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1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案导学案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0 19:3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轴对称再认识(二)

导学案设计

课题

轴对称再认识(二)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这节课是在学生深入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补全轴对称图形。为了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本节课的数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两点: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教学中精心设计活动,诱导学生思考操作,鼓励学生概括交流,并让学生运用知识大胆创新。

2.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本节课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在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题卡

学生准备 题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8分钟)

1.组织学生画一画,数一数,想一想。

(1)请学生在题卡上的方格纸中尝试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

△  ◇  □

(2)找一找每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

(3)数一数,相应对称点到对称轴各有几格?

2.揭示课题。

1.(1)在题卡上画出所给图形的对称轴。

(2)找出对称点。

(3)数方格,明确相应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下列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填一填。

( )   ( )   ( )

2.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20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23页上面情境图,讨论:淘气画得对吗?错在哪里?

2.课件出示教材23页第二个问题。

(1)提问:先想一想另一半是什么样的,再想一想完整的图形又是什么样的。

(2)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3)组织学生交流画法。

(4)引导学生总结补全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

3.深化应用,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解决教材23页第三个问题。

提示:画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与补全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是一样的。

1.(1)淘气画得不对。

(2)小组内讨论后明确:第一,对折后房子不能完全重合;第二,房子下面最左边一点到对称轴有2格,最右边一点到对称轴也应该有2格。

2.(1)看图,展开想象,明确另一半应该跟已知的一半是一样的,画完之后应该是一棵小松树。

(2)动手操作,尝试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3)汇报各自的画图方法。

(4)明确补全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一找:找出图形所给的关键点;二数: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三点:在对称轴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点点;四连:按顺序连接各点;五验:看补全后的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3.独立操作,在书上的方格图中按步骤画出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根据对称轴左侧的点,请点出它右侧的对称点,并说说你是怎样找的。

4.画出下面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5.在白纸上先画出左手,再画出左手的轴对称图形。

三、巩固应用。(10分钟)

教材24页“练一练”2题。

自主画图,小组交流。

四、课堂总结。(2分钟)

1.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轴对称再认识(二)  

一找二数三点四连五验

(关键点)  (数距离)  (对称点)    (连点)   (检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12-23 21:58:30 | 只看该作者
还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7 11: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