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4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水调歌头》有感宋词三百首读后感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01:15: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水调歌头》有感宋词三百首读后感想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没有苏轼把酒问青天的豪爽,我也没有苏轼对月宫的丰富想象,但每当我走在大学校园里,抬头望到天上的明月时,明月就像有意似的,总让我回想起故乡的点点滴滴!

  我的故乡在南方,有一条宽阔而且美丽的河流过故乡。故乡的人都管她叫母亲河。故乡的人在河的岸边修建了许多供人们休憩乘凉的小广场。

  记得在我读高中的时候,我的学校就在河边。在高考复习的那段时间里,我经常在天气好的夜晚,在晚修结束后,一个人来到小广场,静静的望着空中的月亮出神。

  月亮仿佛就有这样神奇的效果,她能让我心情平静,她能把我身上的压力陡然卸去,她能还我一个愉快的心情。她不会生气,她更不会发怒,她只会带着她甜美的微笑默默的注视着你!这时你仿佛觉得这月亮似乎是为了你而变得愈加的明亮了!

  又一次,我独自走在这位于异乡的大学校园里,我抬起头,看到了天上的月亮,我想到了苏轼,我想到了故乡那明亮的月亮,我想到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01:15:39 | 只看该作者
读《水调歌头》有感  

  今天,外婆带我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宋词三百首》,其中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我很喜欢。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在月圆之夜想到了人间的悲欢离合,感叹人生好事难全,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进一步抒发了苏轼怀念手足的深情。

  这首词让我想到了还未回归祖国大陆母亲怀抱的台湾,以及台湾的小朋友们。每当中秋月圆的夜晚,我们就会家人团聚,一边吃着月饼一边赏月,月亮又大又圆,象征着美好和团圆。我吃着香甜的月饼抬头望着圆圆的月亮,不禁想到远在海峡对岸的台湾小朋友们,如果在这个美好的时刻我们能团聚在一起赏月,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啊!

  妈妈曾经告诉过我,宝岛台湾素有“水果王国”的美称,水果种类繁多,花卉产值也相当可观。另外,台湾还有许多名胜古迹,日月潭、阿里山、妈祖庙……真是说也说不完,如果我能象去上海一样去台湾旅游,那该多好哇!

  啊,亲爱的台湾,请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中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01:15:43 | 只看该作者
读《水调歌头》有感  

  今天一大早,我刚起床,爸爸妈妈就教我背了一首词,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爸爸告诉我,这首词描写的是诗人看到八月十五的月亮,想念起家人,盼望和家人一起团聚的心情。但是,我还不是特别明白这首词的意义。中午我们回姥姥家吃饭的时候,我和妈妈还有姨,给在上海上大学的哥哥打了电话,问候他节日快乐,告诉他,我们大家都很想念他。在奶奶家,我又和叔叔、婶婶谈起这首词时,才发现他们都知道,婶婶甚至还能把它背下来呢!我这才知道这首词原来那么有名!通过八月十五的团圆饭,我明白了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所想表达的愿望,就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希望能和亲人团聚。

  我也有一个愿望:能一个也不少的全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因为和家人在一起的感觉是那么的亲切和温暖。

  祝愿大家中秋快乐、身体健康、笑口常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01:15:46 | 只看该作者
读《水调歌头》有感     付玉莹  

  面向黑夜遥想千里之外的家人,心中楚楚凄凉。这时的我尤为钦佩你——东坡居士。“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古往今来又有多少贤人雅士能拥有你这样的豁达胸襟?

  满目的星斗有你的身影,我嫉妒你的豁达。千年之前,你曾望月质疑:“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你满脸的清澈,清澈的令人心碎。因为你的才华横溢,因为你真正的君子的作风遭到所谓“文人骚客”的排挤,你与亲人分隔两地。那又如何?你依旧如白莲一般清幽,世间的污浊只衬得你更加的幽香。你望月表达着你的豁达,衣带微散,你随影而舞。而我却看到了那张微笑面具下的悲哀,无奈,讨厌这恶俗的世界 。

  现在在我的身边有四位真心的朋友,家人虽不在,却不缺少关怀。我十分的幸运。十分的珍惜我现在的一切。天空中有一颗红色的星星仿佛是你的无奈,你又在无奈什么?

  “月啊!我仰望着你,你给我双倍的光芒,为什么你离我这样的远?为什么只给我着清凉的光?你难道也嫌弃我子瞻浑臭的凡胎么?”

  不!你是清澈的!白莲是你的化身。你并非圣人又怎会没有喜怒哀乐?你的心中也有着思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儿高高挂为的是令全天下的思乡之人的怀念得到寄托。所以我月儿将你的祝福给你的弟弟。

  千年的声音流回现实,思绪如潮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妈妈、爸爸、妹妹,你们在看天吗?你们望着这如水一般皎洁的月了吗?你们收到我的思念了吗?

  你的豁达,你的乐观透过诗词淋漓尽致的展现。我嫉妒你的豁达,因为我同样仰慕你。从你的词中我读懂了你,读懂了你的豁达你的郁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安抚了千年以来多少游子的心?在仰望你的人中,我只是其中一个,真正体验过才知道,所以你的思念我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01:15:51 | 只看该作者
读《水调歌头》有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知什么原因,从小就特别喜欢苏东坡的这首词。词人举杯,问天、问月,其实都是在问人生。作者“欲乘风归去”,却“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面对世事的苍桑,不由得发出“何似在人间”的感慨。按理说,月亮不该对人们有所怨恨吧,那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面对亲人朋友的离散,作者以自我安慰的口吻道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名句,表现出作者旷达的心胸。词的最后作者写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无限怀念和无眠时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很难有一个大文学家,大学者能像苏轼那样,在生活的那个年代便极受追捧。在当时人心目中,他是继欧阳修后当之无愧的文坛领袖,景仰的对象,学习的楷模。他以汪洋恣肆之才被钱钟书誉为“宋代最伟大的文人,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有极高成就”,尤其在词的创作方面,他以有意识的创新精神,在摸索一段时间后,便显示了独有个性,开词中“豪放”一派先锋。他“以诗为词”,赋予词这种倾诉儿女衷肠的文学形式以新的生命力,开拓词的意境,使无所不能入词。“豪放”似乎偏颇,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清雄”相济的风格。而尤以《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最具代表。

  上片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结束。这个人间的期待是团聚,是子由,月光自然顺承了这一思绪。“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白白的月接触到朱红色的屋宇,泛着温润的光,又透过雕镂得精美的窗,映在窗户边那不曾入眠的人。这时,因不知是密州的月,密州的人,还是齐州(山东济南)的月,齐州的人,或者都有,我,一个读者,产生了时空的错觉。但既然诗人已在上片找到答案,心中应是淡定,这时应想着那不确定的人——苏子由。子由应该也在经历着我所经历过的心境吧,子由知我心,我也知子由心。兄弟啊,你是不是也在抱怨今晚月圆的不是时候?“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你是不是以为月对我们有所怨恨,在我们分离的时候,独自圆满而空遗遗憾和相思于我们?如果是这样,你知道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传颂了近千年,字面意义很清晰,再扩大点理解,月圆月缺,悲欢离合总括了人世间的万事万物。这句话也可解为:世间的万事万物不可能尽如人意,人的悲欢离合,我们耳闻目见,不需多说,就是那冷冷的没有情感的月也有时而现,时而隐,时而圆,时而缺的时候,自古来都不曾改变。再往深层想,苏轼的言下之意是不要苛求,珍惜眼前拥有的以及记忆中的美好,还有心中的希望,这才是生存下去的真正意义所在。勉为其难没有幸福可言,我们需要做的,唯有祈祷“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你我都保持身心的健康,即使天涯各方,月不会欺骗与变卦,只要在月夜,像今晚,寄上你我真挚的相思,看月的同时一定会看见彼此的音容笑颜与思念的心,于是,你我也就不再感觉孤独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01:15:56 | 只看该作者
这首诗也写于中秋夜。时值天宝十五载,杜甫奔赴肃宗行在时被贼人所获。当时,杜甫人在长安,家在鄜州。对诗人来说,分离的夜晚,明月拉近了他与思念的人心灵上的距离,他仿佛在那片明净的月中看见了妻儿,不禁想象妻子闺中独自倚窗看月的样子,那哪是看月啊,分明在伤心月圆时,丈夫还身陷囹圄。担心他,思念他,望着那轮圆月发呆啊。儿女们估计早已入睡,他们并不理解母亲如此痴痴究竟为了什么。这时,深夜的雾水早已打湿了她蓬松的乌发,而月光映照着她茕茕的身影,双臂泛着清冷的光。对于这一切,她毫未察觉。诗人仿佛看见这一切发生在眼前,他多想对妻子说:夜深了,你早早休息吧,我很快就回来了。到那时,我要为你擦干思念的泪水,而我也为那团聚欢喜雀跃;那到时,你我共同在家欣赏这美妙的月色,不再忍受相思熬煎,空负良辰美景。诗人写下这一切时,他的妻子并不知情,但毋庸置疑的是诗人对妻子的爱和夫妇相知相惜之情。如果诗人仅就思念写思念,没有月色作为背景和牵引思绪,便没有如此意境,也不能有如此感人了。我们知道,当你在想象对方思念你的时候,你一定也思念着对方;你在劝慰对方不要过于伤悲,不要埋怨的同时,你也在劝慰自己。这份情感是深刻的,真挚的。在古代,男子多外出谋生,并可能在外谋生期间生出一段或几段情事,甚至将原先的爱情、家庭淡忘,而女子唯有独守空闺,忍受这一个人的寂寞。这时,以一个女性的视角道出寂寞和思念很自然,《水调歌头》也写相思,但与这类相思词有一个很大的区别,他跳出了男女相思的陈规,以这一手法写兄弟间的相思,抒发亲情,友谊,又把这种感情写得委婉动人,余味无穷。

  浓浓的情感,淡淡的哀伤,又超脱的达观,以词牌《水调歌头》配合唱出。我们知道,在苏轼前,词是曲的副产品,词倾诉儿女衷肠,可是,苏轼拓宽了词的创作道路。他以《水调歌头》这曲既高亢又悠扬的曼声长调来唱离别,唱思念,寄予幽眇情思,他的思念不是为思念而思念,思念之外,更有着各种复杂因素的推动。“作此篇兼怀子由”,一“兼”字道明诗人情感的复杂,作品是作几种情感交织的产物,仕途的不快和亲人的分离都在这中秋之月的背景下一一展现。幽眇情思却也不能困住他。苏轼懂得释怀,懂得放弃。在劝慰子由的同时,也在劝慰自己,不仅如此,他还安慰了古往今来多少失意而不得团聚的游子心?当皓月当空,寄上一片思念,寄上一份真挚,也算得安慰了。而月作为一种背景,不仅推动了诗人感情的发展,更促成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诗人把个体再次放到了自然这个大的背景下,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这般,我,一个小小的个体又何必勉强事事都如我所愿呢?拥有美好愿望就已足够,又何必愿望可以成真呢?这首写人生的作品也因中秋之月的作用,超越了悠闲的个体生命,在社会和生活的意义上获得了永恒的意义。

  最后要说的是,起先想不明白“欢饮”二字的意义。不是很孤独么?为何能“欢饮”?看完整首词,再经仔细推敲,得出一个结论:这是苏轼旷达人格的力量所在。在品尝了人间的辛酸苦辣后,他不懊恼、不沮丧,而是将其化为一汪东逝的甘醇、清冽的水或悄转玉盘的月,或轻拂过的风,一切都品尝过了,一切都这样悄然而逝,然后快乐地活着。几年后,东坡先生已经不再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代替这种温婉涓俪,带着淡淡忧伤的是更成熟的性格和更淡然的人生观,他已高歌着“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5 07: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