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第二课《我能行》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18:05: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第二课《我能行》教学设计
第二课  第一框 《我能行》
海口市遵谭中学   政史组   朱  彬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第一框题《我能行》。
二、设计思想
1、设计理念
考虑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学生活动为教学的主要方法,让学生切实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看待自己,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本课教学内容的主题是自信,教师本人应以自信的姿态从事教学活动,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拥有自信的渴望,并引导学生培养自己控制和自我调适心态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教材分析
(1)单元地位:
本单元是初一下册教材的第一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学期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本单元是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在上学期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变化和自身的成长,对自己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学习本单元,进一步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本单元的学习,也为后几个单元的学习做了铺垫。只有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才能做生活的主人,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我们知道初中生心理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自我意识的产生与迅速发展。中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方面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自我评价水平提高,自尊心增强,强烈的成人意识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给予信任。但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完全成熟,学生的自我意识不稳定,有时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出现评价过高;当遇到失败时,又很快丧失斗志,产生自卑,失去自信。因此,帮助学生正确树立起自尊与自信,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是十分必要的。
(2)主要内容:
本单元包括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和“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的主题探究活动。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包括三框内容:“我能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唱响自信之歌”。
本课时教学的是第一框“我能行!”主要是引导学生肯定自我,让学生体验自信的感受,区别自负、自卑和自信。
3、学情分析
这一单元内容的设计是符合学生自身实际的需要的:
1、初一学生正处在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阶段:生理变化突出,身体成长快速,心理上开始寻找自己的位置,关注自我形象,自尊的需要非常强烈。人们总是通过评价标准的选择来获得较高的自我尊重水平,一般来说,人们都倾向于看重自己那些非常优秀的特点,而认为自己的那些缺点是无关紧要的。这就使得人们很容易出现对自身弱点的有意回避.这有碍于获得真正的自尊。研究证明,具有高自尊的学生比低自尊的学生在学业成就上倾向于为自己树立较高的标准。具有高自尊的学生均比低自尊者对自己的观点更加自信,更能影响别人,更不容易受别人的影响,从而避免沾染不良习气,维护尊严,维护人格。所以,学习如何树立自尊,对于学生的品德与学业的提高有重大意义。
2、初一的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但由于受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对自己的评价要么过高要么过低,对别人的评价难以正确对待,以致于形成自负或自卑的心理障碍。而认识上的偏差带来行动上的偏颇,使得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出现狂妄、偏激、虚荣、焦虑、害怕困难、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帮助学生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认识及作出恰当的评价,增强自己的自信。学生只有树立了自信之后才会获得成功,以良好的心态接受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快乐的人。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
A、懂得自信的含义和表现。
B、了解自信与自卑、自负的区别,以及它们与成功的关系。
2、 能力目标 :
A、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客观的评价。
B、能够走出自信的误区,不自卑、不自负。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树立对自我正确认识基础上的自信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重点:自信的含义。
五、教学难点:自卑和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
六、教学准备:
    小黑板、自制挂图等。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每个学期我们都要面对大大小小的考试,有人得第一,也有人会得最后一名,名次总是在不断变化,同学们有没有听过一个同学由班上的最后一名变为第一名的真实故事呢?你想不想知道成功的秘密呢?
二、引入教学
老师今天给大家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从最后一名考到第一名的,他的秘诀是什么?
挂图出示《王海波的故事》
人物介绍:
王海波:浙江省2002届高三毕业生。

第一集:高三上学期的一次数学模拟考试结束了,张小东考得很差,是班里的最后一名,他很痛心。

第二集:这次考试失败了,张小东问自己,难道我真的不行吗?自己是不是和大学无缘了呢?是不是自己什么都不行了呢?
王海波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学习生活,他发现在化学课上自己是最积极的学生,常常回答问题,而且回答还特别好,自己的作文多次深得表扬,英语口语也较好,英语作文也不错,他发现自己有许多优点和长处,于是:
为了激励自己,他在一张很大的白纸上开始写下:
挂图出示:
我能行!
⑴学好语文,我能行!
⑵写好英语作文,我能行!
⑶帮助同学,我能行!
⑷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我能行!
⑸帮妈妈做家务,我能行!
⑹……
王海波发现自己能行。他告诉自己:我能行,我一定能行!他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进步。他充满信心地参加了2002年全国高考------
大家想想结果。
挂图出示:
结果他的数学成绩是140分,高考总分708分,不仅成为他们班里、他们年级高考成绩第一名,而且成为全省理科状元。创造了一个“奇迹”!
三 、提出问题:王海波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学生回答:他成功的秘诀就是“我能行”,这是一种对自己的信心。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我能行。
四、活动一:
王海波用我能行获得成功,那我们班的同学也有自己的我能行,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一座待开发的金矿。回首走过的成长之路,每个人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都说过很多的“我能行”:比如,有的同学说:勤学苦练,我能行,唱歌跳舞,我能行;吹箫谈琴,我能行;打球下棋,我能行;做风筝,我能行等等。回首走过的成长之路,我们的同学我能行表现在那些方面呢?请把你的“我能行”填在下面的空格内。
小黑板出示:
活动一:我有我能行
1、
2、
3、
小提示:“我能行”可以从学习、生活、体育、文艺、技能、人际关系、特长等方面找。
学生畅谈自己写的“我能行”,老师适时进行点评表扬鼓励。
五、活动二:
在一条条的我能行之后,都有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同学们想不想拿出来大家分享呢?同学们,请大家想一想,在你的经历中,有没有让你感触最深的“我能行”呢?可以四人一组讨论一下,相互说说你感触最深的“我能行”是什么?一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发言。(学生发言……)
也许你觉得我能行,只是还没有去做;
也许你觉得我能行,果然就能行;
也许你觉得我能行,可是还没有成功;……
同学们,在我们所经历的许多次“我能行”中,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朗读教材19页--“我能行”)
小黑板出示:
活动二:说说让我感受最深的一次“我能行”
1、你当时面对的是什么困难?
2、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结果怎样的?
4、你的感受是什么?
小组间互相讲述,推选代表向全班同学讲述。
学生讲述时教师适时点评:听到大家有这么多的“我能行”,看到大家这么优秀,我真的很高兴。很显然,大家是十分自信的,相信自己行,这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一句“我能行”,让我们持有的是相信自己、必定成功的态度。每一个成功者都相信“我能行”。大家都有这么多的“我能行”,我也有“我能行”。
教师例举自己的一次“我能行”与同学分享。
教师归纳分析,导入“自信”概念讲解:听了大家刚才的发言,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我能行”,把这些“我能行”归结起来,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为“我能行”,情感上体验到“我能行”。也许你觉得我能行,你可能就行,“我能行”三个字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引导我们逐步走向一个个小小的成功,渐渐地成长、成熟起来。当它成为一种信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悄然沉入我们的心底的时候,我们也就真正的长大了。而这种催人奋进的“我能行”的态度就是自信。同学们,现在你们能不能说一下什么是“自信”呢?
学生讨论回答: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自信就是相信自己做什么事都一定能行。自信就是相信自己一定能取得成功。
教师归纳分析: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也就是指我们人对自己的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够做成功某件事,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这就是自信的含义。
小结:这种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理态度叫自信。
讲解自信的含义,板书:
      自己相信自己
自信{
      在正确评价自我的基础上
挂图出示:
认识自信
自信: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愉快的饿接纳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才干。
学生做好笔记,再次品味这句话的意思。
六、认识自负、自卑
前面我们了解了王海波一、二集的故事,之后他的情况如何呢?
第三集:王海波上大学后,他发现同学们很多学习都不如他,很多同学的高考分数比他矮了许多,而且他觉得老师讲课也不怎么样,他开始骄傲了,瞧不起同学,也瞧不起老师。
请问:张小东在中学的时候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相信自己,认为“我能行”,不断努力。
“进入大学后的他发现同学的分数都没有自己高,开始瞧不起别人”。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现象?
此时的王海波还相信自己吗?
分析王海波的行为,板书:
      只看到自己的优点
自负{拿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比
      瞧不起别人
挂图出示:
认识自负:夸大自己的优点,忽视自己的缺点,自视过高。
随着大学生活的过去,王海波参加学校学生会主席选举,失败;在班上、寝室人际关系极差,他发现自己很多地方不如别人,他开始沮丧,不相信自己,认为自己其实什么都不行。
“在遇到一个又一个失败,竞选学生会主席失败,参加书法比赛失败,与同学关系出现问题……张小东开始怀疑自己,认为自己其实什么都不行。”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现象?
分析王海波此时的行为,板书:
      拿缺点和别人的有点比
自卑{
      瞧不起自己
挂图出示:
认识自卑:夸大自己的缺点,忽视自己的优点,自己瞧不起自己。
小结:自信、自负、自卑
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中,我们也能象王海波同学在中学时那样,自己相信自己,敢于对自己说“我能行”吗?对于他在大学里所出现那两种心理现象,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待呢?你能准确理解自信、自负、自卑三者的含义和区别吗?这就是我们第一框题“我能行”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挂图出示:
自  信
看到自己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缺点,愉快地接受自己。
自负
                                                          自卑
夸大自己的优点,忽视自己的缺点,自视过高。
夸大自己的缺点,忽视自己的优点,自己瞧不起自己。
                                             
七、活动三 :在成功面前……
• 以小组为单位,各编一个小品。
• 小品的内容:数学考试后,自卑的小风,自信的小佳和自负的小辉都得了满分,这三个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
• 进行现场表演。
• 根据表演来猜同学所扮演的角色。
• 准备时间:三分钟。
•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表演最生动。
“我能行” 三个字,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当它成为一种信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悄然沉入我们的心底的时候,我们就真正长大了。
八、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根据学生表演,教师总结出:
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的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只有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
自信为我们搭起了一个人生的平台,使我们可以主动、积极地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使我们保持心情宁静,从容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九、教学反思
本课用精彩的故事引领学生深入到文本内容的学习,相信感觉轻松愉快,贴近现实生活,易于接受。用简练的语言把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既有概括性,又要有感染力和号召力:自信是对自我能力的确信,而自卑、自负都源于对自己能力的错误估计,现在,同学们正处于一个注重个性张扬的青春阶段,都渴望拥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充满自信心是必要的,但各种不适当的心理状态都会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让我们告别自卑,超越自负,走向自信,好好学习,快乐生活,做未来生活的强者,做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23 11: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