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四次活动心得体会(听《枣核》由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2 16:44: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四次活动心得体会(听《枣核》由感)
琼山二中 王世浩

因为《枣核》一课比较浅显,学生阅读难度不大,所以结合上述设计思想,从语言探究和思维训练两方面入手,力求浅文深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思维意识。
   为了让学生能更快地沉入文本的阅读中,她首先播放了音乐《故乡的云》,让学生在深情凄婉的歌声中感受到那种思念家乡的感情,良好情境的创设很快地唤起了学生的共鸣:
在品读文章语言的过程中,学生能结合文章,把自己的认识完整地表达出来,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朗读来感悟主人公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落实教学中的情感目标,应该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朗读是通过读出词语和句子的声音,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把储存信息的文字符号载体变成带有朗读者情感色彩的抑扬顿挫的语音,往往会还原出作者本身所要传达的情意,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使学生受到直接的感染。所有的这一切都写得那么真切,那么精巧,无一句华丽的辞藻,却把这位友人依恋故土之心写得那么细致,那么深刻,感人肺腑。作者选材独具慧眼,裁剪精当,表现了深邃感人的主题:“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文章教学到这儿,似乎已经把全文的内容和主题思想都已经讲解学习得比较到位全面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也应该是很不错的了。可学生究竟有没有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海外游子殷切的思乡之情呢?这么一个又大又比较抽象的情感在基本没有离开父母家庭经历的初二学生身上真能得以落实,实现情感目标的内化吗?
韩愈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的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所以,我们的语文课不能只是知识的传授课,它应该有多个目标,是复合型的,教育专家们称之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这三个目标,都是我们语文教学应该完成的。
教育家吕型伟先生也曾意味深长地指出,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教育教学不是冷冰冰地把知识从这个头脑搬运向那个头脑,教育教学如果没有情感的濡染,是有缺憾的!一切生成都应指向于人,都应饱含着生命的气息,人的整个生命的和谐发展是教育教学及课堂生活的最高目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5 15: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