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3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13 08:1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史宁中教授曾说过一句话:要培养孩子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如他所愿,这已经被写入我们今年20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不仅要说出来,更要让广大教师去践行并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重要内容。

数学是一切学科之母,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就是通过数学的眼光,从现实世界的客观现象中发现存在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并能提出现实问题。数学的眼光主要包括:抽象能力(数感、量感和符号意识)、几何直观、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只有通过从这些现实世界中发现事物之间蕴含的简单联系与规律,才能逐步养成从数学角度观察世界的意识与习惯。作为教师,我们在入场教学中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小学做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就是通过数学的思维,建立数学对象之间、数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逻辑联系,并根据已知事物推测出合乎实际的原理,能够通过计算思维进行问题求解和系统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与理性精神。数学思维主要表现为:运算能力、推理能力。作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的素养,就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心其中群喊的规律,经历数学“在发现”的过程。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就是通过数学语言简约描述事物中蕴含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构建普适的数学模型表达和解决问题,会用数据分析结果和预测不确定现象,形成合理的判断决策,行程数学的表达与交流能力,这不禁让我想到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学会解释与分析现实世界的不确定现象,并逐步养成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和交流习惯。

小学侧重对经验的感悟,初中侧重对概念的理解,正如核心素养的内容一样,从数学眼光到数学的思维再到用数学表达,都是逐步递进的,在小学阶段,我们的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也有一些变化,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对“量感”的培养,建立量感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基础,量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更好的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会生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5-13 08:15:21 | 只看该作者
龙门实验学校   黄文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5-13 08:15:41 | 只看该作者
《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读书笔记

金水区凤凰双语小学  肖菲菲

数学课标是指导教师教学的一项重要工具。通过阅读,发现2022版数学课标比2011版数学课标最大的变化之一是立足核心素养的发展,集中体现数学课程育人价值。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方面:会用数学的眼观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数学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帮助。那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也说明教学不再像以前那样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素养的体现。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形成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想象力,主动参与数学探究活动,发展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通过阅读这段话,再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我感悟到数学教学是逻辑推理、是思维的体现、是方法的凝聚、是思维的创新。在解决问题时数学结论固然很重要,但推导结论中所经历的过程是比结论更重要的部分。只有学生经历了过程,才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才能在探索中获得成就感。所以,教师要学会放手,给学生时间思考,学生经历独立的数学思维过程,理解数学基本概念和法则的发生和发展,经历数学的“再发现”过程,那么数学思维就逐渐建构起来,学生的数学素养也会得到发展。

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如果说数学思考是隐性的,那么数学表达则是思考的显性体现。新课标中指出:通过数学的语言,可以简约、精准地描述自然现象、科学情境和日常生活的数学关系和空间形式;形成数学表达与交流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学习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会思考,还要培养学生能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让别人能听懂、会应用。让学生经历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中简答数学关系与空间形式的过程,感悟数学与现实世界的交流方式。

小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主要表现有(11个核心词):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其中,量感是最新加入的一个核心词,主要内涵是:指对事物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的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会针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初步感知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够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结果。

对于其它10个核心词,每一个核心词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要以这11个数学核心词为导向,在备课时思考每一单元、每一课重点体现哪些核心词,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反复查阅课标、反复思考教学。依据课标,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教学、让教学走向深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2-5-13 08:15:55 | 只看该作者
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读书笔记

金水区四月天小学   喻海游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及作用。让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的具体、生动、直观。真正帮助学生形成我们新课标中所增加的数学核心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一)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眼光主要表现为:抽象能力(包括数感、量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空间观念与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其他学科、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能从中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逐步养成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意识与习惯。

(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数学思维主要表现为: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或推理能力。鼓励学生能利用所学的数学相关知识,如概念、定理、法则等,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具备思维的缜密性、批判性,养成讲道理、有条理、理性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数学语言主要表现为:数据意识或数据观念、模型意识或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引导学生根据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自己的思考,能用数学的语言进行描述与解释,是对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及数学表达能力的持续培养,形成会思考、会表达的数学学习习惯。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核心素养在不同学段的表现,既有一致性,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课程标准的修订,为教师提供了明确地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的方向也有所不同,根据不同阶段学生学习及接受的能力特征,小学阶段与初中阶段的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有明确地标准,帮助教师更好的在不同阶段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

学生需要学习、成长,教师亦是如此,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真正在理解中学数学、玩数学,使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7 21: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