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47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蹲下来和孩子一起成长—大班区角活动“快乐的旅行”案例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21:2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蹲下来和孩子一起成长—大班区角活动“快乐的旅行”案例分析
  活动区作为一种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形式,已成为了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游戏场所和学习空间,也是幼儿园在教改中尝试的一种游戏活动形式。以往的活动区是以教师的预设和创设为主,带有教师主观愿望。在实践中,我们感受到:完全由教师控制的活动区已不能真正满足幼儿学习的需要与兴趣。
  一、活动背景
  我们班的浩宇小朋友国庆节的时候到云南去旅行,带回来云南的回头货:鲜花饼,带来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于是我就让王浩宇小朋友当小老师,来分发鲜花饼,王浩宇担起了小老师的责任,神气活现地说到:“谁坐的神气,我就先发给他……”在孩子们的羡慕中,王浩宇分好了鲜花饼,孩子们吃着鲜花饼,边吃边兴奋的和同伴们一起交流着是什么味道了,同时也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去外地旅行的时候带回来的回头货,有门票、有地图、有帽子、小红旗、风景照等等,听到孩子们讲了这么些回头货,我就发动孩子们带到幼儿园,第二天孩子们都带来了,于是根据孩子们收集来的回头货,我们增设相应的区域活动。在语言区内,提供各类景点挂图、景点介绍、旅游风光画册、我的旅行相册;在科学区:提供各种地图、中国地图、来认识地图;在美工区:提供各种彩纸、石头、水粉颜料、胶水、剪刀等制作旅行纪念品;在益智区: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等各类地图拼图,各种特产的图片,供幼儿分类操作。在角色区内新增了一个《旅行社》,提供旅行包、矿泉水、地图、旗子。
  二、观察过程实录
  片段一:小小旅行社
  旅行社是新开出来的区角,孩子们在听完我的介绍以后,都想进入里面玩,鱼馨月当起了小导游,她带领4名游客,介绍她曾经去的城市青岛;可是在讲解的时候,和同去青岛旅行过的谭涵予在景点介绍上有出入,于是她很生气地对谭涵予说:“到底谁是小导游!”边说边要谭涵予离开旅行团队,可是不肯,鱼馨月就把谭涵予用力的推出去,推倒在地上,于是谭涵予大哭起来。看到谭涵予大哭,鱼馨月立马向我告状说:“谭妹妹不听话,不让她参加旅行社,她就哭了。”
  观察分析:在游戏中孩子玩的非常的投入,想象力也很丰富,对于自己的成果非常的满意,但是当出现问题不一样时,只会逃避并指责别人,不会想想自己身上的问题。这是现在的孩子存在的问题,在遇到问题时束手无策,一味的指责别人,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缺点,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弱。这样的事例在大班孩子身上经常发生。作为老师,我们不得不仔细推敲其中的原由,挖掘并理解孩子们的话中之话。大班孩子说小不小、说大不大,小部分孩子已会施展一点儿小计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了解每个孩子特点的前提下,仔细观察、深入分析,尽可能地摸透每个孩子的心,真正认识他们行为背后的想法和根源,从而实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避免草率行事,防止教育的失误。
  片段二:旅行棋
  大班的孩子对“棋类”活动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为此我们在棋类区自制了“无锡旅游棋”。一早,顾思远和袁晨杰两个人来玩了。他们用“石头剪子布”的方法决定好谁先走之后,就开始下棋了。顾思远先掷骰子,看骰子上的数字是多少,就走几步。由于这副旅行棋谱的规则和飞行棋有所区别,无锡各景点的名字他们也不是很熟悉,所以两个人玩了一会儿就显得没有兴趣了。于是,我又给她们提供了一个骰子,告诉他们:“来,我们来换一种方法玩吧!用两个骰子做加法或减法来决定该走几步,你们说好吗?”两个孩子一致赞成我的建议。有了这条新规则,两个孩子下棋的积极性显然比先前高了许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21:27:44 | 只看该作者

  观察分析:
  老师作为观察者,关注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充分发挥环境的价值,为孩子提供了发展的、支持性的环境,特别是材料的提供既要适合孩子的现有水平,又要富有一定的挑战性,让每个孩子在与环境、材料的有效互动中大胆探索、充分表达,获得更有益的经验,以满足他们不断探索的兴趣与生成发展的需要。我们自制的旅游棋与飞行棋有一定的区别,它可以2人玩,也可以4人一起玩,但是由于缺乏挑战,所以个别孩子会有疲倦感。因此,今天我想到提供两个骰子,用做加减题来决定棋子走的步数,这样就可以满足部分孩子的需求。当然,也保留一个骰子的玩法,以给不同层次的孩子都有选择。
  片段三:港下公园
  游戏开始了,王柯蓉又进入了建筑区,她对蒋雯说:“我们去搭一个港下公园吧”,蒋雯说:“好的”,于是两个人合作搭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两个人把公园内广场上的标志性建筑搭好了,接着她们开始把一块块弧形的木头积木围在标志性建筑的四周,我问她:“这个是什么”?她说:“是花坛”,蒋雯说:“港下公园广场上的花坛是圆形的。”我听了表扬到:“你观察的真仔细,很棒!”
  观察分析:游戏来自于生活,在今天的游戏中各成员之间配合的非常默契,游戏中幼儿会积极动脑,把自己平时看到的一些生活场景在游戏区域中搭出来,说明幼儿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幼儿的游戏离不开生活,他们在游戏中能大胆地进行自主游戏,同伴间的合作也非常好。
  片段四:亲子旅游相册讲解员
  我们请孩子和家长一起利用旅行照片制作亲子旅行相册,在小朋友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亲子旅行相册小制作正在进行中……孩子们陆续地把制作好的旅行相册带到幼儿园,我们就放置在语言区内,每每到游戏的时间,好多孩子都喜欢拿着自己带来的旅行相册来介绍。看!王优然介绍到:“这是我和爸爸妈妈到北京去玩;谭涵予说:“这是我和爷爷奶奶在青岛。”王浩宇说:“这是我和爸爸妈妈在普吉岛……。”温雅如说:“这是我和爸爸妈妈、妹妹在日本北海道……”孩子们都在个归个的介绍自己的相册,就像平形线一样,没有交叉的地方。这时,王优然一合自己的相册,拿住谭涵予的相册说:“你来听我讲。”可谭涵予说到:“我还没有讲完!”于是王优然找王浩宇说:“你来听我讲。”还是碰壁了,顿时觉得很无趣。这时,我提醒到:“可以讲给同伴们听哦!”听到我的友情提醒,王优然立刻说到:“我来讲给你们听。”可是其他几个孩子都争着说:“我来讲给你们听,我来讲给你们听。”几个孩子捧着相册都互不相让,最后,王优然说到:“我们可以石头剪刀布,谁顺利谁就先介绍……”于是孩子们按照王优然的提议,先让胜出的孩子先来介绍。
  观察分析:我们请小朋友当“小小讲解员”,让他自己来介绍自己亲子旅行相册内容,由于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旅游,有着自己的亲身经历,再一起制作的,孩子们介绍起来显得得心应手了,在讲述的过程中,在各种各样有趣的旅行情节中,孩子们的个性得到张扬,创新思维得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许多。但是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仅仅满足于自己独自的介绍,而没有同伴间相互的介绍。所以在王优然小朋友提议听她讲解的时候,没有一个孩子和她互动。后来教师的适当提醒,让孩子们有了和同伴介绍的兴趣,但是谁先讲还是纠结着孩子,后来孩子们想到了用常用的方法“石头剪刀布”来解决。从这一点来说,孩子们还是会独立的解决问题。
  三、区域活动设计策略
  在实践中我感悟到:活动区的定位上,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要突破陈规,渗透更多孩子日常兴趣点的内容。让活动区真正成为幼儿的自主活动区,让活动区更“活”。
  (一)师生互动,设置区域
  要发挥活动区的生成性功能,前提在于对幼儿学习兴趣,需要的了解。因此,在设置活动区时,要注重引导幼儿参与,及时把握幼儿的需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1、捕捉兴趣点,充分挖掘活动的内涵。
  从真正意义上讲,幼儿园的区角活动是为孩子的“学”服务的,教师的作用在于支持、帮助、促进孩子充分的学习和发展,因此我们通常需要对孩子的“学”进行预先的假设。但是,孩子本身的需要、兴趣、经验和能力等都是极为多样化的,只知照计划实施,便会走“老路”,束缚和阻碍孩子的学习潜力。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捕捉孩子言行举止中流露出来的富含学习价值的信息,把握核心目标,及时调整并充分利用,保证孩子的兴趣点成为教育的新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21:27:47 | 只看该作者

  2、支持幼儿的想法和做法,促进幼儿认知建构的主动性。
  幼儿天生爱探索,对许多事物感兴趣,爱提许多奇怪的问题。在这许多的幼儿所感兴趣的事物和想探索的问题中,隐含着许多教育所要达成的价值的目标。教师应支持幼儿的这些地方,并从这些问题、事物入手,将之扩展成为幼儿区角活动的内容。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预想的也应转化为幼儿自已的需要,这样,由幼儿所引发的区角活动才是幼儿的自主活动。
  (二).教师参与,支持扶助。
  1、支持,引导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
  幼儿的自主学习是以有充分的自由空间作保证的。“多给幼儿一点自由社会问题,是大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们也知道在活动中,尤其是区角活动中应怎么来给幼儿一个自由的空间,在活动中,我终于领悟到了这样一个简单却管用的方法:“教师退后一步”。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往后退,而让幼儿走在前。正是因为这样,使幼儿在活动中有了相当多的自由空间,得以进行自主的学习。如:在幼儿的自由探索阶段,教师基本做了一个“旁观者”,让幼儿充分探索、参与、自制和尝试。
  2、积极参与,及时反馈。
  在活动中,幼儿得到及时反馈越多,就越能积极进行探索,获得新经验。为了带动幼儿进行有目的的活动,教师要对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以及表现,做出适宜的、及时的反映。提供适时、适当的隐性指导与帮助,并对活动区进行调整、补充、支持和扩展,使幼儿在活动区的游戏中探索与认识周围世界,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与人交往,合作,调节与表现自己的情绪。教师对幼儿的活动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可促使幼儿活动水平的不断提高,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教师指导过程的同时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
  案例中,在看到幼儿自主活动范围、兴趣点的不断扩大、深入的同时,我自己的指导观念也产生了变化。在活动过程中,我能积极捕捉孩子们的闪光点,切入点,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教育计划,在区域活动中,真正的做到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蹲下来和孩子一起成长,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不是追随预定的计划,而是追随孩子,从他们的反应中,敏锐的捕捉到蕴藏在其中巨大的学习价值,区域活动过程和区域活动的材料准备也可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因此在投放材料时,我注意到区角活动的准备,并不是教师全全包办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的,意识到这点,我在设计活动内容时,就常常会顺应孩子的活动过程,及他们的兴趣热点,尽量多提供这方面的机会。另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活动,我内心自发萌生了一种教育意识,即对幼儿自主活动的愿望与努力,每次都应提供积极的支持,这是教育意识的自我觉醒,对我今后的教学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变化不单纯是做法上的变化,更是一种真正的意识、观念的变化,是一种专业的自我成长。

港下中心幼儿园 李雪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31 18: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