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澜本嫁衣》读后感想读书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6 08:3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澜本嫁衣》读后感想读书体会
篇一:澜本嫁衣读后感

  用了两天的时间读完七堇年《澜本嫁衣》有一种强烈的感叹:青春怎么可以这么悲?

  女主人公的一个无血缘关系的表姐——叶知秋,或许是家庭的不幸,社会的丑恶和人性的多变让她成为了一个悲哀叛逆和社会所造就出来的一个可怜的人,本该是一个拥有理想,充满活力的大学生却成为一个可悲的对生活不抱任幻想的妓女。在这期间她想找回人的生活确切的说是一个健康向上的人的生活,但她一次次在寻求中有无奈的退回原地,也许是身心疲惫了罢,是看透了这个世界罢,虽然无尽的凄凉和寂寞的情感总附着在她如蜻蜓般弱小的身上。

  我只能感叹:难道青春是如此吗?我想一个人的灵魂,思想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她承载着太多的社会因素;人性因素;环境因素,我想如何在这既有丑恶又有美好的世界中不作践自己,不迷失自己,这才是我们一代年轻人应该考虑和为之付出行动的正确性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7-16 08:31:52 | 只看该作者
澜本嫁衣读后感

  叹叶知秋,一开始,也许她也只是一个很单纯的小女孩,一个单纯的向往爱情的女孩。她向往的爱情也许只是柏拉图式的恋爱,而非康以明所依赖的性爱。

  她是那般的爱着康以明,就像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最深度的那种爱。她是这般爱着康以明,只梦想、只奢求与其结婚生子,一生一世,只是想过宁静平和的生活,那么简单,可康以明注定做不到,而叶知秋也注定要亲身体会幻灭。叶知秋最终明了如今的康以明再也不是那个骑着自行车满城寻找印有她喜欢的偶像的杂志,只为看她欣喜若狂的样子的康以明,不再是那个问也不问就把妹妹不要的漂亮衣服拿来送给她的康以明,不再是谎报年龄献血再把献血得来的补助钱给她买一条裙子的康以明了。

  你对我而言像是一次犹豫再三的看望,知道去了不如不去要好。但又不可终日不见——这与陌路者有什么不同。

  当她在以明身上的梦想破灭之后,她也只能开始堕落,与之并来的是人世间最痛苦的折磨。但在这过程中,她也不曾放弃少女时期的梦想——与一个相爱的男子共度一生。结果,执着追求却换来再次受伤,被人利用,甚至差点丧生。

  最后的最后,知秋终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一片喧嚣之中。

  或许,她生来是属于那个喧嚣世界的,狂欢到最后一刻。

  才罢休,才绝望,才向这个丑陋世界低头。

  这个世界最真实的一面便是这般丑陋肮脏,我们或没看到,或看到了却装作不知道。所以,在这基础上,我们不得不臆想自己所认为的美好世界并努力追求,去遗忘或掩盖这世界的真实一面。但——该在的还在。

  但终极之时,我们依然要直视这个世界。

  你不知道我在你身上有过多大的梦想。这是她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回响,也是留给曾经的梦想。

  澜本嫁衣,最终还是用不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7-16 08:31:57 | 只看该作者
澜本嫁衣读后感

  最爱的叶一生

  有没有一个这样的女人,回眸一笑之间,会让你想到烟花焚城?

  这并非美丽的力量,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让你觉得,她的眼中是有东西的,她的生命美丽庄严的像一首抒情诗。

  那是一种散漫,是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深邃和绚烂。

  前几天把《澜本嫁衣》读完了。书中美丽悲情的女主角叶知秋在酒吧里换装准备登台的时候,叶一生看着她漫不经心的补妆,觉得刹那间,叶知秋眼神中那种寂灭的力量仿若烟花焚城。她的世界从灿烂走向毁灭,我想这个过程叶一生或许再她的眼神中早就已经看出来了。可我觉得,书中真正美丽的并非向往普通生活却身陷风尘的叶知秋,最美丽的却是以第一人称叙述,在叶知秋强大的魅力前卑微却又绮丽的叶一生。

  一叶知秋。一叶一生。

  她的宽容和忍让,她的内涵、厚重和勤劳,她对表姐叶知秋的蔑视和寄宿在骨子里的崇拜、羡慕和嫉妒、自卑,以及当她得知与自己相爱四年的自怜自艾的文人男友背叛了自己而投向叶知秋庞大的光辉的时候的那种心酸和波澜不惊,都让我惊艳不已。甚至有一种崇拜的情绪。

  文章不惜花费大量的笔墨去塑造一个风色女人由绚烂走向寂灭,由梦想走向毁灭的过程,却不知道更加打动人心的却偏偏是处世不惊的小女人角色。叶知秋虽美,却美不过朴实的一生,叶一生的眼神之中,有的是一种坚韧和一种对生命、生活端庄、优雅的态度。

  当她在与阿默德在星夜的罗马古遗迹的时候,阿默德提到《乡村骑士》这部音乐剧,她心中泛起关于旧事的层层波澜和悸动。当她在海船的甲板上点燃一根烟的时候,一个英俊的外国青年向她求婚,对她说,你比博斯普鲁斯海峡还要美丽。她笑了,忧郁而深邃。

  犹如烟花焚城。

  我非常羡慕她。像她一样的生活,平淡不乏绚烂。有朴实的生活,有高远的梦想。有灿烂的生活,有理性的思想,有忧郁的气质,有豁达的胸怀。这样的小女子。

  我忽地记起《十面埋伏》里的一首古词: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难再得的佳人,不知今在何方呢?不知她是不是拥有脱俗的美丽?不知,她的眼神里会不会让人想到烟花焚城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7-16 08:32:01 | 只看该作者
澜本嫁衣读后感

  直至落笔,我还是如此震撼,作为一名还未涉世的少年而言,这部小说给予我的,是一个与我视觉截然不同的世界。难以置信,虽知娼妓生活是如此肮脏。但从未发觉,不再是那个罪恶的地狱的娼妓圈,整个世界,在其看似乎和平的外表之下,隐藏着如此的令人可怖的的黑暗生活。似乎此话会过于绝对,但是那些反对者一论点的人,是不相信这一存在?还是不敢承认呢?

  或许有些人会觉得,这部小说完全是一部色情小说,但是,对此我会坚决的回答:《澜本嫁衣》不只是一本描述娼妓生活的写照,它给大家的是一种超越世俗的理想,所谓色情二字只是因为你个人觉得而生成的。一个少女的堕落与她的“龌龊”经历,是超越了人世的爱,欲望,梦想的一种崇高的,令人同情,令人畏惧的生活。

  在一次有一次的人性与欲望的十字路口,知秋毅然选择了人性,即使她出现与那社会中最低级,最卑贱最黑暗的阶层,但她仍旧没有放弃自己心中唯一一个纯洁的梦想—有一个完整温馨的家。

  记得课本上说过,当你身处春天,千万别去做秋天的事,或许,洞察这一个污浊的人间是秋天的事,我却却不会把它放到秋天再做,我并不希望当我满心欢喜步入社会之后,才发现这个人间并非大家理想的天堂,而是一个充斥着欲望的形同垃圾场的地狱。

  我难以设想在这个地狱中我会冲破一切去做一位天使,因为天使的美誉是比罪恶高尚一点的称号。一个人是天使还是魔鬼,靠的是心灵。有些人身处天使般的高层,却有一副比魔鬼还可怕的内在。但相反的,有些地狱之魂般的人却长着天使般的心灵。佛家人说过,人与魔,往往只在一念之间,有些长的像人,心却是魔鬼,有些虽是魔,却有一颗人心。我想人心。我想,这应该最好的概述了吧。

  借用作者的话:我沿着她走过的路,便从一个幻灭望见另一个幻灭。幻灭之间的空白是如风中残烛一般纯净的希望。我不寄望于写此篇文章能改变什么,我希望更多人那个似与生俱来的包袱,洞察这个世界,不要让一个个灵魂在我们面前坠入深渊。

  来自地狱之魂的眼泪,诉说着这个人性欲望与梦想混杂的人间。

  至此,我掩卷,停笔深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7-16 08:32:06 | 只看该作者
《澜本嫁衣》读后感   

  这本书是你在寒假时送我的19岁生日礼物,所以哪怕这篇读后感迟了半年,我也要双手奉上。

  我想你大概是看了广告才买这本书的吧。说真的,我对青春文学什么的并不感兴趣,所以第一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有点懵。被郭敬明那家伙骗了这么多年以后,我对那种纠结到极致或是文艺风泛滥的作品开始有了条件反射似的抵触。什么“海藻般的头发”、“纯白棉布长裙”云云的,我真希望这些东西永远滚出我的视线。

  不过幸好七堇年的文字并不是这样浮躁,让人难以忍受。

  从语言上来说,这绝对是我第一次看到85后的作家写出这么质朴而富有才气的文章,隐隐的复古感让我联想到了上个世纪一二十年代的新式白话文。句子并不是多么华丽,但是那些精巧的修辞和多变的句式,时常让我慢慢咀嚼,回味不尽。透过那淡漠如水的描写,洛桥这座小城还有那袭华美的澜本嫁衣,仿佛生生地出现在我眼前。

  不否认,七堇年真的是一名很有才华的作者。如果这本书真的仅仅描写那些淡淡的小城故事和安静平稳的人生,我觉得这也未尝不是个好选择。只可惜这过于跌宕起伏的内容,实在让我招架不住。

  妈妈说,对于不懂得事物不要妄加评论。所以对于叶知秋混乱而堕落的生活,我没办法评价些什么。从小到大我没有尝过贫穷的滋味,用不着为了糊口去做鸡头、当小姐或是贩毒。我想断断你也对这种生活无从体验吧。我承认这个世界有阴暗面,这些肮脏的勾当也是客观存在于社会上,但毕竟离我太远太远。七堇年把这些矛盾激化并集中在一起,营造了叶知秋这一生的悲剧。不知为何我会想起《雷雨》,所有炸药的导火索集中在了那个夜晚,在一声惊雷中引爆了无数TNT。

  也许我该庆幸自己生活在阳光之下,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和充满光明的前景。

  至于书中的爱情,我也依旧无法理解。我不知道这世上像康以明那样一天离了性就无法生存、夜夜纵欲欢歌的花花公子有几个,但至少我知道如叶知秋那样只怀着结婚成家、相夫教子这样卑微愿望的女子比比皆是。该怎么说呢,也许我不算真正意义上的feminist,但我还是觉得女孩子要独立坚强一些比较好。有人说精明的女人会想方设法激发出丈夫的能力,让他为自己和家庭奋斗努力;不聪明的女人则是自己埋头苦干,结果让男人越来越依赖自己,反而变得软弱起来。

  这辈子我当不成精明的女人。与其花那么多心思在男人身上,我觉得倒不如自己努力打拼来得容易。心理战术什么的,我玩不起。

  撇开一些情节不谈,这本书还是蛮可以的。

  恩,断断,你的生日祝福,我收到了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7-21 16: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