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4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教育缺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5-7 09: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世纪初,我们听到了一点民主教育的声音,听到一点人文主义教育的声音,听到了永恒主义的声音,听到了要素主义的声音,这就是教育哲学的几个重要流派,所有的流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教育要重视人文,把人类永恒的东西,人类的经典,人类的不懈追求,传递下去。什么是教育,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让一代比一代的人更有教养,更加文明。

  在我们的教育中,有多少老师真正用心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我们是不是让孩子沉住气读一部经典,去滋润他的心田?没有。实际上我们这个世纪是远离经典的世纪。《巴黎圣母院》有多少中学生读过(没有,因此,他很难区别美丑,很难把握善恶;《安徒生童话》有多少人读过?没有,因此他不知道什么是同情,什么是善良。孔老夫子有多少人读过?没有,因此,他不知道中国文化的根。甚至于我们有多少教师认认真真去读过孔子,读过苏霍姆林斯基,读过陶行知?没有这样的文化的滋润,你很难把人文传递下去。在本质上,这是一种人类文明断裂的现象。所以说我们缺少人文的情怀。

  我们每一个老师在课堂里不仅仅是把一个知识、一个概念教给孩子,更重要的是,把一种文化,把一种文明,把一种理念传授给孩子。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善待每一个生命,包括一草一木。我想他们要知道了,就不会去滥砍伐森林,就不会去参与各种各样的战争。实事上,包括教科书里面的英雄,很多都是战争英雄,我不是说战争不要英雄,但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应该崇尚什么,应该追寻什么,都是很值得研究的。怎样把人类文明、文化厚度传给我们的孩子,要从教材的进程做起。包括从新教材,新的基础教育抓起,我认为这个问题还没有摆到应有的高度。对于这样的问题的思考,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有责任。

  对于德育,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呼唤走进孩子心灵的教育》,提出一个观点:德育,关键是培养人的德性。德性的养成,跟知性的养成不一样。我们现在是用培养知性的方法来培养德性。为什么德育效果那么差?德育大纲化,德育课程化,德育系统性,讲条条框框,言之成理。我认为人的德性的养成,至少有三个基本规律,它不同于知性。

  一要活动。人的很多德性,不是从学校、从课程学的,而是从玩中、从游戏中、从家庭中养成的。在游戏时候,大家都遵守规则,民主协商。这比课堂上讲一万遍要遵守规则还要有用。没有活动,就没有德性。权利、责任、义务,很多东西,自然而然地会在游戏中学到。在教室里是不能培养能力的,只有大量的活动,如演讲比赛、读书比赛、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等,不仅培养了能力,也培养了德性,也培养了人文。

  二要读书。人在活动中形成的体验,只有读书才能找到共鸣,才能上升到理性。孩子们读书是相当重要的。我组织了国内外的一些教育专家,包括科学家、院士,选编了一套《新世纪教育文库》。我们想搞一套真正让孩子们读的书。小学生有十本、二十本的基础书,还有一本小学生的《中华经典诵读本》。这是中国文化的根基。那里面有管子的名言、老子的名言、孔子的名言,著名的诗歌、唐诗、宋词、元曲,精华都在里面。我希望他们能把它背下来。对他们无论是写作、谈吐,还是做人都很有价值。我想推荐给中学生100本书,也有十本、二十本的基础书目,其中有一本叫《英文名篇诵读本》,我希望学英文的学生好好学学,里面有名言、谚语、诗歌、散文、优秀的文献,也希望大家背下来。你要了解西方的文化,你要用英文写作,这些少不了。教师也应该多读书。

  教师培训就应该从读书开始。浏阳市最近做了一件事,用五年时间让教师读20本书。今年的4本,一本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本是陶行知的,一本是朱永新的,一本是林崇德的。组织所有的教师认认真真地读这四本书。我想,有五年时间认认真、扎扎实实地读20本书,那么,对教师的影响将会是巨大的。一个不读书的教师,和一个不读书的学生一样,都不可能成为一个有人文精神、有良好德性的教师。

  三要引导学生注重才艺。德性养成的第三个规律,就是才艺。才能的才,艺术的艺。过去,我们过多地把它看成一种技能,弹弹琴,唱唱歌,体育特长,如此而已。其实,一个有丰富精神生活的孩子,对德性发展有很大好处。他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被健康生活情趣占领,没有时间沉迷于电子游戏,没时间沉迷于网上聊天,没有时间沉迷于不良游戏,这样的孩子,我们不用担心的。我们现在的孩子是远离才艺的时代。幼儿园的孩子还学学画画,学学弹琴,但那是冲着成名成家,是我们的家长冲着找回自己失去的童年,把自己不会的东西,让孩子学学。再看到孩子的发展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到小学四年级开始,大部分家长都让孩子停掉了。能保持30的,都不错了。到了中学,差不多是斩尽杀绝了。我们学校有多少人在练琴,多少人在学艺?

  三、中国教育缺特色

  我经常开玩笑说,我们现在是打着全面发展的旗号,干着全面不发展的勾当。上帝让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其面貌、个性、特长、给这个世界的色彩都不一样。但我们每人都要和上帝对着干,把每个应该不一样的,培养成一样的。我们用标准的大纲、标准的教材、标准的评价、标准的考试规范大家。这是我们教育的最大的缺陷。

  任何一个人,要取得成就,他就必须有特色。每一个学校,要有影响,必须有特色;一个地区的教育,也只有特色鲜明,才能真正有立足之地。历史不承认苦劳,只承认功劳,只承认特色,只承认“与众不同,白里透红”,只承认“万绿丛中一点红”,当然,对于万绿,不能说不重要,但她很难被发现,很难载入史册。美国《新闻周刊》,2002年评选了世界上九大新兴科技城市,苏州是亚洲唯一入选的城市。不能说苏州是最好的,但苏州有特色。它把古老的文化和现代科技非常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它的古城一体两翼的城市格局,它的精细秀美的工作方式,它的深厚的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现代文明的结合,它距金融中心、港口中心上海很接近,使很多人把苏州当作投资的首选。世界五百强在苏州建立了180家大型公司,苏州聚集了9000多家外资企业,外商投在苏州的外资超过400亿美金,约3000多亿元人币,我们国家一年的收入只9000多亿元。这是苏州的特色。

  《新闻周刊》也评选过世界上最好的十所学校,这十所学校,没有一个学校是说我是中国高考第一名,我是日本高考第一名,我是德国高考第一名。在国外,所有考试成绩是秘密。学生只须到各个考试中心去要他的成绩,然后把他的成绩寄到他想上的大学。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特色。我跟星海中学说,你不要跟别人比,你给孩子们承诺这样几条,我保证你成功。

  第一,你向家长承诺,经过我六年的教育,所有的孩子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和英文。说话的本领很重要,不是能吹牛,而是要言之有理,要有辩才,要有口才。那些腼腆的、胆小的孩子送到我这儿来,我保证让他变得落落大方、保证他变得口若悬河,保证他对中国人有一口标准的国语,对西方人有一口流利的英文。

  第二,你把孩子计算机的本领教好,成为电脑玩家。我说的是电脑玩家,不是电脑专家,因为孩子们还是要玩啊!在网络世界里,能够纵横驰骋,但是不要缺乏自控。

  第三条,保证在这六年的时间里,让所有的孩子听过100场名人报告。可以是世界五百强的总经理,或生产经理,或总工程师,也可以是家长、教师、学生。保证100场。一个孩子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听到100场精彩的报告,我相信对他的人生影响很大。好的报告,有时候一场就能改变人的一生。有时一本好书,就能改变人生,何况他听了100场好的报告。

  第四是要读100本好书。

  你做好了这四条,你不抓升学率没关系。什么是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学生自我教育教养的能力,是不教之教,离开老师还会努力,就是教育的成功。我们有些老师连自习都不放心,还盯着他,这样教出的学生不会有出息的。他自己要有发自内心的需求,这样的人你一辈子都不用为他担心。一个教育理论家最大的幸福是他的观点有人理解、有人认同、有人愿意尝试,这也是我乐此不疲,只要有机会就要讲的原因。我在培养我的共鸣者,培养我的理解者,培养我的支持者,这是做一个理论家最重要的。过去,我做理论家,以为拥有权力就可以把理论变为现实,现在我知道,拥有权力,不一定能把理论变为现实。当你的思想不能被广大教师接受的时候,不能转化成生产力的时候,不能转化成活生生的教育事实的时候,真的痛苦,发自内心的痛苦。我很高兴的是,我很多想法,特别是关于特色教育的想法,很多学校都在努力试着去做。如苏州有一所中心小学,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和学生都能写出一手非常漂亮的字。他们每天要求教师的好书法带到学校来。要求学生做作业时,都要按照书法要求来写。我到学校去对学生们说,你们要学会写字,父母给了你人生第一副面孔,你无法选择,美就是美,丑就是丑。但你们有自己做的人生第二副面孔。这副面孔没有止境。这副美丽的面孔可能会超过你人生的第一副面孔。他的价值、他的效果,可能会影响你的人生。无论是应试答卷,还是你今后从事某一项职业,一手好字,总会让人赏心悦目。尽管现在是电脑时代,电脑时代写字更加是稀缺资源,稀缺资源是更珍贵的,所以你的字更值钱。我们城东中心小学,所有的孩子都会两种以上的民乐,我给他们说“得天下之英才,而乐教之”,即由音乐去教养他。我这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好好掌握一门才艺,尽管我会吹吹口琴,但是真正能够上台面的乐器就没有,音乐的一个好处,就是烦闷的时候,弹一弹琴,拉一首曲,令人舒畅。很多领袖都有音乐才能,从肯尼迪到克林顿,从朱镕基那动人的京胡到李岚清那娴熟的钢琴,很多的领导,都有一套绝活,他们是多才多艺的,能代表我们民族的品位。有一所中心小学,是我的实验学校。所有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写日记。孩子写了六年以后,差不多是2000多篇日记。把它结集成册,由学校出版社出版,作者本人从封面设计、插图、绘画等进行精选,然后本人保存一份,学校保存一份,对个人、对学校都是一笔财富。无锡的江阴市有一所小学,也在做。它的第一本学生日记集,马上就要出版了。才一个学期,学生的进步让很多老师感到惊讶。本来很头痛的写作,变成了非常快乐的事情。还有一所中学,本来是苏州比较差的一所中学,校长在学校就任的时候,跑去跟我讨论怎么办学。我跟他说,高考升学率,你把老命拼上去也搞不好。搞特色!要把社会最好的教师请去。所以,他就搞艺术特色。他把社会上最好的音乐、文学大师,包括大学教授,请去给中学生上课。把最好的体育教练请到学校,全部是社会教练。本校的音乐、体育老师只辅导。结果,现在这个学校是全国重点示范中学。特色教育对薄弱学校特别有效,对优秀学校来说,特色也同样很重要。如果没特色,全国那么多学校《人民教育》为什么就报道桃源一中(这说明桃源一中通过“以德治校”,贯彻“以德治国”思想,走在全国的前面。但我们不要为特色而特色,不要把特色流于形式,不要强迫所有的学生都围绕你的特色。要引起大家对个性的重视。

  我们最欣赏的是上海建平中学的冯恩洪校长说的一句话:“合格加特色。”如果都有特色,那也是特色。不等于学校所有的人都是同一个特色。如果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有特色,如果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有特色,那我们这个学校一定是充满着活力,一定能不断成长,不断发展。一定要鼓励教师与众不同。我到学校去,我会问学生有什么特长,你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我又问老师,你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与别人不一样?实际上,我们现在评的很多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我觉得是特点不突出,他高级比别人高明不了多少,他特级比别人特别不了多少。如果我是学校的校长,我一定不强调你著了多少书,发表了多少篇文章,首先,你的教育思想是什么?特级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教育思想。特色是什么?与其他的教师有什么不一样?有了这两条,你就可以评特级教师!

  四、中国教育缺理想

  一个没有理想的人,是不可能走得多远的。一个没有理想的学校,也不可能走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更加不可能走得多远。来到这个人世,我们从事教育这个职业,在本质上就是一个理想的事业。一个有追求的教师和一个没有追求的教师,生活的方式相差非常大。一个没有理想的教师,是把教师作为一个职业,一个有理想的教师,他会把教师作为一个事业。把教师作为职业,是有标准的,有规范的,我们有师德规范,规范只能是规定,不能有奇迹。规定你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职业是谋生的手段,是为了养家糊口,而事业是没有止境的。一个教师教书教了一年,然后很可能重复了29年,他把第一年的讲稿重复地练,拿着教育的旧船票,不断地重复昨天的故事的人,他走不到教育的彼岸。只有不断创造,不断创新的人,一个认认真真的教了五年的年青教师,很可能他对教育的理解,他的教育成就超过教了一年而重复了50年的老教师。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年轻的教授比年纪大的教授有成就。这就是理想的问题。

  我在《新教育之梦》这本书的序里,写了一篇文章,叫《梦想成真》。有一个故事,发生在英国。一个幼儿园的老教师,在打扫尘封的阁楼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小包,包里面是他50年前的孩子们的作文:《未来我是》,这个老教师突发奇想,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同学们手中,看他们是否实现了50年前儿时的梦想。他就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启事。差不多花了一年的时间,才把每个梦想对号入座。当然,梦想很多是无法实现。有人想做王妃,有人想做教师,有人想做明星,有人想做模特。有的梦想实现了,但更多的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一年过去了,只剩下盲童戴维的作业本。正当老教师想把这个本子送到一个私人博物馆时,收到了英国教育大臣的来信,他说:那个叫戴维的人就是我,我已不需要这封信了,因为从我有这个梦想开始,我没有一天,没有一刻停止过这个追求,我终于实现了我儿时的梦想。我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盲人教育大臣,但我想告诉我儿时的伙伴们,我想告诉我所有朋友们,告诉我们的老师们,只要你能不断地追寻你的梦想,你就能梦想成真。生活就是这样,为什么我们成功的总是那么少?因为我们不可能有那样的耐心去坚持。所以只要你胸怀理想,只要你追求卓越,你就能成功,中国的教育就有希望,我也相信总会有那么一批追求理想的年轻人,追求理想的教师,通过他们不懈的努力,走向辉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8-5-9 14: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中国教育缺什么

要读100本好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8-5-9 14: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中国教育缺什么

老师也要读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8-5-10 17: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中国教育缺什么

人文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5-13 12: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中国教育缺什么

还多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8 18: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