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反思为例—谈对“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的认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11:4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反思为例—谈对“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的认识
发布者:杨会满
以《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反思为例
—谈对“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的认识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曾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河水昼夜流淌运动。我说:“教研活动也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要看到和学会发展。”应该怎么做?
一、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
课堂的设计理念是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的,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高二的学生有一定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研究性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的基础,自我探究能力有所提高。传统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平时有所闻、有所见、有所感,对研究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状况这一课题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参与积极性。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在知识的介绍和重点突破这两点都教给学生去完成,注重通过在课堂上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由于教学内容是讲述传统文化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和运用,本节课重点放在情感目标上,重点引导学生认同我们的传统文化,同时认清传统文化的现状,为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事实证明,学生的潜力是很大的,学生有很多方面的观点可以进行发现,再加上有些观点从学生的口中表述出来会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这样也可以更好的达到情感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适度恰当
   教师在现代教学中扮演的角色,对于课堂过程的承转起合,学生知识掌握的深浅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主导适度恰当就非常重要了,如学法上先对本框题“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条主线,分析什么是传统文化,为什么要继承传统文化,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主题脉络把握。如对学生回答的点评必须及时到位、精炼朴实,像对传统文化是包袱和财富之辩,对于学生的理论论证和实例说明加以评析,让学生回答得到认可进而可激发其回答的积极性。如利用多媒体,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图片文字和课外音像资料,引导学生切实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总之,教研发展离不开师生共进,教无止境,学无止境,研无止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9-28 16:29:56 | 只看该作者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分寸把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 11: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