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15|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文教学案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19:2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内容:细节的刻画
一、口语训练——笑话在展览
1、总计15则笑话:琳琳的笑话为例:
妈妈说:“你的嘴巴长得像爸爸,眼睛、脸庞和耳朵都长得像我。”
小丽:“啊!怎么都是长得像你们,怎么一点我的创意也没有?哼,我不干。”
二、出示作文题——细节描写
1、讨论细节描写的内容
⑴事情发展过程中人物的外貎。
⑵人物的动作——如,只见冯瑞强慢慢腾腾地走过来,边走边左顾右盼,好象在寻找什么。
⑶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他知道了么?
⑷人物的神态——小红脸腾地绯红起来,扭捏地捏住衣角低下了头。
⑸人物的感情变化——小丽笑了,由怒为喜。
⑹人物的语言——“你怎么了?刚才是他打了你么?”
⑺环境刻画
⑻景物描写
⑼语句形式的变换——语句不可用同一形式,应注意绝不雷同。
2、学生朗读自己找到的较好的细节描写片断。
3、欣赏名家散文中的细节描写。(利用网络搜索)
吉林女作家格致,她的《减法》,获得了《人民文学》杂志的年度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19:28:00 | 只看该作者

作文教学案例

文奖,这是标准很高的一个文学奖项。《减法》主要胜在语言上,其文字的节奏像匀速行驶的士兵队列,敲着鼓,踏着步子,从容不迫地走着他们自己的路,而不管世界变成了什么。 http://www.cedu.cn/bbs/dispbbs.a ... 5346&page=1
(1)师节选《减法》朗诵
“……我认真观察过那个房檐下的电铃,在它静止的时候,在它大叫的时候。它接近一个乐器。一个手掌大的圆面,一个小铁锤。铁锤敲击它的侧面而不是正面。按下电钮,小锤就以肉眼无法追赶的速度开始原地踏步。每一步都踏响了,每一个响声还没来得及站起就被后面的声响扑倒了。它们一个连着一个,扭成一团,连成一片。其实,它的原理同树枝上挂一块铁,再用铁锤去敲是一样的,只是人力拉大了声音间的距离,给了每一个声音伸展和生长的空间。电铃的声音是那些独立、悠长的声音的有序码放,电使之方向一致,大小相等。金属的悠长的余音在这里是多余的,像懒洋洋的哈欠,它被修减掉了。电将散落的、处于无政府状态的懒散又悠长的声音很好地组织了起来、管理了起来,电说,向右看齐,齐步——跑!
我在明亮的教室里,在切去尾音的规范的电铃声里开始了读书时代。我的同学有27名。2年级读完的时候,我们就从这所离家很近的学校毕业了。3年级要到距家750米的小学接着读。学校在两个自然屯子的中间,这两个自然屯是一个行政大队,相距1.5公里。学校把1.5公里从中间断开,形成两个750米的上学之路。两个屯子的孩子相向而行,各自走过750米,然后在一个操场里混淆。但据我们的目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19:29:00 | 只看该作者

作文教学案例

和步测,学校距另一个屯子要近至少200米。学校的四周是一望无际的水稻田,1500米的中心点不难找到,那么,这200米的误差是有意的。据我的分析,这与我的父亲有关。两个屯子合成一个行政大队,父亲是大队书记,也就是那里的最高行政长官。最高行政长官完全可以决定小学校的位置,也可以决定学校离自己的孩子是远还是近。最后,父亲使新建的学校离自己的孩子远了200米。原因有二:1、另一个屯子大,孩子多。2、大队委员会的其他成员都来自那个村子,他们对父亲有敌意,敌视的原因仅仅是父亲的姓氏。父亲小心谨慎,力争不给他们留出攻击自己的余地。于是,我向前多走的200米,就是父亲在权利上有意后退的距离。……”
(2)讨论:想知道一个电铃作家用了多少字么?一共用了317字,就是一个简单的电铃她就用了这么多字来描述。而她的语句流畅与句式的变换,修辞手法的运用都是非常丰富的。比如“金属的悠长的余音在这里是多余的,像懒洋洋的哈欠,它被修减掉了。电将散落的、处于无政府状态的懒散又悠长的声音很好地组织了起来、管理了起来,电说,向右看齐,齐步——跑!”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对了,是这样。
在下一段里还有比较特别的用法,你们注意到没有她用到了什么?(数字)在作文中,准确的数字往往也具有细节真实的效应,这篇散文中就大量运用了这一点,从而使文章达到真实可信。
  (3)文学常识简介格致。
吉林女作家格致,姓爱新觉罗,原名赵艳平,祖籍沈阳。1964年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19:29:00 | 只看该作者

作文教学案例

于吉林乌拉。1985年毕业与吉林地区师范学校。现在吉林市任公务员。她的《减法》,获得了2004年度《人民文学》杂志的茅台杯年度散文奖,这是标准很高的一个文学奖项。《减法》主要胜在语言上,其文字的节奏像匀速行驶的士兵队列,敲着鼓,踏着步子,从容不迫地走着他们自己的路,而不管世界变成了什么。《减法》也胜在文章主题上,它描写了一个女孩子的成长过程,反映了面对城市文明,在偏远的农村仍然有很多人被现代文明所抛弃,就像减法一样被减去。文章独到地展示和概括了中国生活中的一种普遍景象:人要不被现代文明减去,需要文明,需要知识,需要整个社会文明的春风吹拂,需要成长过程中的心灵的感悟。《减法》表现了一种珍贵的新散文精神:从个人经验出发,真挚、执着地探索公共经验,探索真正迫切的心灵和思想疑难。2003年,格致出版了她的散文集《转身》。
4、真实的作文。作文应该是将真实的生活还原,如果你能把真实的生活描写的维妙维肖,每个细微处都描绘得很形象,那么你就具备了能够细致观察能力和用书面语言表述的能力。换句话说,你就具有了细节描写的能力,文章将会格外生动。注意,一定要真情实感!
5、情境创设观察
老师与学生之间创设一简单情境,让学生观察,可作为写作资料,让学生讨论情景中的各细节状况。
三、细节片断描写训练
1、生自选内容思考
2、互相交流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19:30:00 | 只看该作者

作文教学案例

3、写作,时间二十分钟
4、创作结束自读修改
5、朗读修改,同学讨论评论优劣
6、老师面批指导修改
7、优秀片断录入,并贴于网上
附:外貎细节描写
我有一个相处多年的“铁哥们”,他不仅名字好听,而且人长得也俊。人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双不大但很明亮的眼睛显得那么聪慧又与众不同。在他那白嫩而红润的小圆脸上镶嵌着一个挺直秀美的小鼻子。他的小嘴一点不笑,那嘴红红的,好象一颗美丽的樱桃。美中不足的地方是他的牙齿,因为他过于贪玩,把牙齿摔掉半截,但现在已经长出来。你知道我讲的是谁么?猜一猜他是谁?
细节描写——快乐
“100分!郭峻宏全班第一!”听到这个喜讯,我真是太激动了,简直不敢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放学了,我连好朋友都顾不上理,就飞快地往家跑去。啊!今天的天气格外晴朗,白雪皑皑晴朗得令我心旷神怡。我蹦蹦跳跳地走在路上,真是很快乐很激动,那快乐的心情尽情地洋溢在脸上。那眼睛都快乐成一条缝,嘴也不知怎么了老也合不拢:“小小少年,无忧无虑……”回到家,我一下子冲到妈妈面前大喊:“妈妈,我数学考了一百分!”妈妈不相信地看着我,问:“真的么?你真的考了一百分?”“那当然,妈妈,你快看我的成绩单,那还会有错?”妈妈接过成绩单,仔细地看了起来,一会儿她脸上乐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19:31:00 | 只看该作者

作文教学案例

了一朵美丽的牡丹:“宝贝儿子,你想吃什么?妈妈一会儿给你买香肠吃,怎么样?”“太好了!我最爱吃香肠了。”
细节片断刻画
“谁属猪?”老师突然提出这个问题,我们都一下子都愣住了,老师问这个问题干什么呢?不知道老师想搞什么名堂。冯瑞强想了半天,慢腾腾地站起来说:“我属猪。”老师说:“你来,你过来。”他也弄不懂老师想干什么,就走过来。只见老师笑着抓住他的手说:“冯瑞强,你也属猪,咱们有缘哪!来握握手。”冯瑞强不知老师是什么意思,他腼腆地摇摇头,再点点头,再摇摇头,嘿,那样子有趣极了。突然,他好象明白过来,顽皮地伸出舌头,我们都大笑起来。
细微之处显真情
                                         ——亲情作文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亲情”为主题,综合性学习中要求学生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写一篇表现“我爱我家”的亲情作文。针对很多学生觉得生活平淡枯燥、感受不到什么动人的东西。不知道如何从平常的生活中选择材料表现自己想抒发的情感的状况,我进行了一堂亲情作文指导课。
[案例描述]
这节课我是这样引入的:古今往来,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亲情曾被多少诗人讴歌,被多少常人惦念,描写亲情的诗文往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19:31:00 | 只看该作者

作文教学案例

最能打动人。请你说说看,除了本单元所学的文章外,你还阅读过哪些表现亲情的诗文?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说:朱自清的《背影》、刘恒的《生命中的伞》、刘燕敏的《母爱是一条河》、孟郊的《游子吟》、古代的《孟母三迁》等等。
我又问:在《散步》和《背影》这两篇文章中最打动读者的是什么?
学生说:《散步》中最打动读者的是“文中的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在小路上散步”这一细节;《背影》中最打动读者的是“父亲艰难地爬过铁路为我买橘子”这一细节。
于是我又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对自己父母及长辈为他们所做的一切视为理所当然,从不知道感恩。叫他写表现亲情的文章,总觉得无话可说,事实上只要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进行描写,就能打动读者。但是细节描写能不能编呢?
学生异口同声说“不能”。
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不能编吗?
学生说:那样不真实、不感人、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说得很对,老师这里有这样一段话,请你们想一想作者想用这一细节描写来表现什么,评一评这一细节写得好不好?
“母亲要动手术,我被允许呆在手术室里,我看着医生忙碌着,嘴里一直唱着那首歌,歌词敲打在我的心坎上,也敲打在母亲的心坎上。至少我们还有梦,妈妈你一定要好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 11: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