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反思)有了极差,为什么还要方差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3 14:5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两天讲到了分析数据的离散程度时,可用用极差或方差来进行刻画。下课后,有位同学来找我说:老师,是不是极差越小,这组数据越稳定啊?我说是啊。于是学生说,那还算方差干什么?又麻烦、又难算。其实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既然极差和方差都能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那为什么还要计算方差呢?

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有两组数据(1)1、7、7、7、13、7

(2)4、5、6、8、9、10

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7,第一组数据的极差是12,第二组数据的极差是6。如果从极差的角度来看,似乎第二组数据更加稳定,但是直观上却感觉好像第一组数据更加稳定,通过计算方差可以得到,第一组数据的方差是3.46,第二组数据的方差是2.16。会造成这种错觉的原因是因为第一组数据存在极端值,如果不考虑极端值得话,当然是第一组更加稳定,而一组数据的极端值对极差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为极差虽然计算简便,但是确定也想当明显,只用到了一组数据中的2个值,肯定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而相比较而言方差就更加科学,因为方差用到了每一个数据,计算了每一个数据偏差的平均水平。

如果将上面的例子稍作修改,就更能体现极差的缺陷,如:

(1)1、7、7、7、13、7、7、7、7、7、7、7、7、7、7、7、7、7、7、7、7、7、7、7

(2)4、5、6、8、9、10、4、5、6、8、9、10、4、5、6、8、9、10、4、5、6、8、9、10

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7,第一组数据的极差还是12,第二组数据的极差还是6。而第一组的方差是2,第二组的方差是2.16。可以这样理解,当数据足够多时,数据中极端值对方差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小,所以在表示离散程度时,方差的使用更加科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9 04: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