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初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9-8 08: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龚雄涛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把计算机作为获取和交流信息的工具,引导学生进入计算机科学的大门,是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知识打基础。现在计算机基础课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98、2000、XP)和Office、网络基础等,围绕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计算机基础教育界对教学内容选择上有一个原则上的共识,那就是:计算机基础教学要面向应用、注意实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不能照搬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也不能是简单的剪裁,使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材成为计算机专业教材的简写本。那么,如何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呢?现将本人的探索综述如下:
  一、兴趣是基础

  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的,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较强的延续性,对某个事情的“好奇”心理或偶尔有兴,不能称为兴趣。学生有兴趣表现在他们有主动了解、积极探索的愿望上,有不惜时间,不怕困难,可以集中较长注意力的表现上。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兴趣,把握学生的兴奋点,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介绍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WINDOWS操作系统时,在学生不熟悉计算机的情况下,教师可预先示范给桌面改换图案、背景、改变图标下字体的大小、随意拖动任务栏、调整窗口的大小等等,让学生感知Windows系统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条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品尝艰辛和乐趣,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操作能力。计算机基础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上机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许多学生不清楚或不理解的问题,通过上机操作可迎刃而解。当然,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并不等于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方面就要求教师要有新观点。在组织学生上机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设计一些大型的作业,有目的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精心设计教学结构是关键

  我认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教学应教会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初次接触某一应用软件,只要掌握怎么使用“帮助”对软件做一些基本的了解就够了,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学得很深。在以后的进一步的教学中,如果有运用要求,学生就感兴趣,自己便会主动深入下去,这就是“学以致用”了。

  基于上述想法,我改变了office 系列软件先进菜单命令的做法,设计了一些操作实践题,这些题由浅入深,实用性、技巧性比较强,能让学生始终保持新鲜感。

  在讲课实施时分为下面三步:

  (1)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这些题都包含一定教学目标和要求,是学生每次课应该完成的。在开始的两次课内,在多媒体教室,用菜单操作,利用投影演示。对于学生操作中的问题,在实践课时内加以指导,鼓励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找到解决的方法。

  (2)注重上机操作

  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成果很大部分体现在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上。学生会做,并不等于熟练,为了提高熟练程度,严格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每一道习题,同时,教师可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操作技巧。

  (3)引导学生,启迪创造思维

  通过必要的基本学习,让学生自行设计一篇文档(最好图、文、表并茂),可以选取报刊、杂志的经典排版样式,也可自由发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也可请教教师,但必须以自己设计为主,最后,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重要依据。这样,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形成了学习的内在动力,也会有好的学习效果。

  四、激励机制是动力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结合学校的一些学生活动,比如:艺术节、计算机录入竞赛、小报竞赛等活动,主要强化实践技能,用大量的操作技巧来提高操作速度,同时也深化学习内容,这样,学习就有一种成就感。还可利用微软等相关认证,增加学生就业法码等,激励学生主动、努力学习。

  五、经常积累是保障

  计算机的优越性可以说人人皆知,但一旦计算机系统运行不稳定或是系统崩溃,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逐渐地给学生渗透一些应急措施、鼓励学生订阅一些报刊、杂志,从而积累更多的软、硬件知识。

  总之,以上是我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一些尝试性的做法,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6 18: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