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8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为例,谈谈哪些数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7 09:41: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为例,谈谈哪些数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如何更好地发挥几何直观性的教学价值,今天,我主要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谈谈如何培养通过对学生几何直观的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数学课标中,对于4至6年级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而且,“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取对图形的认识”也是空间与图形教学的重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从学生已有出发,以直观和动手操作为基本手段,注重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对图形的感受与有关知识建立联系,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中,归纳得出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是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认知前提。所以出示长方形框架后,巧妙地复习了长方形面积公式,并利用公式求出这个长方形框架的面积。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做好准备。接下来老师进行操作活动,把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推出第一个值得质疑的问题:这样一拉,你发现了什么?随后又问:形状变了吗?面积呢?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猜测、质疑,获取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初步探究。有的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相邻两条边的乘积,有的学生认为应该用底乘高,但说不清原因。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这种平移、旋转的思想,也为后续学习打基础。学生通过数一数,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通过自己的比较,发现相邻两条边的乘积不能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几何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非常丰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转化的思想方法,它贯穿几何教学的始终,在几何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几何中的转化主要是空间问题向平面问题的转化,转化是解决几何问题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割”或“补”可化复杂图形为已熟知的简单几何图形,从而较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有了这样的感悟,这时放手让学生将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转化成长方形,学生积极参与到图形知识的学习中,积极主动的操作、理解、表述,有非常直观的“转化”感受。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生学过的长方形来计算它们的面积,这时进行适时的小结:探索图形的面积公式。我们可以将数学方法传递给学生,故应着重把握好对数学思想的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后,让学生交流,自主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小组同学发挥合作精神,纷纷积极主动参与活动中来,有序参与小组讨论活动。拿出拼剪后的长方形和原平行四边形进行比对,逐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底和高有什么关系?这一环节的安排,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概念,更为下一步探究面积公式积累了感性经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然后是展示汇报环节,选取小组代表把拼剪的图形张贴在黑板上。学生合作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过程,说明: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实现新旧图形的转化,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使知识的掌握更长久、牢固。同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边操作边思考,边观察边寻思,从中有所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7 09:41:25 | 只看该作者

整个新知识的教学,教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采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等方法认识和探索几何图形及其性质。让学生经历了“大胆想象——操作转化——验证猜想”这一过程,让学生在理解公式推导的过程中以长方形面积计算为基础,以图形间内在联系为线索,以未知向已知转化为基本方法开展学习,学会解决问题。借助于经验、观察或类比联想,所产生的对事物关系直接的感知与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几何直观能力,从而建立起人对自身体验与外物体验的对应关系。
本节课让学生简单记忆公式并不难,难的是让学生理解公式。因此,教学中,通过几何直观性的作用,借助于直观,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的实质。让学生亲自动手剪一剪、拼一拼,并带着自己的操作经历进行小组内的讨论和交流,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几何直观的发展。在这个环节里注重的是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几何直观的基础上对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这样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渗透了平移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并且训练了学生学会用学到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1、遵循“渗透——推导——验证——应用”的教学过程。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是这节课的难点。在教学这一内容前,首先通过数方格这个数学活动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初步掌握了等积转化的方法,然后让学生通过动手剪、拼、量、算等活动后去观察比较,接着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架起由具体到抽象的桥梁,使学生直观清楚的看到平行四边形转化长方形的过程,说出拼成长方形和原来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通过推理,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的教学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
2、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中,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全面通过几何直观的数学思维过程,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课堂教学中充分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它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符合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人的认知过程,体现了数学教育的实质性价值。
在这节课中,教者充分让学生参与学习,让学生剪拼,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去主动探求知识,强化学生参与意识,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逐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利用讨论交流等形式要求学生把自己操作-转化-推导的过程叙述出来,然后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形象、直观,使学生得出结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等形式,发展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理解公式推导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这样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3.注重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主张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师生应该互有问答,学生与学生之间要互有问答。在这节课中,我能始终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学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产生教与学之间的共鸣。
借助于几何直观、几何解释,能启迪思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接受抽象的内容和方法;抽象观念、形式化语言的直观背景和几何形象,都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自己主动思考的机会;揭示经验的策略,创设不同的数学情景,使学生从洞察和想象的内部源泉入手,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和再创造,经历反思性循环,体验和感受数学发现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直观常常提供证明的思路和技巧,有时严格的逻辑证明无非是直观思考的严格化和数学加工。几何直观是认识的基础, 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几何直观已经成为数学界和数学教育界关注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帮助学生建立起实物与概念间的联系,化抽象为具体,就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7 04: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