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5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德育工作优秀论文:树立德育观念 做好育人工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19 08:4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现状分析

目前不少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下降,有着深刻的家庭、教育、社会背景因素,这些因素往往相互交叉地影响,冲击着学生的心灵,给德育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一)家庭因素往往深深地印刻在学生脑海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影响相当大。

1、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当。由于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传统观念和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主要有:

(1)重物质奖励轻思想教育。平时家长为了“关心”学生,比较注意孩子的生理和物质需要的满足,用吃的、穿的作为奖励,用金钱作为奖励,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灵沟通。

(2)成绩等一。由于升学和就业的压力,现在很多家长把孩子的成绩放在第一位,限制、压制学生的兴趣活动,把孩子整天看的紧紧的整天把孩子逼在书桌前,还有一些家长出于要面子和不切实际的希望,强制孩子依照自己的意志发展,于是许多的“英语班”、“奥数班”、“家教”充满了孩子的双休日。

(3)期望值过高。许多家长处理问题时,不能根据孩子的年龄、身心规律的特征,习惯于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过多地给孩子施加压力,提过高的要求,造成孩子心理负担过重,发展偏离常规,不能按照正常的规律发展。

(4)过分严格或者溺爱。这是家庭教育的两个极端,特别现在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这一现象就更为突出,孩子在家中是家长的掌上明珠,长期扮演小公主、小霸王的角色,都有可能给学生的思想道德造成缺陷。

2、家庭经济状况。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出现了下岗职工和个体老板,前者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无形中会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成长;而后者由于家庭经济比较宽裕,物质生活相当富裕,会造成“金钱万能”的思想,孩子的思想会受到冲击。

3、家庭教育氛围。由于中国人的现行家庭成员的组成,往往会出现父母管,爷爷奶奶护短的现象,这样家庭教育不协调要求标准混乱,会影响孩子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

4、家庭文化氛围。文化氛围良好的家庭在一般情况下,比较重视给予孩子较多的尊重、理解和指导,孩子的思想比较健康,道德水平也比较高,而家庭文化氛围较差的家庭则倾向于采用粗暴的封建的方式,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交流,易于形成代沟,阻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5、家庭是否健全。健全的家庭会给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起很多促进作用,有很多的事实表明,在离异家庭以及婚姻状况不良导致矛盾的家庭中,思想道德较差的学生比正常家庭多出许多。

(二)学校教育的因素。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现实的教育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时起到相反的作用。

1、应试教育的影响。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特征的应试教育,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教师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唯一的尺度,所造成的学生情绪压抑、师生关系不良,压抑和剥夺与学习、考试无关的活动、阅读,造成的兴趣贫乏;体罚、讽刺给学生带来的心理伤害,这些在无形之中使得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神圣职责的学校,成了“扭曲”孩子心灵的场所,给学生思想道德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2、教育方式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教育现代化普及水平的加快,许多教师的教学理念、手段都有了相当大的变化,但教育的理念、方法、手段还很陈旧,简单的说教、训斥、体罚还大有人在,这种方式使学生存在逆反心理,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受到很大的影响。

(三)社会背景因素的影响。这种因素影响比较复杂,如社会的剧烈变化与快速发展所引发的学生价值取向的变化,如信息化社会导致学生人际观念的变化,如社会舆论宣传导致学生金钱至上的思想等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6-19 08:44:18 | 只看该作者
二、学校德育观

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育人先育德。针对上述现象,教育工作者要在德育工作中,正确树立德育观念,才能更好地做好德育工作,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德育观是对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有了正确的德育观并持之以恒地加以贯彻,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那么学校德育工作应具有什么样的德育观?

1、道德的内化观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德育工作的真谛应该是教育学生学做真人,学做适应时代发展的真人,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要把社会道德原则和学校规范传授给学生并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德育情操,我们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将社会道德原则和学校规范内化的过程,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

(1)学校要高度重视德育工作。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学生心理健康存在严重问题,学生自杀、离家出走、早恋等现象不断发生,加强德育工作更为重要,中共中央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专门发过文件,教育部于本学期修改了中学生守则,这些都说明了很有必要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作为学校的领导、教师不能受应试教育的束搏而轻视德育工作,应该看到我们肩负的德育工作的艰巨性,不能把开开班会,开开班主任会,就当作完成了德育工作,德育工作需要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需要协调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的力量共同完成,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使学生做一个真正的人,才能真正地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学校品位。

(2)发挥学校教育的示范作用。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教师要教育学生向上、向善、向美,脱离动物性具有人的美德,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应发挥学校教职员工的示范作用,为人师表,让学生直接从学校生活中感知教育自己的教师具有高尚的德育情操,他来源于教师的尽业心、事业心、爱心以及教师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同时在校园内要积极努力地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教育的意图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事实上,当教育目的过于明显化时反而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自然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多渠道渗透德育模式能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德育渗透的途径有学科教学渗透、校园文化渗透、榜样示范渗透、班组管理渗透、学生组织渗透、校园活动渗透、宣传舆论渗透等,这可使学生在学校受到良好校园环境、深厚文化底蕴的薰陶,更容易将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良好行为习惯,具有人的美德,学会做真人。

(3)学校应积极开发整合德育资源。校园的良好人文环境和浓厚的文化底蕴能使学生内化规章制度养成习惯,具有人的美德学做真人,但仅仅这些还不够,还要挖掘整合德育资源,进行德育内化的巩固工作,这些资源有家庭、社会、学校这三个方面,整合利用活动课、班会课、晨课、家长会、法制讲座、德育基地等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这样才能使德育工作可持续地发展,才能将社会道德和学校行为规范内化为学生的德育情操,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具有人的美德和学会做真正的人。

2、德育的价值选择观

价值选择观的任务就是促进学生自主价值选择和行为能力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天赋为每一个正常的头脑打下了必要的充足的根基,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创造者”,所以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己的组织世界中,在亲自参与中去体验,去领悟,去内化德育的要求,转化自身成长的内存需要和自觉动力,强化自我教育的意识,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在学生独一无二的世界里,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创造者,作为教育者要有勇气转变教育理念,“沉下去做学生工作”、“蹲下来与学生说话”,变“训话”为“谈话”、变“要求”为“交流”,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握好德育工作的时机,抓住每一个细小的教育契机,及时与学生深入谈话、谈心、交心,逐步培养起学生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价值选择观,通过一个个的问题及情景的创设进行探究分析来确定学生的价值观,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的同时允许学生价值观的波动,因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价值观的逐步成熟,学生的价值观的波动是符合发展规律的,让学生在各种情景中逐步认识自己的价值观,在活动中促进学生价值观的选择和行为能力的发展。

3、德育的认知发展观

一个人的道德和道德的判断能力是阶段性发展的,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

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都说明了一个人的道德和道德的判断能力是阶段性发展的。

学生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不同阶段学生德育判断能力会产生变化,教育工作中要认真分析其原因,遇到问题要冷静处理,给学生一个机会,有利于学生的德育认知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所以教育工作中适当进行冷处理有利于学生的道德水平健康的发展,现代德育工还需要使受教育者能正确认识自我,要让德育认知能力成为“学生自己的事”,在学生德育认知的过程中,提高道德认知能力,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找到家庭、学校、社会等教育资源的最佳结合点,逐步提高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

美国的吉诺特博士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和失败,我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感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动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可能救人,无论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或解除,儿童是否能受到感化,定会取决于我”。愿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用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激情投身到教育工作中,用正确的德育观念,做好育人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5 22: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