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班的小组合作学习(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经验介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07: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班的小组合作学习  


    带上一届学生时,我曾探索过班级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组织形式,但是因为是中途重新分班,学生的来源参差不齐,学习习惯已经形成,我要做的补救工作太多,最终导致实验阻力太大而流产。

    现在,我从一年级带学生,就像在一张白纸上作画,我又兴致勃勃地开始了我的造梦行动。我的梦是什么?我希望我带的学生在家里是独宝,在学校也能成为同学的朋友、兄弟姊妹。这样,有了教师、家长的正确引导,这些孩子不会像许多80、90后那样过于自我,缺少合作精神的一代。我觉得自己至少可以从我班孩子学习启蒙的阶段开始,给他们这样一些感受小社会的经验。我能做的事就是,让这些孩子在我的班级里懂得宽容、妥协、合作、共赢,这将是他们一生的财富。

    和学校倡导的在学科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不谋而合,我为此感到振奋。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的不仅是学科知识点,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亲身体验人际关系,并且要学会表达自己,展示自己,评价自己、评价别人,在与组员的交往中,感受友谊,交换经验,帮助与被帮助等等。在老师的指导之下,组员之间的交往,会带给每个组员许多经验和感悟。这些老师没有办法提供的教育情境,比老师在课堂上“一言堂”的教学效果要高效得多。所以,我感到每一个学科老师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育人的意识的话,会更有助于自身学科开展教学活动。我作为班主任,积极培养学生在小组中开展活动,也能促进学科老师组织教学。

    我的做法是这样的:对一年级的学生,首先必须有一些基本规范的训练,对学校生活的基本要求,方方面面都要要求。一年级上学期,我动员家长配合我对学生上学、上课、课间活动、课前准备、抄写家庭作业、作业、值日等做出了比较细致的规定,并且让家长每天读《每日必问》让学生养成自查,加深对学校规范纪律的印象,初步形成遵守规范的纪律意识。对每个学生,都要懂得:步入团体、社会,就要遵守团体社会的基本规则,这是适应集体、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

    其次,我把学生按年龄大小排序编排座位。这样做是出于学生沟通受不同年龄身心发展限制的考虑。相对而言,班上年龄偏小的学生知识经验、沟通的能力、学习的能力稍逊。他们的座位集中在一起,便于老师有目的地关注和指导。这些学生年龄相差不大,之间的沟通不算困难,而他们要是混在年龄大的学生当中,就显得很弱势,难以融入群体,沟通困难。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期准备阶段,我有意按年龄分组,俗话说“矮子里面拔长子”。他们和自己差不多水平的伙伴在一起,才可以分出高下,找到属于他们各自的那点自信。

    一年级下学期,我基本摸清了学生的特点,学生适应学校生活的习惯也基本形成,我便正式开始分组了。我按年龄大小,以六人一小组的方式将我班学生分成八个组。也就是说我们班年龄最大的学生在第一组,年龄最小的小组是第八组。小组内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学前教育情况不甚相同,因此年龄相近的六个学生自然有了些差别。有的学习能力强,有的学习经验多,有的见识广,有的爱劳动,有的守纪律,有的外向好管事,有的沉稳内向……

    在这些组里头,自然而然会有个领头的冒出来。培养组长(小干部)也是一项重要的环节。也我将学有余力的学生定为小组一号(组长),鼓励他们大胆管事,加强自律,教给给他们一些管理的方法。当然,人无完人,学生在成长中,性格各异,变数也很大。小组里的一号不能完全固定,否则对当一号的学生发展不利。小组所有的成员都在学习中前进,只有一号不懈怠,才可以在小组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势,所以小组一号的选择我采用了相对固定的办法,在不够稳定的小组尝试轮流当一号,让每个组员体验当组长,体会怎样做组员。角色的互换,让学生学会理解别人,以体己之心察人。

     此外,小组的成立不单单把六个学生拼到一起,需要以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等活动,这样才可以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也才能使小组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发挥小集体的教育作用。一开始我主要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些简单读书讨论,或是以组为单位交作业比赛,打扫卫生,轮流值日,春游等。目前本班级学生的座位以组为单位摆放,组员相对而坐,组长基本能维持好本组纪律。渐渐地,在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组的概念了。

    再者,做好家长的工作很重要。很多家长在处理孩子与别的孩子之间的矛盾时,总是用很狭隘的方式给孩子一些错误的指导。比如,小组合作中有落后的孩子,孩子们之间会互相帮助。而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本来就不怎么样,根本谈不上去帮助别人,他们会对孩子说“管好自己就可以了”;孩子遇到挫折,他们不能冷静的安抚理解孩子的情绪,而过多的埋怨批评孩子,又不能给孩子一些积极的鼓励和建议,给孩子增加了压力。与家长教育观念的沟通交流工作显然不可忽略。没有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就会形成学校小组合作学习的阻碍。这些需要我在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中逐一落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5 23:1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