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文课听课反思 师生共融,让语文更生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6 19:4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正值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时节,4月18日,第一届牡丹教学节暨2019年川豫名校长“品质教育”领航论坛在港空港区隆重举行。作为领航学校的一员,我们感到无比自豪,作为东道主,领航师生为此次活动提供了优质服务,展示了港区航母级学校的应有风采;作为港区教育队伍的一员,我们又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因为远道而来的同仁带来的精彩课例和讲座让我们看到课改之路还很修远,必须奋起追赶,潜下心来探索课堂变革,努力发展港区品质教育。

其中,何捷老师关于统编教材习作单元的教学,给了参会老师很好的引领。习作教学本就是语文教师比较困惑的教学难题,统编教材的普及使用要求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准备把握教材特点,用教材教,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何老师现场给孩子们上了一节题为《神奇的想象》的习作指导课。这节课规规矩矩地从指导学生读题、选题,到写题目、写开头、写整篇,再到补充内容,指导很细致,老师的引领和辅助作用体现的很充分。何老师强调要以例文作为习作教学的支架,重视写作前的指导,这样才能避免学生漫无目的、无意义的写作。何老师说,教作文不是教内容,而是教结构,仿佛拨云见日,让我们对习作教学的目的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何老师还说,课改需要创新,但其前提是守正,这句话让身处课改浪潮中不知如何自处的我们坚定方向。

何老师的课严肃而幽默,才短短几分钟的时间,我们就能感受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迅速点燃,课堂从静到动,过程清晰可见。学生在何老师的课堂上奇思妙想频现,妙语连珠不断,这是在我们的课堂上所缺乏的,很有一种亲生的孩子跟别人的感情胜过自己的一种失落。我想这就是名师的魅力吧。这种魅力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博学多识、潜心修炼的结果。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专业修养,采众家之长,方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何老师还带来了题为《让语文教学生动起来》的讲座。我坐在第一排,何老师走下舞台给大家讲课,我离他那么近,近在咫尺,有时候他讲话就看着我的眼睛,比起去年这个时间在重庆参加“星教师论坛”时看到的何捷老师更加真实,更加真诚,更加能感受到他对于教育的热爱。何老师从“生动的语文向大家问好”“教得生动”“学得生动”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什么是生动的语文”“教师该如何教”“学生会怎么学”。结合刚才的课例,我们不难感受到,何老师的课正如他所说,是生动的,是有温度的。在讲座中,何老师还不断引用思想家、教育家、心理学家的经典理论,强调教学一定要尊重客观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做有教育智慧和教育勇气的教育者。

感谢何老师,他不仅给我们带来业成长的引领,还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审美取向和心理健康,更给老师们敲响警钟“教育不存在一招鲜”,一定要在充分把握学情的基础上,不迎合学生,不逃离教学,师生共融,打造生动的语文课堂。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第一届牡丹教学节是港区教育的大事,给全区教师提供了专业成长的平台,相信善于学习的港区教育者们正如此时盛开的牡丹一样,芬芳四溢,绽放美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11-6 19:49:58 | 只看该作者

师生共融,让语文更生动

六(7)班  语文  牛惠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11-6 19:50:25 | 只看该作者
两年前听过何捷老师讲的课,特别喜欢,何老师风趣、幽默,能调动起孩子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我们语文老师比较头疼的作文教学,在何老师的课堂上却是孩子们都很喜欢的。这次在我们学校主办的第一届牡丹教学节有幸请来了何捷老师,能再次聆听到何老师的快乐语文,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何老师首先给我们上了一节作文示范课,作文主题是“奇妙的想象”,这是统编三年级教材第五单元的习作,想象作文我们在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也写过,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想象作文也有一定的难度,今天听了何老师的课,感觉我之前在教学生写作文的时候指导的不到位,学生没有打开思路,想象的不合理。

何老师也说了,想象作文无法教,因为我们每个人心里怎么想的都不一样,我们要做的是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思路更开阔,对于中段学生,刚开始学习写作文,一定要让学生懂得写作的基本方法,给学生搭建例文支架,大量使用例文是常态,要让学生先在模仿中学会习作。

这节课,何老师在一步步的引导下,让学生爱上习作。在统编教材的教法上,何老师指出我们要用教材教,认真研读教材,做到图文结合,孩子都是喜欢生动形象的图像的,结合图片发挥想象,把看到的用自己的话写出来,再加上合理的想象。这节课,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想象,爱上了习作。

我们都向往这样生动的语文,学生要生动学语文,老师要生动教语文,让语文学习生动有趣。在语文核心素养下,生动与语文是浑然天成的,我们要有生动的教学观念,始终以生为主,教学相长,何老师把老师比喻成篮球教练,在平时的训练上盯紧每一个学生,在赛场上遇到问题的时候赶紧叫停,并把学生叫到身边及时诊断“病情”,给出改进建议,然后推回赛场继续进行比赛。小学生离不开老师的教育,教师的缺位是教学无助的表现,老师要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

学生要学的生动,要一定一定真诚倾听,课堂上我们也要认真倾听孩子的回答,学生的每一个回答都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一定一定要耐心等待,课堂上最美的姿态是等待思维花开。我们在课堂上要谨慎启动“优等生秒杀功能”,这在我的课堂上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时候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举手发言的不积极,我就会指名让学习好的学生来回答,他们会一语中的,说出正确的答案,这样就会扼杀其他学生的思考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不会动脑筋思考,课堂上就会变成优等生的一言堂,这也是我们班中间力量太过强大的原因,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克服这样的现象,要给每一个学生发言的机会。

我们学校一直提倡和悦课堂,也是希望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学习,何捷老师的课堂就是我们所向往的快乐课堂,何捷老师所执教的语文就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所期待的生动语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0-11-6 19:50:42 | 只看该作者
“生动的语文”,不是对语文的界定与禁锢。语文的内涵与外延,原本就是圆满丰盈的宇宙。“生动”仅是对“语文”学习样态的描摹;对“教与学”结果的期许。所以,何捷老师的课程叫“生动的语文”,而不是“生动语文”,“生动”只是一种描摹、一种期许,语文还是语文。

“生动”的“生”,指的是学生主动学语文,即激活主体;“生动”的“动”,指学了之后要有提升,不断迈向陌生,让课堂不断增值,第三层涵义则是语文学习要生动有趣,我称之为守正创新。

为什么语文应该是生动的?其实在学科核心素养观照下,“生动”与语文浑然天成。

我们今天已经进入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时代。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这就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四大关键词,这四个词语和生动是息息相关的。

首先,语言上要追求生动,拒绝死板,思维要力求生动,不一定必选A或选B,也许AB都行,也可以AB都不行,思维要灵动起来;再次,审美要取向生动,拒绝单调;最后,文化,也要自然生动,拒绝呆板。

“生动”的教学观念

首先,“教”得生动。怎么教得生动?

第一,是要以生为主,教学相长。

何捷老师主张未来的教学应不迎合学生。教当以“学生的学习”为目标,而不是以学生为目标,学生的成长必须是学习状态的生长。我们清清楚楚地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负责,在教学中绝不逃离教学。

同时,何捷老师主张教师要时时在场,为什么?因为教学相长,师生共荣,成为认知学徒。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是相伴的,老师只是学生的学习伙伴,但这个伙伴必须时时在场,因为老师有着丰富的知识、人生阅历,可以带给学生一些指引。

第二,以动为律,知行并进。

学习活动应该是课堂的主旋律,比如课堂有听、说、读,有思维活动,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涉及语文的知识能力、习惯策略等,归属于“语文活动”;互动后可检测,效果可见不含糊。

除了“教”得生动,还要“学”得生动。何捷老师送给大家三句话:

第一句话,一定一定真诚倾听。学生在课堂上说话,你一定要真诚倾听。

第二句话,一定一定体贴宽容。班上学生的学情不一,所以当优等生说出“心花怒放”这类的词时,你不要喜形于色;当一个同学思维没有打开,只能不清不楚地说出“欣赏”这个词的时候,你一定要体贴宽容,让他们在你的课堂都能够获得生长。当一位学生因为上了一节语文课之后,从此爱上语文,这才是作为教师的功德无量。

第三句话,最美的姿态是等待思维的花开。在这,我建议大家一定要谨慎启动“优等生的秒杀功能”。在班上,有一些优等生,他一站起来讲话就气场强大,他一讲话别人就无法讲话。所以,这类学霸一旦被老师辨别出来,就要慎重把握让他发言的次数。优秀同学的存在,是给全班做一些言语的示范,让大家看到美好的语文状态,但要瞄准学情均值以下的学生,让他们参与,得到体验与成长。

生动的儿童发展

最后,是关于生动的儿童发展,何捷老师也讲了三点。

第一点,学生怎么发展,他的学习怎么变得有深度?你得提供一个合作项目来。这是发展的基本策略。比如,积累有三个层次:低层读读写写、抄抄背背;中层记忆理解、适时运用;高层设定目标、认知升级。低层和中层绝大多数人都在做,但无论是哪一层,都要有个目标,有个项目去尝试。

第二点,思想不能呆板,要培养“合金思维”。合金,是多种金属的熔合,熔合后会出现质变。合金思维,就是让思维经过融合后发生改变。“合”,就是组合、整合、融合;“金”,就是指改变后的思维品质优、密度高、持久性好。

第三点,合理提升,此为发展的实质收益。知识、能力、策略、习惯,是代表语文要素的四个关键词。那么,语文要素怎么教?学生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语文要素?何捷老师为大家提供了四字秘诀:传、练、教、养。传必然的知识,练必备的能力,教必须的策略,养必要的习惯。这四项动作做好了,提升语文要素自然不在话下。

虽然我教的是英语学科,但是语言都是相通的。何捷老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多运用何捷老师的思想,指导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2 12: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