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8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课反思 一节农村信息技术课引发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8 08:3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收听了一位来自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的试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可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值得我们新入职的信息技术教师思考。

上个世界九十年代,出身农村的我回忆自己在农村上学时,那时还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到了自己工作的时候要求农村中小学也要配备相应的计算机教室,设备是到位了,但是没有相应的师资,这些宝贝大多都默默地待在一个被人遗忘的教室里,或只为人参观罢了。作为学生的我们最喜欢的是幽默风趣,善于和学生互动的老师,即使不会说不爱说普通的老师也能让我们醍醐灌顶,受益匪浅,那时候我们的中心是老师讲,学生听,中心是一本教材,这就是我们全部的学习精神世界的物质,我们很珍惜好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神盛宴。

随着新思想的引领,教育教学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那种一味以教材为中心的思想已经不能引起新生代学生的兴趣了,他们越来越“娇气”——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精神需要与落后的教育观念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一节课下来,这位老师拿着这本书的教材内容认认真真的让学生从头到尾读一遍,按照书上的操作从头到位操作一遍,就这样就结束了,固然信息技术学科是门技术性学科、操作性学科,但是这种刻意以教材为中心,仅仅让学生在课堂中将操作部分机械性操作的上课方式,实在是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要说课堂上的兴趣来自于哪里,我们只能说学生对计算机本身的兴趣罢了。

因此我想作为教师,尤其是我们郑州地区的教师,无论是城市学校还是农村学校,既然开设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信息技术专兼职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科的基本思想——做中学,      

一、深入研究教材,拓展学习资源。

互联网时代给我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都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面对目前教材老化,落后于时代的实情,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主动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和学生学情的变化,尝试开发学习,为学生创设学习的资源库,有条件的基础上,应尝试开发具有本地区或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初步设想为在调研东区各校學情下开发中小学一体的新教材,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以适应新时代的迫切需要,这部分笔者将另行文笔述说。

二、关注孩子生活,创设新情景,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老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通过初步设置具体的简单情景,将操作技巧和知识进行了串联,但是在时期,尤其是面对不同学情时我们教师应具有创新能力,即将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尤其是在课堂导入、活动过程的设置中应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当下生活实情以及操作技法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多种因素,重新设置学习情景,以适应学生新时期发展的不同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以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们总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告诉学生如何进行操作,或者是让学生读课本,可以说这样让学生觉得一点悬念都没有,失去了对知识的探索和兴趣,这样学生只能被动去接受学习,因此学生会不会学习还是教师要先从教学方法改变入手。在课堂中,我们可以大胆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让他们先去自主学习,遇到困难可以小组交流思考,我们教师需要给孩子们一个静待花开的机会和空间,这样才能去发展问题,才想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变得主动多了。

四、教师引领示范,规范操作要领。

教师的示范在一节课中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可能掌握了大量的操作,但是很不规范,也不科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必要的操作环节,或是学生无法完成探究实践时由教师出面进行引领,成为孩子们学习路上的推动力。

五、集中分组合作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新课堂中,我们提倡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当今天下不是一个人逞英雄的时代,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十分关键,在合作中培养孩子们合作的基本原则,合作交流的品质、严谨思考问题的习惯等等是我们在指导合作学习的关键,也是合作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

六、关注知识生成,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新知。

学习知识是有规律可循的,过去我们一味将结果直接告诉学生的做法已经不可取了,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大脑的合理思考,经过逻辑推理才能形成知识体系,尤其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体验问题发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才能记忆深刻,才能形成牢固的知识链条。

七、体现师生互动,在交流实践中总结方法。

我们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那么我们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去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教育才能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这种互动交流可以是语言、思维、实践等,在与教师、生生互动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实践方法,这是一个主动实践、亲身感受的过程,因此方法都是活生生的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十分可贵的,我们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勇气投入到课堂的互动中来。

八、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评价,激励学生持续发展。

课堂评价从小处来说是为了激励学生不断持续的学习与发展,那么在课堂评价中我们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和大胆的实践尝试;同时也要进行有效的课堂检验,比如进行个别抽查和作品分析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思维及实践品质,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激励,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为终身实践操作打下良好基础。

文笔停止于此,此文止在于交流课堂心的,无任何其他恶意,望君多指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8 08:36:57 | 只看该作者
一节农村信息技术课引发的思考

郑州市第八十六中学  赵路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7 13: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