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要以貌取人—— 读《爱的教育》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2-12 10:25: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我读了《爱的教育》的第一章第六篇——义侠的行为。这一篇文章讲的是手有残疾的克洛西,因为自己的外貌以及父母是卖野菜的,所以被班上一些调皮的学生欺凌的故事。那些欺凌者用三角板打他,把栗子往他的头上投掷,说他是残废者 ,是“鬼怪”。克洛西忍无可忍,拿着墨水瓶扔去,结果 却扔到了老师的身上……

       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禁感触极深。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也看见过类似情况发生。有一次,妈妈带我去一家服装店买衣服。一位衣衫褴褛的老爷爷也走了进来,想看一看橱窗里模特身上穿的公主裙。刚才还和蔼可亲的导购员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态度非常冷淡,一脸嫌弃。那个老爷爷问衣服多少钱,多大的小女孩能穿。那个导购员懒懒地不想搭理,装作没听见的样子。后来,我思考了很久,难道仅仅就是因为这个老人家看起来比较脏、比较穷,导购员就不待见他吗?难道衣着和外貌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吗?
       我认为不管一个人的家境是富裕的还是贫穷的,一个人的外貌是漂亮的还是丑陋的,一个人的服装是华丽的还是朴素的,最重要的是他的品质是怎样的。《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相貌丑陋、一贫如洗,但他却拥有金子般的心,比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的克洛德,他更让万千观众感动和喜爱。我想现实生活中也会有数不清的卡西莫多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吧。
       明代的冯梦龙曾经说过,“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们判定一个人,不能只根据家境和外貌来评估他的才能,而更要看他的内在品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7 14: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