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3 诗词三首导学案Word下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18 10:3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水水水 于 2020-8-18 10:43 编辑

         此套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Word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供大家免费使用下载,转载前请注明出处。 部分图片、表格、公式、特殊符号无法显示需要下载的老师、家长们可以到本帖子二楼(往下拉)下载word压缩文件附件使用!
        如有疑问,请联系网站底部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为您解决问题!
文件预览:

13诗词三首


  
课题
  
诗词三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1.准确并有感情的诵读诗词,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背诵古诗词。(重点)
  
2.品味感悟诗词中优美意境,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
  
    3.品味并赏析古诗名句。(重点)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中期著名的诗人、哲学家、文学家、诗人,有“诗豪”之称。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了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含了很深的感慨,如《乌衣巷》《石头城》等都是名篇。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三苏”。
写作背景
《行路难》:本诗选自《李太白全集》卷三(中华书局1972年版)。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被世人称作“诗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地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本诗选自《刘禹锡集》三十一(中华书局1990年版)。刘禹锡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三年(实则二十二年)后应召回京。途经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赠白居易。
  
《水调歌头》:本词选自《东坡东府笺》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代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至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趁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读准字音
金樽(zūn)  珍羞(xiū)     投箸(zhù)   塞川(sè)
  
柯(kē)      畔(pàn)       暂(zàn)     长精神(zhǎnɡ)
  
阙(què)     琼楼(qiónɡ)   婵娟(chán)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同“值”,价值。
  
今安在:如今身处何方。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两万钱)。形容酒美价贵。
  
云帆:高高的帆。
  
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长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归去:回到天上去。
  
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玩弄;欣赏。
  
何:为什么。
  
婵娟:本意指妇女容颜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新课导入
  
诗歌常常用最精炼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出自名家之手的三首古诗词,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词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吧!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要求听清字音、节奏。
  
朗读方法:力求使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重音。把握节奏。节奏划分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按音节划分,一种按意义划分。按音节划分,七言诗一般分四个音节。读出重音。所有的韵脚都应重读,关键词语要重读,以体现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2.请两位同学播放课前自行制作的配乐朗诵带,其余学生听读并点评。
  
3.学生练读,全班齐读。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再读诗词,梳理诗句内容。
  
《行路难》(其一)
  
前四句:设宴;五六句:象征仕途的艰难;七八句:用典故,表示对前途仍抱有希望;后四句:抒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首联:表现辛酸,愤懑不平;颔联:悲悼旧友,感叹变迁 ;颈联:新贵得意,悲叹身世;尾联:意志不衰,坚忍不拔。
  
《水调歌头》
  
上阕:月下饮酒;下阕:对月怀人。
  
【品味亮点词语】
  
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有什么表达效果?
  
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2.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贬地之荒凉,贬时之漫长。痛苦而又孤寂。
  
【感悟精彩语句】
  
《行路难》(其一)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心情。
  
2.理解诗中引用“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一典故的意义。
  
一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二是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诗人的用意是为了表明他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
  
3.联系全诗,谈谈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理解。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我相信仍将会有一天,我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也就是说: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突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远大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实现愿望的坚定信念。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用典。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昔对比,恍如隔世。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不胜感慨。
  
2.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原意是表达对现实的愤懑:“沉舟”“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万木春”则比喻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但这两句诗在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哲理,或可理解为诗人心胸豁达。
  
3.结合标题说说尾联有什么用意?
  
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虽遭遇挫折而意志不衰,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
  
《水调歌头》
  
1.词的小序有什么作用?
  
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矛盾心理?
  
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相争,勾心斗角;又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词人怎样的祝愿?
  
祝愿离别之人都能身体健康,共同欣赏月光。
  
4.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词。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关于祝福而流传千古的名句。作者唯愿离别的人们各自珍重,远隔千里,共浴月光,一同欣赏中秋明月之夜美好的景色,表达了他能够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
  
【把握文章主旨】
  
理解每首诗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行路难》(其一):诗人以行路难来描写人生路上的坎坷,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同时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通过写自身的坎坷遭遇和无限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
  
《水调歌头》:作者因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弟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他没有陷入消极悲观的情绪中,而是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生活抱有的美好希望。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行路难》(其一):
  
巧妙的比兴手法。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引用吕尚、伊尹的历史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悲愤、苦闷、同时又执着于远大理想的思想感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巧妙的结构。结构巧妙,时间由过去到现在和未来,情调由低沉到高昂,波澜起伏,发展极其自然。
  
2.引用历史典故。第二联借向秀、王质的典故表达怀念亡友的悲痛心情和对岁月蹉跎的感慨,自然贴切。
  
《水调歌头》:
  
想象奇特,境界旷远,极富浪漫色彩。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大胆的想象,勾勒出一幅皓月当空、亲人相隔千里、孤高自诩的画面,把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神话融为一体,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入了浓厚的哲理意味。全词虽有感伤情调,但此人的豁达胸襟处处可见,全词抒发现实感受,又充满浪漫情怀,意境优美。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根据下文的开头,发挥联想和想象,续写文章。
  
“中秋的夜晚,凉风习习,我坐在阳台上,望着明亮的月亮……”
  
示例:中秋的夜晚,凉风习习,我坐在阳台上,望着明亮的月亮,思绪万千,我的思绪飞过千山万水,来到了宝岛台湾,那里的亲人们是不是也在欢度中秋呢,他们是不是也在仰望着中秋月思念大陆的亲人呢?我的思绪又飞到了城市的角落里,建筑工地上的工人师傅们也在吃着月饼,话着中秋吧!可是他们的心里又是那么的孤寂,毕竟没和亲人们在一起共赏一轮圆月……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对于古诗词的教学,“诵读、感悟、品味”是最重要的,所以古诗词教学最大的心得就是正确指导了学生诵读、背读;让学生在联想中感受诗词的意境和主旨,通过反复诵读名句,品味名句中包含的所有信息,理解诗词的意境和主题思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8-18 10:48:12 | 只看该作者
下载链接 13 诗词三首.rar (457.75 KB, 下载次数: 408)
    打开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公众号“czwkzy”,关注初中微课资源公众号,   免费获取解压密码      如已关注,请进入“初中微课资源”公众号,在底部输入“密码”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密码。
      更多教学资源,免费、持续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 23: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