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9-2020学年下学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28 01:49: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情况分析

疫情当下,因延长假期而使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受到冲击。新学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时间短,教学任务依然不能缺少一丝一毫,因此,结合新学期实际,特作出适当调整。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包括: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难点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使学生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4.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5.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使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使学生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使学生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年、月、日。

教学难点: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理,时间的计算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五、教学措施

1. 检测网上学习效果。在开学前,学生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网络直播学习,开学后要针对学生假期网上学习的内容,进行一次集中统一测试。测试后,认真分析测试结果,及时查漏补缺,并据此调整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和进度。

2. 安排好新学期的补课。尽管很多学生开通了“空中课堂”进行网络直播学习,但也有部分学生家住农村,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实施网络直播;也有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效果与学校相比大打折扣。

3. 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借此疫情期间开展网络教学的契机,在日常教学中注重积累优质教学视频,借助学校课程资源库,及时在微信、钉钉、云视讯平台推送,为学生创造一个处处可学,随时即学的学习环境。

4. 开学后实行“零起点”教学,根据检测结果适当调整各单元教学时间。

5. 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主思考,善于总结的学习习惯。

6. 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7. 注重培养学生估算意识,重视培养学生估测、估算能力。

8. 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9. 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10.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 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12. 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13. 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构建数学知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3 14:2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