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6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时练习题有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14 10:0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套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课后练习免费下载为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所有内容与教育部审定新编教材同步,本站试卷供大家免费使用下载打印。
       因为试卷复制时一些内容如图片之类无法显示,需要下载的老师、家长可以到帖子下面(往下拉)二楼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使用!


内容预览:



第二单元
5 大自然的语言
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悬殊(xián)          农谚(yàn)          冰雪融化(rónɡ)
B.孕育(yùn)        翩然(biān)        销声匿迹(nì)
C.活跃(yuè)        连翘(qiáo)        衰草连天(shuāi)
D.纬度(wěi)        萌发(ménɡ)        风雪载途(zǎi)
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蔌蔌地落下来。
    改为    。
(2)而山区的气侯、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察。
    改为    ;     改为    。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1)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  )得多。
A.灵验  B.灵活  C.灵便  D.灵敏
(2)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  )是必要的。
A.观察        B.观测        C.预测        D.观望
4.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连贯的话。(填序号)       
①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②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③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④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5.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


6.“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加点的“凡是”有什么表达作用?


7.选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但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是为什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4-14 10:05:17 | 只看该作者
5 大自然的语言.zip (35 KB, 下载次数: 629)


获取解压密码请打开微信扫描下面图片关注公众号即可自动发送
如果已关注并遗忘密码,请扫码进入公众号,在底部输入“密码”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密码。
关注绿色圃教育网公众号,可以批量免费下载教学资料,每天为您提供最新教学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4-14 10:05:28 | 只看该作者
参考答案
夯基达标
1.C 解析 A项,“悬”应读“xuán”。B项,“翩”应读“piān”。D项,“载”应读“zài”。
2.(1)蔌蔌 簌簌 (2)侯 候  察 查
3.解析 首先要注意每组近义词的细微差别,然后结合句意,抓住关键词,从词语搭配习惯方面考虑选择。如题(1),可根据“仪器”二字选择“灵敏”;题(2),可根据“物候”二字选择“观测”。
答案 (1)D (2)B
4.解析 先通读所有句子,了解这些句子连在一起表达的主要意思;然后根据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古代”“近代”尝试排序。
答案 ①③②④
课内品读
5.解析 回答第一问时,找准开头的句子。先要弄清选文为总分结构,选文第一段总领下文,可得知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是说明对象。回答第二问时,要熟知说明文的三种说明顺序,即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再根据语段内容对号入座,此段主要是说明事理的,采用了逻辑顺序。
参考答案 说明对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说明顺序:按照影响程度的大小,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
6.解析 应从加点词的含义、作用(表范围、限制、程度等)以及所在句子的句意等方面思考作答。
参考答案 “凡是”表示范围,说明无一例外,只要是近海的地方,就一定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寒冷。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7.解析 从内容的需要和文章的说服力两个方面思考。
参考答案 举例多少应按需要而定。因为前一个例子中的大连临海,而近海地区的气温,一般人笼统地以为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的春天比内陆反而寒冷,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如果只举一个例子,读者会以为有偶然性,举两个例子,更具说服力,读者就确信无疑了。
课外拓展
8.有些植物具有预测地震等自然灾害及预测天气变化的功能。
9.举例子 列数字 用事实和数字具体说明了地震发生之前,许多植物的生物电位会发生变化。
10.记叙(叙述) 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对植物“预测术”的说明。
11.具有预测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可以根据它的叶子颜色的变化来预测天气
12.能够有效防范地震等自然灾害,减少损失;能够有效预测天气变化情况,便于合理安排农活等。
13.(1)北京的玉兰比广州的玉兰迟两个月开花,这种现象与纬度因素有关,越往北春天来得越晚。(2)示例 小燕子飞回来了,衔泥筑巢,提示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布谷鸟来了,“咕咕”“咕咕”,提醒人们割麦插禾。
14.(1)覆 jiào 履 (2)绿水清山 绿水青山 (3)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0 20: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