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4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梳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31 09:1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整体框架

  “完善自我 健康成长”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小学六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本单元一共有三课,分别是《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和《学会反思》,三课呈并列关系,用“尊重”“宽容”“反思”三个话题,构成了学生“自我完善”的学习主题,这是本套教材有关儿童成长领域中的最后一个学习单元。

  尽管经过六年的学习,学生在“自我完善”的主题学习上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但进入小学学习的最后阶段,可以从更广的视野、更高的要求,引导他们进一步完善自我。同时本单元这一主题的学习为后面单元的学习奠定基础,使本册教材内容以尊重、宽容、反思概念贯穿始终,共同体现和谐共生的核心价值观。

  本单元依据编写的课程标准主要有:

  “我的健康成长”第2条“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荣誉感和知耻心。愿意反思自己的生活和行为”;第5条“懂得感恩和基本的礼仪常识;学会欣赏、宽容和尊重他人”。

  对照课程标准,因此本单元总体学习目标是学会尊重自己,尊重、宽容他人;能与自我进行对话,在反思自我中不断完善自己、健康成长。本单元的学习重难点是学会自尊自爱,能够尊重、宽容他人,并在反思自我中不断完善自己。

  二、本单元各课具体内容

  第一课《学会尊重》

  本课有三个话题,分别是“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在第一个话题统领下,第二、第三个话题分别从“自己”和“他人”两方面呈平行并列关系展开。

  教学目标:

  1.认识到每个人都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都应当得到尊重。

  2.了解自尊的意义和主要表现,学会尊重自己。

  3.认识到尊重他人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学会将对他人的尊重体现在语言和行动上。

  教学重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人都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这实际上是从法律和人格的角度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旨在培养“健康人格”的核心素养。

  教学难点:每个人都值得尊重。还有理解适度维护自己是尊重自己的一种表现,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解决这个难点的突破口就是区分“尊重自己”和“过度维护自己”的标准。

  教学活动建议:

  第一个话题着力引导学生体会生而为人的尊严。可先进行小组内交流,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社会认知基础上,引导关注身边的普通从业者和身边熟悉的人,定格生活中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从而认识到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

  第二个话题着力让学生懂得言行得当。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体会尊重自己的表现到底是什么,懂得言行得当也是尊重自己的一种表现。

  第三个话题着力让学生做到言行合一。可先探讨案例,营造温馨轻松的氛围,激发尊重他人的情感。再从案例到个人经历,联系学生生活,层层推进,从中得到启发。

  第二课《学会宽容》

  本课是由三个话题组成,分别是“宽容让生活更美好”“拥有一颗宽容心”和“和而不同”。第一个话题揭示了宽容的意义,第二个话题是学会宽容,第三个话题则进一步诠释了宽容。

  教学目标:

  1.了解宽容及其作用,体会宽容对构筑和谐、美好生活的意义。

  2.学会拥有一颗宽容心。

  3.尊重他人的不同,努力做到和而不同。

  其中,本课的重点是宽容无心之失,培养健康的人格;难点是原谅伤害自己的人。

  活动建议:

  第一个话题着力引导学生领略宽容的魅力。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先初步形成宽容的概念。通过演一演、说一说形式,挖掘教科书范例内涵,领略宽容的魅力,体味宽容对生活的意义;再从教科书事例延伸到学生生活事件,层层激发学生的宽容心。通过宽容与不宽容两种方式的对比,从中体会宽容不论是对社会生活,还是对个人生活,均具有价值和意义。

  第二个话题着力让学生学习拥有一颗宽容心。通过分析案例,解剖难以宽容他人的伤害的心理成因;通过捉“害虫”,找到解决困扰心理的办法,进而联系生活,帮助学生在面对他人伤害的情景时,也能合理排解心中的困惑,选择宽容大度的态度。

  第三个话题着力引导学生做到“和而不同”。可从学生熟悉的音乐或同学之间的不同入手,去感受“不同”的必然存在及其意义,进而联系自身体验,再到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通过层层分析,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差异的存在,树立接纳不同、包容差异的意识。

  第三课《学会反思》

  由两个话题组成,分别是“生活离不开反思”和“养成反思好习惯”,两话题从认识反思的作用与意义再到反思习惯养成,逐层推进。

  教学目标:

  1.认识到生活需要反思,知道反思的重要性,体会反思对成长的意义。

  2.培养适度的反思能力,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明确改进继续努力的方向,养成反思的好习惯。

  其中,教学重点是勤于反思;难点是养成反思好习惯。

  活动建议:

  第一个话题着力引导学生领悟反思的作用与意义。可针对学生自己生活中的真实案例,通过课堂现场的再体验,认识到回忆和思考的过程就是反思,从中了解反思的内容,认识反思是一件有意义的事,积累反思经验。还可引导学生从班级集体活动中进行反思,进一步领悟反思的作用与重要意义。

  第二个话题着力让学生掌握反思的方法。教师可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出反思的基本方法。再通过情境演练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反思的方法。

  总体上,教师在组织本单元的教学时,一切活动应遵从儿童的现实需要,从儿童立场出发,回归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促进学生的自我觉察、自主学习。无论是尊重自己,还是宽容他人无心之失,再或者反思得失,无一不是一个自我觉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学生达成完善自我的目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31 12: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