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6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大象的耳朵》PPT课件含配套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13 17:2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件下载说明: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最新更新的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优秀教育教学课件,课件与人教部编版语文书最新教材同步,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的课件、试卷资源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老师们下载!

课件科目:语文
课件年级:小学二年级下学期语文(第4
册)
课件版本:人教部编版
课件名称:19 大象的耳朵
课件格式:  PPT

        请需要的老师们直接到帖子下面下载附件!如有问题请私信我或回帖说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2-13 17:23:58 | 只看该作者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pKrdwozljK4QTqWLlKLzWQ 提取码: 45v3


打开微信关注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免费获取解压密码。
如果已关注,请进入“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在底部输入“密码”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密码。
请打开微信扫下面二维码关注本站公众号添加微信号:Lspjyw   方式,打开微信,添加朋友,点下面公众号,输入Lspjyw ,点击搜一搜。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2-13 17:24:24 | 只看该作者
第七单元
【单元导教】
本单元围绕“改变”这一主题编排了《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4篇引人入胜、富有思维价值的童话故事。单元语文要素是“借助提示讲故事”,继二年级上册借助图片和关键词句讲故事,侧重学习借助提示,按照顺序讲故事,不遗漏重要内容,为中年级学习详细复述奠定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
字词句:
1.认识69个生字,读准6个多音字。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
2.会写33个字,发现“又、土”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变化,发现“车、牛”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及笔顺变化,写好“劝、转”等字。
3.会写35个词语,认读有关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词语。
4.学习含有“好像”“像……似的” “像……一样”的比喻句。
阅读: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问句。
2.能画出大象的话,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能结合生活,说出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理解。能借助示意图讲《蜘蛛开店》的故事,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能借助相关词句讲《小毛虫》的故事。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能分角色表演《青蛙卖泥塘》。
3.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4.自主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有趣。
表达:
能写出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
19  大象的耳朵
【课前解析】
《大象的耳朵》是一篇内容简单、充满趣味的童话。故事讲述了大象的耳朵在小动物的议论中从耷拉到竖起再耷拉着的变化,很好地契合本单元“改变”主题。
关注课题:全文以大象“耳朵”的变化为线索,贯穿了大象内心想法的改变过程。
关注课文:第1自然段直接写了大象耳朵的典型特征。正是“像扇子似的”“耷拉着”的特征,成为了引起小动物们讨论的原因,导致了大象的第一次改变。
第2至7自然段,写了小动物们说大象的耳朵有毛病,尤其突出了小兔子和大象的对话,小动物们之所以质疑的依据是“大象的耳朵跟我的耳朵不一样,我的耳朵是竖着的,而大象的耳朵却是耷拉着的”。这6个自然段是大象作出第一次改变的缘由。
第8至11自然段写大象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及造成的后果。大象想法的变化带来了行为的改变,“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改变后的结果很不理想,“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第12至13自然段,写大象的第二次改变。“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大象终于想通了,“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继续之前耷拉着耳朵是最适合自己的状态。第13自然段与第1自然段首尾呼应,形成了完整的故事结构。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学习“似”和“扇”两个多音字,可以通过组词的方法加以区分。如“似”只在组词“似的”时读shì,其它组词时都读sì。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两个左右结构、两个上下结构、三个半包围结构的字,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如“慢”“根”都是左窄右宽,注意竖心旁的笔顺。
关注词语:耳朵、扇子、扇风、兔子、后来、不安、毛病、头痛、最后、人家。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联系上下文理解“生来、后来、最后”,通过词性对比学习“扇子、扇风”。
【教学目标】 
1.认识“耷、咦”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扇、慢”等8个字,会写“耳朵、扇子”等11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
3.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4.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认识“耷、咦”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扇、慢”等8个字,会写“耳朵、扇子”等11个词语。
2.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2-13 17:24:35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耷、竖、咦”等生字,掌握“似、扇”两个多音字,正确书写“扇、兔、慢、安、遇”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1-7自然段,结合不同语境读好问句。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文,聚焦耳朵
1.引出课题: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比尾巴》这篇课文,发现小动物们的尾巴各有特点。你听,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又在讨论关于耳朵的事情呢,我们也去了解一下吧!
2.板书课题:(板书:19大象的耳朵)出示课件1:
3.引导观察:同学们见过大象的耳朵吗?一起来看图片,结合你生活中的观察,谈谈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的吧。出示课件2:
4.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我们一起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大象耳朵的。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这句话写出了大象耳朵的什么特点?尝试找出里面的关键字词。
5.学习“耷拉”。
引导观察:我们把“耷拉”请上黑板(板书:耷拉),谁来向我们介绍一下这位新朋友?
(1)大+耳组成了新字“耷”,通过查字典“耷”就是“巨耳”的意思。
(2)“耷拉”意思是“垂下来的,挂下来的”。出示课件3:
(3)全班动作演示“脑袋耷拉下来”,进一步理解词语。
启发读文思考:生字认识了,我们再来看这句话,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6.认识“像……似的”句式,练习用比喻句说话。
(1)这句话把大象的大耳朵比作了扇子,是一个比喻句。
出示课件4:
(2)强调“似”的读音,明确“似”在不同的语境中,有“sì”和“shì”不用的读音。
出示课件5:
(3)请同学仿照例子说话,出示课件6:
7.认识多音字“扇”。
(1)出示课件7:
学生自己读句子,发现“扇”字的两个读音规律。
(2)通过前后文的对比发现“扇”字的两个读音,启发学生归类总结出“扇”字表示事物时读四声,表示动作时读一声。
8.通过练习掌握多音字“似”、“扇”。出示课件8: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认识生字:生字宝宝们迫不及待地想和我们认识一下呢,试着读一读吧!
出示课件9:
你能不能在文中快速地找出他们来呢?请大家将这些生字在文中圈出来。:
2.引导朗读词语:他们的好朋友也一起来认识一下吧!出示课件10:
3.引导朗读课文:这些好朋友一定可以帮助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出示课件11:
三、细读文本,读好问句
启发读文思考:小动物们围绕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疑问呢?
1.出示课件12:
提出要求:用横线画出文中的问句。
2.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出示课件13:
小兔子看到大象的耳朵后,会是什么表情呢?大家可以看看文中的插图。
预设:觉得奇怪,瞪大眼睛,满脸疑惑……
3.小兔子发出了怎样的疑问呢?
(1)指名朗读小兔子的问话。
(2)其他学生评价朗读,再读。
教师指导朗读:在读这句话时,“咦”表示惊讶、疑惑,读的时候语气要上扬;“怎么”需要重读。
(3)全班齐读。
4.引导观察:小兔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惑呢?我们一起来观察小兔子。小兔子耳朵是怎样的呢?出示课件14:
(板书:竖着)
5.指导朗读小羊的问句:接下来大象又遇到谁了呢?出示课件15:
(1)引导学生发现小羊的问话和小兔的问话有什么不同?
预设:句末多了一个“呢”字。
(2)指导学生读好带有“呢”字的问句。
(3)男女生读。
6.启发想象,出示课件16:
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表达。
7.用一句话概括出小动物的疑惑。帮助学生体会这些小动物和小羊的看法是一致的,都认为大象的耳朵“一定是出毛病了”。
四、巩固基础,规范书写
1.书空“慢”字,尤其强调“忄”的书写笔顺,书写前要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慢”字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日”居上格、写扁,“又”居下格,稍宽。出示课件17:
2.指导易错字“兔”字书写,尤其注意最后一点不能丢。出示课件18:
我们的故事还没有结束,接下来又有怎样的发展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大象的耳朵
耷拉   竖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1-2-13 17:24:4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竿、舞、烦”3个生字,规范书写“根、最”2个字。
2.朗读课文,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想法的改变。
3.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回顾课文,提出问题。出示课件19:
二、循文练说,感受变化
1.引导思考:作为小动物们信赖的朋友,从大象的话里,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从大象的话语中,我们发现大象的心理在发生变化,由最初的不以为然,变为了信以为真。出示课件20:
预设2:我想它已经决定改变自己的耳朵了。(板书:耷拉→竖着)
2.指名朗读第8自然段中大象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自言自语”,尝试用“自言自语”的语气说话。出示课件21:
过渡:这种不安,让大象想到改变自己耳朵耷拉的现状,接下来大象是怎么做的呢?认真阅读文章9-12自然段,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三、小组合作,探寻结果
小组合作,完善表格内容。出示课件22:
1.利用图片认识“竿”字;可通过量词搭配进而认识“根”;根据字义认识“烦”。
出示课件23:
2.抓住大象前后行为变化,探究大象耳朵耷拉的作用。出示课件24:
所以大象最后还是把耳朵放下来了。(板书:耷拉→竖着)
四、联系生活,读出不同
1.通过这次尝试,大象也深深体会到自己耷拉的耳朵的作用,所以大象最后感慨地说:“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应该怎样读出来呢?
出示课件25:
读的时候要放慢语速,读出此时大象内心的坚定。
2.引导学生理解“人家”,以及“我”为什么不能像“人家”一样?
在这里“人家”指的是:以小兔子为代表的,拥有“竖着耳朵”的小动物们。通过学习故事我们发现,大象的耳朵之所以耷拉着,是有它自己的作用。出示课件26:
2.引导思考:大象的这句话有没有引起你的思考呢?结合全文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出示课件27:
由于小动物们的质疑,大象先是对自己耷拉着的耳朵产生怀疑,然后想办法让自己像其他小动物那样竖起自己的耳朵,结果竖起耳朵后心痛又心烦,最后还是把耳朵放了下来。
教师小结:(1)明白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分辨能力,不要轻易盲从别人的话。
五、拓展比较,总结提炼
1.出示课件28:
讨论与交流,这些小动物的耳朵竖着是为了听得更清楚,防止天敌来袭。
2.拓展提高。出示课件29:
教师总结:之前我们学习了《比尾巴》知道了小动物尾巴的妙处,今天我们一起又学习了小动物耳朵的不同,大自然真是奥妙无穷呢!课下希望大家积极观察,去搜集一些关于动物的特殊构造及作用的资料,记录下来和同学分享吧。
六、作业布置
根据课上所学内容,尝试将这个故事分享给你的家人和好伙伴。出示课件30:
板书设计:
大象的耳朵
耷拉                     竖着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的语文要素:一是能读好问句;二是借助关键句大象的话,说出故事的前因后果。问句在一年级的时候已有课文涉及,主要是指导学生关注标点,读好语气。所以,本课学习在复习以前学到的朗读技巧的同时,更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读好问句。所以在课上我请学生通过想象小动物的表情,体会人物内心的心情,力求“问由心生,有疑而读”,逐渐引导学生读好了几个问句。“通过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其实就是借助关键句初步梳理整个故事的前因后果,为本单元后面几篇课文能借助提示讲故事做铺垫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在教学时,特别细读强调大象的答话这个关键信息,辅以小组合作填表的方式,让同学们学着理清故事的主要脉络。当然,由于使用统编教材时间较短,我对各年段教材关于讲故事与复述能力的安排,理解不够深入,对完成目标的方式方法运用不够灵活多样。希望随着执教年级的增长,在对统编版教材的能力训练系统认识更深入时,实现教学设计梯度和难度的平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3 12: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