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校管理反思 “双减”形势下如何实施教育教学方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9 08:1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前,教育界“双减”政策炒的沸沸扬扬。“双减”政策的实施意味着国家已经发现了教育工作存在的弊端,“双减”就是针对教育弊端进行的改革。形势的转变意味着教学方略也必须跟着改变,那么,新形势下如何实施教育教学呢?

首先、教育必须由急功近利向放眼未来转变。之前的学校教育一直处于急功近利的教育状态,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都是一样的心理,为了能够让学生考个理想的成绩,拼命地给学生施压,大有拔苗助长之势。作为学生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学生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作为学校只抓考试科目,轻视副科教学,作为老师,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使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无多大用处的知识,最后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这实际上就是犯了追求“智育第一,分数挂帅”“注重知识轻视能力”只顾眼前不顾学生未来的错误。学校教育是为提高学生一辈子生活技能打基础的,为培养将来能够为社会做贡献人才的。所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学习能力、发展方向、劳动技能要比单纯掌握知识重要的多。

其次、教师由怎样教向怎样教学生学转变。以前的教育教学,大都是教师在怎样教学生上下功夫,很少考虑怎样教学生学上。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好像仅仅局限在怎样把教学任务完成,或者说怎样把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让学生掌握住就算万事大吉了,至于学生怎样学习,那是学生自己的事,就不管了。这样的教学看似成功,实际上并不完美,因为对学生的以后并没有完全负责。真正好的教育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还应该让学生学会学习求知的方法。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毕竟有限,将来有很多知识是需要自己去学习掌握的。如果学生没有求知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这样的知识分子就谈不上真正的人才,也有悖于教育的初衷。

第三、教育要让学生由学习的奴隶向学习的主人转变。以前的学生学习都是在老师和家长的逼迫下学习的,这种“要我学”对于学生来说是被动的。虽然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当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用一般人的观点说就是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效果并不佳。为什么在学生堆里会出现那么多的厌学者,原因就是学生没有真正的学习动力,很少学习兴趣。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够从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着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上入手,那么学生的学习也就会主动一点,我们的教学效果也会别开生面。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很难培养出出色的科学家,原因大概也在于此。

第四、教师要由拼命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向如何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转变。现在的教学几乎全靠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成绩,因此,学生学习负担太沉重了,整天埋在作业堆里,有做不完的作业,以至于有些学生做作业成了应付差事。这样的教学状态怎能使学生全面发展?所以,为了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必须给学生减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精讲精练,而不是搞题海战术。

以上几点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同仁参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9 21: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