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1 连加、连减》教案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21 09:3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连加、连减。(教材第1、第2页的内容)

1.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使学生学会灵活地进行计算。
2. 让学生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
3. 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计算认真的好习惯。

竖式的写法。

连加、连减竖式的简便写法。

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折纸船吗?老师告诉你们这有三个好朋友在折纸船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1情景图。
师: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生:他们三个人折的数目不一样多,最左边的小朋友折了19只,中间的小朋友折了27只,最右边的小朋友折了26只。
师:同学们发现的信息真不少。
【设计意图:由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活动(折纸船)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教学例1。
师: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呢?对于学生提出的比较简单的问题就当场解决,如果学生能提出“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的问题就进入下一环节的探究;如果学生没有提出这个问题教师就作为参与者,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师:求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谁能列出算式?
生:19+27+26
师:想一想,先算什么,再接着算什么?自己试一试怎样列竖式计算。学生尝试自己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可能出现的算法有:
(1) (2) (3)
这几种方法都是计算连加的基本方法,教师应给予肯定。三个数连加的竖式,学生以前没有用过,如果交流不出来,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
【设计意图:个性化算法的交流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平台,同时,也是互相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优化自己算法的意识和能力,体验算法多样化】
2. 教学试一试。
师:同学们,学习了连加竖式的计算,你能试试用竖式计算90-25-28吗?
学生尝试自己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并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展示学生的方法:
(1) (2) (3)
重点让学生说说第(1)种和第(2)种算法,是怎样想的。如果学生交流时,没有出现第(3)种方法,教师就作为参与者,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先算出两个减数的和,再从被减数中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这是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愿望和兴趣应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连减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自主尝试的机会,引导学生思考先算出两个减数的和,再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既是让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又为下一节课“加减混合”的教学做准备,一举两得】

师:这节课一开始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连加、连减的竖式计算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连加、连减
19+27+26=72(只)
(1) (2) (3)
90-25-28=37
(1) (2) (3)




A类
1. 填空。

2. 笔算下面各题。








(考查知识点:连加、连减;能力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运用连加、连减解决问题)
B类
有85个西瓜。

(考查知识点:连加、连减;能力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运用连加、连减解决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1.
2. 78 99 78 43 7 0
B类:85-40-27=18(个)
教材习题
第2页“想想做做”
1. (1)59 76 (2)35 18
2. 86 89 25 0 18 96
3. 37+48+14=99
4. (1)38+46=84(个) (2)84-60=24(个)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7 19: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