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年级音乐上册读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学乐器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0 00:5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年级音乐上册读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学乐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学乐器:木鱼和双响筒

2.读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

教学目标

1.认识打击乐器木鱼和双响筒,能听辨这两种乐器的不同音色。

2.掌握木鱼和双响筒的正确演奏方法,能用这两种打击乐器参与童谣伴奏。

3.能按节奏准确读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并用打击乐器伴奏或用动作参与表现。

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1)教师用碰铃、三角铁、响板、串铃分别敲击两小节节奏,学生模仿,同时猜出老师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根据学生情况,节奏模仿可增至四小节。

(2)教师用木鱼、双响筒敲击节奏,学生猜乐器名称并模仿,导入这两种乐器的学习。

2.学乐器

(1)教师出示打击乐器木鱼和双响筒,介绍乐器名称,请学生说说这两种乐器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2)学生可自主探索木鱼和双响筒的演奏方法。

(3)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教师演示木鱼和双响筒的正确演奏方法,学生学习。

如果乐器不能人手一件,可以分组进行(没有打击乐器的同学模仿演奏动作)。

3.学童谣

(1)学习童谣。教师用木鱼或双响筒敲击出童谣的节奏,学生模仿节奏读童谣。如:

教师演奏: \

学生念:唐僧骑马咚得咚

教师演奏: \

学生念:后面跟着个孙悟空

教师应注意,童谣中既有“\ ”,也有“\ ”,还有“\ ”的节奏,应帮助学生分辨其不同并读准这几种节奏。

(2)“恒拍”练习。因这首童谣较长,为避免学生越读越快,可每拍拍一下手(或点手心),拍手(或点手心)的速度要恒定,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4.参与表现

(1)教师指导学生分组探索用打击乐器为童谣编配伴奏,可分组展开竞赛。

①每个组可自选一种或几种打击乐器,用统一的节奏参与表现。

②每组可选择几种打击乐器,根据每件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与特性,编配不同的节奏为童谣伴奏(合奏)。

(2)学生分组汇报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5.编创活动

(1)学生分组诵读自选的童谣,并编配打击乐器为童谣伴奏。

(2)学生分组汇报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6 15: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