们的学生,在一次历程之中,能从痛苦里发掘出快乐的那一刻,我想我们教师之责亦已尽哉!足矣!

  所以我说:痛而后快的过程,亦是成长的过程。

  在今后漫长的教育道路中,我想我还会继续对“痛而后快”意义的挖掘,继续兢兢业业的做一名伟大而渺小的教育工作者、文化传播者、道德传授者,伟大在于教师团体之伟大,渺小在于我个人只乃渺渺沧海一粟之渺小。

  可无论这教育工作伟大或渺小,我都享受着作为一名普普通通人民教师的每一秒钟,痛且快乐着!

  痛快痛快,痛而后快,这便是这本《班主任漫谈》带给我的最最深刻的感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7-8 08:20:14 | 只看该作者
班主任漫谈读后感     何睿

  上个礼拜,为了优秀班主任的面试,临时抱佛脚,我浏览了几本优秀班主任的名著,如魏书生的《班主任漫谈》、丁如许的《中学班会课》、任小艾的《我的班主任工作》等。他们的书充满了智慧,给人启迪、叫人深思,值得一读。不过,今天我还是想把魏书生的《班主任漫谈》介绍给大家,希望有空去看一看,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说实话,这本书的第一篇《适应环境,改变自我》就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书中写到:“刚到校,领导便分配我做班主任并教两个班的语文课。学生呢?也不尽如人意,初二·六班还不错,初二·八班可就难了。56位同学全是男生,是从各个班淘汰出来的学习后进生。他们爱玩,怕上课,有几位同学填学生登记表,连父母的名字都写不对。问他,他却埋怨:”都怪我爸的名字太难写!“

  面对这样的环境,我埋怨过,灰心过,也等待过,想等待环境好了,自己再好好教,自己再搞改革。

  埋怨、灰心、等待的结果,是学生越来越难教,自己的脾气也变得更糟糕,一事当前,不是千方百计想办法战胜困难,而是先指责埋怨一番。用黄金般宝贵的光阴,换来一大堆无用的指责埋怨,这真是人生最悲哀的事情。

  想等办学条件标准化了再改革;想等教师地位提高了,自己再安心教学;想等社会上厌学之风改变了之后,自己再认真教书;想等所有的人都努力工作之后,自己再努力。这样坐等空想的结果,不仅自己没有改变的希望,还可能因为自身的弱点使外界更不如意。

  我体会到,比较有效、比较实际的做法,还是先从改变自己做起。用七分力量去埋怨、指责环境,可能一丝一毫也不见效果,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助长别人的愚昧和自己的野蛮。但只要省下七分力气中的一分,用来改变自己,就能使自己发生变化。

  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

  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只有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

  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我面对现实,千方百计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不长时间,我任班主任的班级,班风有了明显的变化,那个全是男同学组成的班级的学生们也和我成了朋友,他们也帮着我搞教学改革,帮我设计公开课,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出人意料地高。

  可见,人总要面对一个不尽如人意的环境,总要从改变自己做起,才能适应环境,进而使环境朝着如人意的方向改变一丝,改变一毫。 ”

  看完这一篇文章之后,我真的感到很惭愧。我们平时总是喜欢埋怨学生的生源很差,给我们带了很多麻烦,很多烦恼,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们总是感叹学生很难教,很难管理,总是认为这个学生无药可救,那个学生一塌糊涂。唉声叹气的声音总是彼此起伏。

  看完这一篇文章之后,我增强了信心。魏老师用他最朴实的语言让我懂得了:既然我们无力改变环境,那么我们就改变自己吧。面对现实,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想方设法让学生喜欢自己,喜欢自己的集体。只要他们每天有那么一点点的进步,我们就要感到心满意足。对学生的要求不要太高,这样我们的心才会安宁;循序渐进,我们最终一定会获得胜利。

  离新的学期虽然还有一段时间,不过大家肯定都要重新接收新的班级,担任新班级的班主任,所以今天我把这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就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岗位上能够顺顺利利、开开心心地开展工作,获得更大的成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5 14: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