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4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组单元集体备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22:2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组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以诚待人”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中彩那天》《尊严》,略读课文《万年牢》《将心比心》,还有一个语文园地。
《中彩那天》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使我们懂得了诚实守信是人的精神财富,远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万年牢》告诉读者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实在。《尊严》讲了一件石油大王哈默罕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更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将心比心》虽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却能给人心灵的震撼,告诫人们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着想。
四篇文章充满了丰富的人文内涵,语言朴实,但内容生动感人。学习本组课文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修养。
除课文之外,还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让学生积累有关诚信方面的古诗文名句和由“信”字组成的词语,这不仅能丰富语言积累,而且能使学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让学生通过说和写的语文实践活动,加深对“诚信”这一专题的理解;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20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能会写会运用29个词语,会读会认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4、感悟人物形象,加深对诚信的理解,并能付诸行动。
5、引导学生潜心读书,充分感知文本内容,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
6、通过揣摩品味文中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等描写,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感受人物的情感世界。
7、运用课文中学习到阅读方法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文章,搜集身边的有关事例,加深理解,促进行动。
三、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体会叙事要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养成认真阅读、多读多想的好习惯。
3、在理解故事《中彩那天》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守信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
4、了解故事《万年牢》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5、学习故事《尊严》时,要从描写年轻人的自尊,懂得什么是尊严。
6、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四、课时安排:
1、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3课时
2、精读课文《中彩那天》《尊严》         用4—5课时
3、略读课文《万年牢》《将心比心》        用2—3课时
4、口语交际                   1课时
5、习作                       2课时
6、“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1—2课时
五、教学建议:
《中彩那天》,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母亲所讲的话和描写父亲神态、动作的语句,认真读读,体会父亲的矛盾心态,懂得父亲是在生活艰难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从而体会其品质的高尚。课后“小练笔”是借助想象进行练笔的内容,它既能丰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训练其想象能力。
《万年牢》,可以借助“课文中三处提到了‘万年牢’,这中间有什么联系呢”这个学习伙伴的提示,先引导学生找出相关内容认真读读,再体会做糖葫芦与做人之间的关系。前两处“万年牢”是讲做糖葫芦这件事,后一处“万年牢”是讲怎么做人。对怎么做人,可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此外,还要学习课文通过一些具体事例来表现一个人好品质的写作方法。
《尊严》,重点学习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手法,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认识人物的良好品质。在了解事情的经过、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
《将心比心》,讲述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宽容、理解,课文简短易懂。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课文最后一段,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口语交际与本组专题紧密结合,由课文内容延伸到生活中的以诚待人事例,从而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教学中可以不受课文和提示语所举事例的局限,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以诚待人的事例,来交流讨论。讨论是提高认识的过程,对一些不正确的想法、认识,老师不要仓促地下结论,应该尽量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加以解决;学生讲述时要力求做到具体、生动,能够使听者受到感染,得到启发。
习作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说的心里话写下来。本次作文的指导重点应放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他们的情感方面。引导学生想好倾诉的对象,注意运用具体的事例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不要脱离生活实际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
我的发现是前几册教材学习要求的延续,目的是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和勤动笔的习惯,并注意在平时要多读书看报,从而增加积累,促进习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一个有关写作的训练重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 04: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