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9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三九年级上册语文《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13: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三九年级上册语文《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演说的特点。
  2、品味雨果包含激情、诗化的语言。
  3、领略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崇尚正义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雨果包含激情、诗化的语言。
  2、领略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崇尚正义的高尚情操。

【教学媒体】
  一小段演讲的 VCD。

【其他】
  学生课前搜集一些演讲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1778年5月30日,“教导人民走向自由”的“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与世长辞了。一百年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伟大的人道主义斗士──维克多·雨果发表了一篇激情彭湃的演讲。(板书课题)
  2、请学生介绍雨果和伏尔泰:
   ⑴ 雨果,法国作家,父亲是拿破仑军官。
   ⑵ 伏尔泰,法国作家、哲学家、启蒙思想家。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从小喜爱文艺。中学毕业后,因作诗讽刺宫廷而遭囚禁。在狱中完成第一个悲剧《奥狄浦斯王》,出狱后因宣传启蒙思想,多次受迫害并被放逐国外。为避开当局追捕,晚年避居法瑞边境,积极参加政治斗争。
  3、激趣:为什么要纪念伏尔泰?  
 
 
  为学生提供领悟作者思想感情的平台。


 

二、了解演讲的特点
  1、老师富于激情地朗读全文,学生打开书本边看边听。
  2、请学生说说演讲的特点。(有声语言、态势语言、主体形象)(播放一小段演讲的 VCD)  
  检查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

三、整体感知
  1、动人演讲离不开一个“情”字,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确认文章的感情基调,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赞美)
  2、从雨果的演讲中,可以了解到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伏尔泰以猛如雷电的笔写下不朽的文章,提示封建君主的残暴,法官、神甫欺压人民的本质,教导人民从混沌愚昧中起出来,推翻君主统治,开创一个民主文明的法兰西。
  3、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在伏尔泰生活的时代前期,统治阶级压迫人民,而人民却甘心受迫,不敢、也不懂起来反抗,社会愈加昏暗腐败。这时许多像伏尔泰这样的启蒙主义思想家用自己的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唤起了人们反抗的意识,投入到为民主而斗争的自由中去,所以,雨果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4、作者认为“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的原因是什么?
    伏尔泰的一生经历了达到极点的专制时期和刚刚露出一线晨曦的革命时代,伏尔泰比国家领袖更重要,他是思想的领袖。
  5、“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进步的两个方面很清楚地显示出来。其中“两个方面”是指什么?
    (第一: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第二: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在理解作者感情基调的基础上,着眼与给学生提供思考和表现的机会。

  在学生赏析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讲。


  渗透德育教育。


  体验语言特色,便于学生形成语感。
四、品味语言
  结合课后习题三,体会雨果充满激情,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语言风格。  
五、小结
  这篇演说,是对人类先贤的崇高礼赞,对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正义的呐喊、对良知的呼唤。  
六、布置作业
  1、选择你最喜欢的部分背诵。
  2、搜集伏尔泰与教会斗争的故事在综合性学习中交流。  

【板书设计】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雨果)
  §1(第1节):高度概括伏尔泰生活的时代及其世纪性的贡献,评价他在人类历史上的非凡地位。
  §2(第2~9节):回顾历史,歌颂伏尔泰与社会丑恶力量斗争的伟大意义。
  §3(第10~13节):对伏尔泰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
  §4(第14节):从历史回到现实,雨果向社会与世人发出对良心与理性的呼唤,表现了自己与伏尔泰一样与黑暗专制势不两立、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13:46: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了解伏尔泰对人类历史的卓越贡献,尤其是他在思想史上的贡献。

  2、体会雨果充满激情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

  3、朗读练习,在朗读中受到自由、平等、和谐、和平、正义等思想的熏陶。


【教学重点】

  1、理解伏尔泰的历史贡献及启蒙思想的伟大意义。

  2、通过朗读和背诵,体会雨果充满激情的、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学生对时代和思想背景的陌生,不清楚启蒙运动在西方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因而很难理解雨果对伏尔泰的高度评价、对启蒙思想的当代阐发,很难激起感情共鸣。

  解说:本课教学目标、重难点的设计依据是:

  1、学生对伏尔泰及雨果所处的时代不熟悉,不了解国情,不清楚启蒙运动在西方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2、作为一篇演讲,本文诗化的语言风格,澎湃的激情浪潮和闪耀的思想光辉,使它成为朗读教学的难得材料,要把朗读的教学贯穿始终,让学生通过读来感受、理解、欣赏精彩的语言和澎湃的激情。


【教学设想】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讲述伏尔泰的故事,聚焦于伏尔泰为弱势人群呐喊、奋争的正义行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查找资料,了解浪漫主义、启蒙运动的含义。

  3、利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教学方式】

  朗读、置疑、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辅助用具】

  多媒体课件、朗读录音带。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伏尔泰的伟大贡献;理清思路,把握大意。

一、设疑导入,激发探究兴趣

  伏尔泰逝世已经一百多年了,可百年之后人们还在纪念他。雨果说,他是永生的。著名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这首诗中也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种矛盾关系是如何转化的呢?文中还说,“到伏尔泰,一个新的纪元开始了。”伏尔泰,一个响亮的名字,他的光芒来自哪里,又撒向何方?请同学们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讲述伏尔泰的故事。(结合练习四)


二、走进伏尔泰,与名人零距离

  (学生交流。老师课前也作些案头准备。)

  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生于巴黎一个公正人家庭。学过法律,经过商,当过法庭书记和外交官员。知识渊博,著作丰富,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自然科学等方面,近百卷之多。(《用书P50》)

  讲述伏尔泰的故事:卡拉事件、伏尔泰之死。(《用书P51~52》)

  解说:这两项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与名人零距离,为认识伏尔泰的伟大贡献作准备。


二、调动积累,实现资源共享

  1、启蒙运动:(《用书P53》) 

    欧洲十八世纪宣传资产阶级思想的文化教育运动,追求政治和学术思想上的自由,提倡科学技术,把理性推崇为思想和行为的基础。首先起于英国,次及德、法、俄、意等国,尤以法国声势最为浩大;因其为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故名。

  2、关于雨果: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人道主义是贯穿于他作品的主线。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

  3、浪漫主义:

    文学史上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它的基本原则是通过表现理想来反映现实。即将理想的生活当作直接的描写对象,展示出一个存在于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补现实的不足。表现手法往往比较奇特,情节曲折离奇,语言热情奔放,格调高昂激越。

  解说: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了解雨果创作风格,课上交流,实现资料共享。


三、朗读练习,感受课文激情

  1、导读: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是对人类先贤的崇高礼赞,对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的正义的呐喊,良知的呼唤。那么,我们朗读这篇演说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回顾第五课学习时所讲的演讲知识。

  2、范读、听读、评读:

    设计意图:听朗读带,学生试读,师生共同依据演讲的特点点评朗读情况。


四、浏览课文,了解伏尔泰的伟大贡献

  1、思考:从雨果的演讲中,你了解到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怎样的贡献?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结合练习二)

    解说:让学生把握全文大意,进行内容概括。

  2、讨论归纳:让学生自由发言,充分讨论后归纳。

   ⑴ 伏尔泰对人类的贡献可以归纳为两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13:47:00 | 只看该作者
一是通过著书立说和文学创作,做出思想上的贡献:“培育良知,教化人类”(用文中原话回答“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个使命”中的这个“职能”和“使命”具体指什么?)“教导人们走向自由”;

     二是以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为他那个时代的弱势人群争取人权,勇敢斗争。

     追问:有这方面的例子吗?

     第9节中举了他为西尔旺、蒙巴伊、卡拉斯和拉巴尔四个人斗争的例子。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看,这四人都是平民,在当时,平民受尽压迫和欺凌。伏尔泰为弱势群体抗争的精神和伟大的人格力量令人钦佩。

     他不仅用笔做武器宣扬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而且积极投身于现实的、为一个个受害者辩护的具体斗争中。正是有了以伏尔泰为领袖的启蒙思想家们的努力,思想的种子被播撒到世人心田,一个新的纪元开始了,思想将是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

   ⑵ 伏尔泰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因为从那时起,“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思想取代武力,一切都要放到“理性”法官面前受审,人们再也不会盲目的臣服于权威与专制,人间的最高律令将是基于正义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总之,“新纪元”的说法是对启蒙运动意义的高度评价。


五、结构解读,理清文章思路

  这篇演说起伏跌宕,高潮迭起。从历史到现实,从伏尔泰的伟大贡献到他的伟大人格,构成了整个演说的脉络层次。

  讨论明确:

        (1)总的评价伏尔泰在历史上的非凡地位,世纪性的贡献。

  崇高的礼赞 (2~9)回顾历史,伏尔泰为被压迫的人类而孤军奋战。

        (10~12)赞美人格,伏尔泰具有睿智的微笑。

        (13~14)总结全文,再次揭示伏尔泰对人类的贡献,激励后来人。

  解说:此步骤目的是帮助学生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方法:小组讨论,选两组展示讨论成果,师生点评。值得提醒学生的是,结构的划分不一定就一种,本文就有二分法(1~12节伏尔泰世纪性贡献;13~14,伏尔泰的 时代意义。)和四分法。


七、布置作业

  1、感情充沛的朗读课文两遍,体会作者浪漫主义语言风格,选择几则最能代表这种语言风格的段落背下来。同时将疑难词句划出,以便下节课讨论。

  2、注音:

  陨落(yǔn) 诅咒(zǔ zhòu) 弥留(mí) 灵柩(jiù)
         
  诉讼(sòng) 无聊(liáo) 凌驾(líng) 深邃(suì)
         
  睿智(ruì) 蕴涵(yùn) 怜悯(mǐn) 鞠躬(gōng)
         
  恪尽职守(kè) 污蔑(miè)    

  3、词解:

    陨落:从高空坠落。

    睿智:聪慧,明智,英明有远见。

    蕴涵:包含,含有。也作“蕴含”。

    凌驾:高出(别人);压倒(别的事物)。

    媚上欺下:对上面的人巴结讨好,对下属欺压侮辱。

    弥留之际:病危将死的时候。

    黎民百姓:指贫民百姓。

    孤军奋战:孤立无援的军队单独作战。也指单方面的力量进行奋斗。

    恼羞成怒:因忿恨、羞愧而发怒。

    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

    肃然起敬: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由于受感动而产生的恭敬和钦佩。

    恪尽职守:谨慎而恭敬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经久不息:长时间不停息。多形容掌声和欢呼声。

  解说:强化训练,夯实基础;引导学生体会语言风格、激发情感共鸣;背诵精彩段落,增强语言积累,培养语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13:49:00 | 只看该作者
【教材分析】

  1778年,“教导人们走向自由”的“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与世长辞了。这位在18世纪启蒙运动中攻击卓越的哲学家,他的大半生被公认为人民的领袖和导师。他的思想和学说教育了好几代人。一百年后,另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斗士──维克多·雨果站在纪念伏尔泰百年冥诞的讲坛上,发表了这篇激情澎湃的演说。这篇演说,是对人类先贤的崇高礼赞,对思想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的正义的呐喊、对良知的呼唤。课文从历史到现实,从伏尔泰的卓越贡献到他的伟大人格,构成了整个演说的脉络层次。演说起伏跌宕,高潮迭起,精彩语句,俯拾皆是,极富鼓动性和感染力。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可以领略到这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


【教学建议】

  1、学生对本课的时代和思想背景比较陌生,不了解时代与国情背景,不清楚启蒙运动在西方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就很难理解雨果对伏尔泰的高度评价、对启蒙思想的当代阐发,也就很难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因此,教学时向学生介绍背景情况就显得非常重要。也可让学生在上课前分工查找资料,课上进行交流来解决这一问题。

  2、教学时要注意激起学生了解时代与思想背景的兴趣,可通过讲述故事的形式进行,如“伏尔泰之死”“卡拉斯事件”,切忌生硬、照本宣科的介绍。

  3、注意让学生理解启蒙思想的重大意义,理解“正义感”,即伏尔泰为弱势人群呐喊、纷争的行动。

  4、教师注意总结伏尔泰的贡献,特别是在思想史上的贡献。

  5、通过朗读和背诵,让学生体会雨果充满激情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伏尔泰的相关知识,了解课文的时代与思想背景及启蒙运动在西方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2、了解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文学常识,理解雨果对伏尔泰的高度评价。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4、体会演讲词的特点,学习本文充满激情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1、语言欣赏方面:通过朗读和背诵,让学生体会雨果充满激情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

  2、对本课时代和思想背景的了解及启蒙运动在西方历史上的重大意义是本文的难点之一。

  3、对伏尔泰在思想史上的贡献的总结是本文的难点之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前行,都少不了一些敢于直面人生的先哲斗士的身影:他们追求正义,揭露邪恶;他们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他们培育良知,抵制丑恶;他们安慰弱者,蔑视权贵;他们捍卫自由,追求真理……所以,后人才会对他们的思想和人格热情地颂扬,才会对他们致以崇高的礼赞。因为,人类社会永远都需要正义的呐喊和对良知的呼唤。在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时候,人们仍在以各种方法纪念他,足见他的伟大。伏尔泰作为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他和众多启蒙思想家一起把“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的种子播撒到世人的心田,使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开始有武力转变为思想,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今天,我们来学习雨果的《纪念伏尔泰实施一百周年的演说》这篇课文,领略这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师板书课题)
 

二、学生交流自己查的资料,初步了解作者、时代和思想背景,了解启蒙运动

  (四人一组交流)

  师作补充:

  1、雨果(1802~1885)法国文学巨匠,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旗手。其代表作有剧本《欧那尼》,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

  2、伏尔泰与启蒙运动:

    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曾两次被捕入狱,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代表作有《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等。

    启蒙运动是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所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追求政治和学术思想上的自由,提倡科学技术,把理性推崇为思想和行为的基础。它发生在法国路易十四逝世之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之前,涉及文化、经济、政治、法律、科学、哲学乃至社会制度和社会风尚等各方面。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编纂有法国《百科全书》。启蒙运动为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做了必要的思想准备。

  3、师可补充讲述“卡拉斯事件”和“伏尔泰之死”,激发学生了解时代背景的情趣。


三、整体感悟

  学生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教师出示问题组。

  1、请概括说说伏尔泰为人类文明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演说中,雨果带领人们具体地回顾历史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3、细读这篇演说词,请说说他的思想主题是什么?

  4、请说说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

  学生带着问题朗读,然后四人一组讨论,再回答,互相补充。

  明确:

  1、一是通过著书立说和文学创作,作出了思想上的贡献,即“培育良知,教化人类”,“教导人们走向自由”。二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为他那个时代的弱势人群争取人权,勇敢斗争。

  2、生讨论时可能出现的理解:甲,雨果分析了当时法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和宗教的残忍、司法的不公、人民的愚昧和凄惨,表明当时社会的黑暗、丑恶实力的强大。乙,伏尔泰为了改变法国社会的黑暗、丑态,拿起笔来宣传思想,他“把人的尊严赋予黎民百姓”,这是他的伟大贡献。丙,不仅如此,雨果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也为后面展现伏尔泰积极投身现实,为一个个受害者辩护的具体斗争,体现其现实关怀做了铺垫。

    师作总结评价:任何一个伟人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奋斗业绩和贡献留给后人,伏尔泰亦是如此。在艰苦的险恶的环境中,为一个个受害者辩护,做出了他应有的贡献,为后世所景仰。(师作评价后,启发学生积极发言,列举另外一些类似的伟人事迹,如孔子、毛泽东、邓小平、华盛顿等)

  3、这篇演说词主要赞扬了伏尔泰的卓越贡献和他的伟大人格,并传达出作者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正义的呐喊,对良知的呼唤。

  4、全文语言具有对比鲜明、文采飞扬、比喻生动、渲染夸张等特点。


四、讨论分析

  课文从历史到现实,从伏尔泰的卓越贡献到他的伟大人格,构成了整个演说的脉络层次。试分析作者精巧的构思,揣摩作者澎湃的激情。

  (生四人一组讨论,自由探究 ,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1段):评价伏尔泰在人类历史上的非凡地位,并高度概括了伏尔泰对那个时代及其世纪性的贡献。

  第二部分(2~9段):回顾历史,正是思想启蒙与现实关怀成就了伏尔泰的伟大。

   ⑴ 概要分析了当时法国社会的阶级状况(三级等级制度)。

   ⑵ 面对这股巨大的丑恶力量的联合,伏尔泰“独自一人”开始战斗。

   ⑶ 积极投身现实,为一个个受害者辩护的具体斗争。

  第三部分(10~12段):礼赞了伏尔泰“睿智的微笑”,即非凡的人格。

  第四部分(13~14段):回到现实。从伏尔泰开始,“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并在最后激情呼告,表现出与黑暗专制誓不两立、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念。
 

五、重点品析

  1、整体感知后,对文章内容有了基本了解,学生自由探究,进一步深入理解文章:

    问题:

   ⑴ “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这里的“诅咒”和“祝福”分别指什么?

   ⑵ “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⑶ “以嘲笑对付权贵;以怜悯安抚百姓。”这句话体现了伏尔泰怎样的精神?

   ⑷ “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及其作用呢?

    学生自主解决后,讨论明确:

   ⑴ “诅咒”是指对他怀有深仇大恨的旧时代洋洋得意的嘘叫和仇恨;“祝福”是同时代人和后代的欢呼和赞美。

   ⑵ 排比。表明他战胜了一切旧的东西,不好的东西,歌颂了他的战斗力量和战斗精神。

   ⑶ 体现了伏尔泰对权贵的蔑视和对百姓的同情,展现了他对这两种人的不同态度。

   ⑷ 这是一句富有激情的行动呼告,他表现了雨果与黑暗专制势力誓不两立,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念,同时也暗示:长眠于坟墓中的伏尔泰,他曾催生出的“黎明的曙光”,无论曾经怎样被黑暗湮没,最终都将在人类历史上大方光彩。这句话极其巧妙的呼应着开头的“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事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而且把18世纪与19世纪,把整个人类解放的光辉历程都融合在一起。

    教师小结:雨果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这篇演讲就很好地展现了浪漫主义的语言风格:文采飞扬,比喻生动,对比鲜明……就在这饱含激情、诗化的语言当中,却蕴涵着演讲者对黑暗现实与不合理制度的尖锐批评,对人道主义的热切呼唤和赞美。

  2、自由探究:

    问题:

   ⑴ 怎样理解“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

   ⑵ 怎样理解“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

    学生思考体味,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讨论明确:

   ⑴ 伏尔泰的微笑,是对愤怒情绪的超越,是看透一切尘嚣之后的宽恕与安详;对权贵与压迫者的嘲笑、讥讽,是比对手站的更高的俯视、轻蔑;对弱者与被压迫者的微笑、安抚,是最为真挚的仁慈与博爱。他用智慧的微笑,“照亮真理,正义,仁慈和诚实”,把迷信与丑恶照得透亮,催生出平等、博爱、理智、和黎明的曙光”。

   ⑵ 思想取代武力成为“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意味着人们普遍地觉醒,再也不会盲目地臣服于权威与专制,人间的最高律令将是基于正义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这句话揭示了启蒙思想家的毕生追求与巨大贡献。

  3、合作探究:

    进一步探讨,合作探究,学生间可质疑,也可以向老师质疑。

    明确:

   ⑴ “理性的最高权威”的理解(教师教学用书P47页)。

   ⑵ 对本文诗化语言的欣赏(教师教学用书P48页)。
 

六、体验与反思

  1、质疑交流:

    学生感情充沛地朗读课文,体会雨果充满激情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体会语言风格、激发感情共鸣;背诵精彩段落,增加语言积累和语感培养。(师对“浪漫主义”作适当解释。)
 

  2、拓展延伸:

   ⑴ 演讲的有关知识。

   ⑵ 通过学习本文你应该想到:我们从这篇演说中体会到诗化的语言,领略到这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平日里我们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说一说读了本文,你有哪些启发和感受?你认为伏尔泰的那些品质值得我们终身学习?

   ⑶ 延伸作业:

     雨果的时代,“野蛮还在”,“刀剑猖狂”,人类还在流血,还有郡主独裁,还有不息的战争,还有弱势群体的痛苦和呻吟,因此,法国19世纪的精神领袖──雨果,才像他的前辈伏尔泰一样,又一次大声疾呼“人的生命权,良心的自由权,理性的最高权威,劳动的神圣性,和平的仁慈性”。现在,我们已进入了21世纪,我们还需要这样的呼喊,还需要这样的思想者和斗士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4 14: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