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1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木棉流年》读后感想读书笔记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21 01:2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木棉流年》读后感想读书笔记体会

  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我便认为这本书给我的感触实在是太多了。

  这本书主要讲了在抗日战争前夕所发生在中国一个小岛上的故事,通过主人公阿宁从小到大经历的人情世故,以此来揭开当时封建社会的丑恶事实。

  在小阿宁刚开始离开家人的篇章上,便已经开始了残酷的战争,而小阿宁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死离别,让他的幼小心灵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这本书中,小阿宁遇到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都在阿宁的心里留下了痕迹。也通过发生在自身上的事情教会了阿宁不少道理。也让我深有感触,也不得不佩服阿宁一个小孩子的履历丰富。

  从中最让我感动的便是阿宁与日本先生唐明泽的交情,也让我看到了那个年代封建社会人民思想的落后与封闭。

  读罢此书,也是让我深有感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7-21 01:27:07 | 只看该作者
木棉流年读后感

  有没有见过这样一个女人,她淡淡的,如同雪中美丽的梅花,她有着淡淡的香,让人回味;有没有接触过这样一个女人,她温柔的,如同上好的丝绸,温柔的嗓音回荡在耳畔;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女人,她是骄傲的,如同虽被雪压住,却依旧傲然挺立的梅花,她说:“既已发誓,不离不弃。现在又怎能抛下丈夫?”她就是梅雪。

  梅雪给人最初的印象,是淡淡的笑。她不在乎阿宁是否染上瘟疫,她不恐慌,没有躲着她们。看见阿宁伤心地哭泣,她蹲在阿宁面前,安抚着阿宁,淡淡地安慰阿宁。而不是像圆脸妇人,巴不得离阿宁她们远一点,两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也难怪,怪不得阿宁失神地忘记将有着梅雪淡淡清香的丝绢还给梅雪了!

  梅雪又是温柔的,书中她哪一次不是温柔地讲话,温柔的笑,温柔的照顾着阿宁。就是她的温柔,立马让我这个读者喜欢上了她,也让阿宁一下子爱上了她,梅雪姨梅雪姨的叫着。

  看着梅雪嫁为人妻,没有收获自己真正的幸福,我有些惋惜。可是最让我敬佩的是,她虽不爱欧阳,但是她却要尽她自己的责任,她说她发过誓言,不离不弃,她遵守信用,绝不逃跑,不抛弃丈夫……

  作者没有写梅雪的结局,看完书,我细细回想,梅雪的一颦一笑都似乎在我脑海,我竟深信,梅雪并没有离开,只是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默默的呆着,看着我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7-21 01:27:11 | 只看该作者
木棉流年读后感

  《木棉流年》是李秋沅的作品,她在厦门鼓浪屿长大的,是个地地道道的厦门人。读过她的一些小说,都是由厦门为题展开的,我想她觉得真实的才是有意义的吧!

  这本书的主角阿宁是一个活泼可爱,重情重义的小姑娘。早在她两岁那年,父亲得了大头瘟,母亲日夜不停地照顾他,她家女佣福嫂看到情况紧急,怕父亲的病床给阿宁,就带着阿宁去了她的老家海门。可是不到一个星期,灾难又悄悄地来到了她的身边,福嫂的儿子被日本人打死,福嫂悲痛欲绝,天天以泪洗面,饭不入口,夜里还喊着要为儿子报仇,之后就呆了。福叔不得不把阿宁送给了番仔园的女主人,番婆。后来的几十年里,阿宁遇到了梅雪、欧阳旱、唐明泽、博文、李校长……他们为了驱走日本人,受了伤,断了腿,甚至差点被打死,可他们一直没有投于日本人,而是英勇的和他们对抗。后来,阿宁长大了,梦见了他们在番仔园里团聚,唱着茗香茶,吃着玫瑰膏。

  一个国家再强大,没有意志,那它还是小国,相反,一个国家在弱小,有宏大的意志,那它就是闻名世界的大国!

  走进木棉道,走进血色流年,想要知道?那就读一读《木棉流年》吧,看了这本书,你定会感受非凡,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7-21 01:27:16 | 只看该作者
木棉流年读后感

  合上书,心里仿佛放下了许多,重读《木棉·流年》,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每读一遍,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闭上眼睛,一个个熟悉的身影站在我面前,书中的人物早已深深地烙在了我心上。这些英雄们用自己的生命撰写了一首首不朽的诗篇!

  《木棉·流年》这本书,是一部小说,也是一本历史书,书写的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时候”的历史,也是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3500万中华儿女为国捐躯:为儿子报仇的箍桶匠阿福,除掉了无恶不作的假鬼子冯兴荣;为保护《永乐大典》的日本人藤田明泽切腹献身;为挽留民族尊严的三舍含冤死去……其中,女豪杰更是层出不穷:隐忍坚贞的梅雪;优雅婉约的茉莉;一心为国的茗香……这些平民英雄如同岛上的木棉花,花开时,鲜红若血,朵朵傲立枝头;花落时,啪的一声决绝自高空落下,满地落红,触目惊心。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势,岛上的人称其为“英雄花”,我始终钦佩那些视死如归、舍身取义的英雄,没有他们,何来我们今天的幸福?

  在读这本书时,我仿佛置身与书中,随着主人公阿宁一起体会书中的喜怒哀乐,也见证了一段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每当我想阻止悲剧发生时,却无能为力。这段历史吸引了我,不仅在于她的真实,还在于她所给予我的启示。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是让我们铭记这火与血的岁月,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只有我们强大起来,我们的祖国才不会饱受欺凌。

  看完了这本书,我呆坐许久,一阵凉风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寒噤,风,吹乱了书页,哗哗作响,我的目光落到了卷首上的一段话:

  一幢幢宏伟肃穆的楼院

  一扇扇紧紧闭合的门窗

  必有什么  隐藏其后

  痛彻心髓  荡气回肠……

  走近木棉岛

  走进  血色流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7-21 01:27:20 | 只看该作者
木棉流年读后感

  《木棉流年》是李秋沅的作品,她在厦门鼓浪屿长大,是个地地道道的厦门人。我读过她的其它小说,都是由厦门为题展开的,我想也许她觉得真实才有意义吧。

  本书的主人公阿宁(是个活泼可爱、重情重义的小姑娘。早在她两岁那年,父亲得了大头瘟,母亲日夜不停地为他端茶送饭,不分早晚地陪在他身边。她家的女佣人福嫂看到情况紧急,怕父亲的并传染给阿宁,便带着阿宁去了她的老家海门。到了海门,不过一星期,灾难又悄悄地来到了她身边。她的干哥哥阿贵,也就是福嫂的儿子被日本浪人打死了,福嫂因为她儿子的离去,便天天以泪洗面,饭不入口,夜里还叫着“儿子,我替你报仇去,杀了日本人,打到小日本,回你老家去吧!否则,我福嫂让你们不得好死,遭天报应!”从那以后福嫂整个人呆了,福叔不得不把阿宁送给了番仔园的女主人,李茗香——番婆。后来的几十年里,阿宁遇到了梅雪。欧阳旱、唐明泽、博文、李校长……,他们为驱走日本人,受了伤。断了腿。甚至被可恨的日本浪人打死了,可他们却一直没有投于日本人,而是英勇地喝日本人对抗,为厦门、为海门,他们经历了很多很多……后来阿宁长大成人,梦见了他们在番仔园里团聚,喝着茗香茶,吃着玫瑰膏,她笑了,笑得那么甜……,当然她没有忘,打倒日本人,是番婆告诉她的,一个国家再强大,没有意志,那她还是小国,相反,一个国家再弱小,有宏大的意志,那它就是闻名世界的大国!

  一连几天,我都沉浸在《木棉流年》里,是不是还热烈盈眶。一个中国人,只要他活着,就能开创另一片绿茵,另一片灿烂,让过去永远成为过去,让现实真正流入你的眼里,融入你的心里。“打倒小日本!滚出去,小日本!”现在每个人都敢这么说,可是以前,大家为了保住性命,谁也不敢说,说了可是要坐牢的,直邮一些爱国人士才愿意去说,敢骂!

  一幢幢宏伟肃静的楼院,一扇扇紧紧闭合的门窗,必有什么隐藏其后,痛彻心髓……走进木棉岛,走进血色流年。想知道,就与《木棉流年》见面吧,看了这本书,你一定会感受非凡,受益匪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6-7-21 01:27:26 | 只看该作者
木棉流年读后感

  当午后的阳光温暖洒落在软软的沙发时,是可以静静读一本书的,年龄若我之已近不惑,便鼓足勇气,翻一下那部大块头的《追忆似水流年》,而年龄若女儿的刚刚告别黄口稚气,则会沉浸在另外的一部流年——《木棉·流年》。

  女儿说,她是用了一个半小时,看完这部小说。而第二遍,她需要一个整整的暑假。或许,要读懂那段历史并在内心深处铭记,她需要全部的青春时光,如阿宁的青春时光。

  女儿评价这部小说用了四个字:优美、震撼。便强烈要求我去读,去网上下载,一字一字去读。

  一串因了英雄的木棉而无法平静告别的流年。

  我曾经固执地不去读,不去揭开民族的伤痕和童年的血色,或许只是因为年龄的勇气,无法抹平孤独与渐渐走入孤独时的恐慌,但正因了年龄的勇气,让我可以在李秋沅优美而透彻的文字里,无限地去接近于真实,去拥抱那朵染遍大江南北的木棉花。

  人,需要一种精神,民族,需要一种精神。

  经历过黑暗,我们对光明的渴求如此强烈甚至于狂乱,受尽了蹂躏,我们的脊梁刚强甚至于粗犷。我们不需要其他人懂,只希望我们内心的平静,和那种舔干伤口时的毅然。

  用优美凄婉的语言,是可以讲述倭寇残暴的。这让我能够想到另外的一位日本老人川端康成和他的雪国,在所谓一衣带水的血国,是否曾经正视了他们对于另外一个民族的伤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6-7-21 01:27:31 | 只看该作者
也许是我们的狭隘,永远无法到来的原谅。

  战争硝烟的味道,漫延了我们多少人的童年?

  木棉流年,多少个我们小小的身影,惊恐地迈出小小的脚丫,却再找不到回家的路,和可以回到的有爸爸妈妈的小小的家。

  哪怕那条路上曾经泥泞,哪怕爸爸妈妈曾经抽打我无知的调皮。

  阿宁,睁开了我们的眼睛,望向曾经的我们的苦难,以及因苦难而成长的历史。

  那朵木棉,静静开放着,燃烧着。

  我们无法复制的童年,会随着时光而渐渐模糊了,我们无法忘记的过去,却愈加清晰,愈加痛。

  “云烟过眼朝复暮,残梦已渺茫。今宵荒城明月光,照我独彷徨。”

  我承认了我的愤世嫉俗,却因还有这份愤怒而突然欣慰,因为我热爱了我的生活。

  我的女儿,让我们感谢那段优美而震撼的流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7-20 16:4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