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5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年7月2日有关推迟退休年龄的最新消息:人社部专家建议退休年龄延到65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08:17: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7.2  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讨会昨天在京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提出,我国应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建议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

劳动力将严重不足

根据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是全球唯一的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1.78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3.6%。这意味着全球1/4的老龄人口集中在中国。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老龄化意味着人口老年负担系数不断提高,也同时意味着劳动投入的减少。

郑秉文介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将从2010年的9.7亿减少到2050年的8.7亿。其中减少的拐点将发生在2015年,届时将从9.98亿的峰值开始逐年下滑,年均减少366万。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分析室主任李军表示,预计到2050年,我国15岁到59岁劳动年龄人口将下降到7.1亿人,比2010年减少约2.3亿人。2030年以后,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将出现严重不足。

建议延至65岁退休

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这一不争事实,研讨会上,不少专家再次建议应逐步延长退休年龄以减缓劳动力总量减少速度。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发言时谈到,国外老龄化国家多是采取利用外部机制引导劳动者自觉延长退休年龄的方式应对老龄化。他建议我国从2016年实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并每两年延长1岁退休年龄。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

李军也建议适时提高退休年龄。他表示,这一目的并不是在于促进增长,而是缓解劳动力总量减少的速度,减弱对劳动力成本提高的预期。但他指出,退休时间点是非常重要的,在决策方面需要慎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08:17:49 | 只看该作者
加强对老年人培训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建议,伴随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逐步减少的趋势,我国应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同时加大对老年人的培训力度,以为延长退休年龄创造条件。

蔡昉坦言,在我国人口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因此,我国目前没有延长退休年龄的条件。

他建议,退休年龄可采取弹性制度,充分利用一部分高技能、高素质人员的人力资本存量。同时,针对受教育程度不够的普通劳动者,可以采取教育优先以及加大对老年劳动者的培训力度,增加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提高其为工作岗位服务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08:18:11 | 只看该作者
据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 退休年龄政策有哪些问题,是否需要调整,应该怎样调整?记者采访了社会保障领域的专家。

寿命长了23.5岁 退休年龄未变

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源于20世纪50年代劳动保险条例的规定: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而在制定这个政策时,全国人口平均寿命只有50岁左右。

但目前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3.5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退休年龄偏低与人口寿命延长出现了矛盾。

“从学术界的主流观点看,退休年龄逐渐延长,是适应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受教育年限延长,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必然选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说,“但绝不可急于求成,也不能简单地一刀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08:18:21 | 只看该作者
退休年龄不提高 养老保险难持续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保障制度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提出:“退休年龄不提高,当前的养老保险制度肯定不可持续。”


郑秉文算了一笔账,一个女性职工的退休年龄是50岁,之前缴养老保险费15年,退休后的生活还有至少二十四五年。个人和雇主一年缴费是其工资的28%,在基金投资收益率为5%的情况下,仅能勉强维持15年的40%工资。

“长期看,要想维持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就必须提高最低缴费年限和提高退休年龄。”郑秉文坦言,但这个事情牵涉的群体大、利益复杂,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

弹性退休制是理性方案

郑功成认为,小步渐进地延长退休年龄再加上弹性退休制恐怕是比较理性的解决方案。

“我国需要建立弹性退休制,就是能使有劳动能力又有就业意愿的人能够多工作,能使缺乏劳动能力非常愿意按时退休的人及时退休。”郑功成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08:18:39 | 只看该作者
本报北京6月19日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的确在对“延迟退休年龄”展开研究以为国家提出相关建议,但进行政策研究不代表现行退休年龄规定即将更改。事实上,早在2005年,当时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进行过此类研究。

当前法定的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并在这类岗位工作达到规定年限的职工,男性年满55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退休。近期仍按此标准执行。

这位负责同志表示,从国际上看,一些国家已经延长了退休年龄,主要是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老龄化程度的提高。我国目前既面临着老龄化加快的挑战,又面临着就业压力巨大的挑战,对这样的一个政策要非常慎重。

目前,我国实际退休年龄在53岁左右,很多地方面临大量提前退休的情况。虽然不少地方近年出现“用工荒”,但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劳动力大国,劳动力资源总量高达10亿多,就业形势在今后一段时期仍将十分严峻,而不是如欧洲一些延迟退休年龄的国家那样已面临劳动力短缺。因此,像一些媒体所说的“退休年龄提高至65岁甚至更晚”,不会在近期立刻实施。

远期,如15、20年后,退休年龄的调整的确是大势所趋,但究竟怎么调、调整到多少,会考虑经济社会的总体变化。

改革退休年龄涉及每位职工的切身利益。不同群体的意见往往很不一致。采访中发现,临近退休年龄的干部,不论男女,有相当一部分认为可以适当考虑延长退休年龄,特别是其中职位、职称高的。据分析,这主要是因为此类人群工作强度不是很大,很多人虽然已到退休年龄,仍可胜任工作。一些特定行业,如医生、教师,往往是“越老越吃香”。退休早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08:18:50 | 只看该作者
一线工人则多数认同目前的退休年龄规定,有的人甚至希望早点退休。因为一线工人大多体力消耗大,在职时收入水平偏低且不是很稳定,退休后则可以获得稳定的养老金收入。近几年国家一直在提高企业职工养老金水平,对一些收入不高的职工而言,早点正式退休,收入还能高一些。

延迟退休年龄不仅关系经济发展,更关乎公平。有时候,对某个群体的特殊照顾,比如允许其65岁退休,虽然可能会让这个群体满意,但也可能引起其他群体不满。这就要求政策制定者,对延迟退休通盘考虑——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考虑不同地区的实情、考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科学论证、凝聚共识。

人社部有关负责同志也对本报明确表示,如果要启动延迟退休年龄的改革,肯定会深入论证,并广泛听取社会各方的意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间的公平公正,在逐步达成共识后再实施。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责任编辑:NN07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08:19:19 | 只看该作者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表示,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相应推迟退休年龄是一种必然趋势。人社部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但是人民网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有7成的网友投票表示反对,为什么会是这样?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做点评。

陈永杰:现在我没有看到投票人的结构是什么状况,如果投票人中多数是现在的年轻人,特点是还没有参加工作的人,那么他们有参加工作的需要,提高退休年龄给他们的就业增加了压力。年轻比较大一点的50几岁的人在面临着要退休时其实还是想继续干下去,这个调查虽然有它的客观性,但是这个客观性是不是能够全面反映各类人群的意见是值得讨论的。

有观点说,推迟退休年龄的时机要成熟还要等10年左右,怎么看这一观点?

陈永杰:我认为条件基本具备。我们国家的人均寿命现在已经是70几岁了,北京已经达到80岁了,过去我们定这个政策55岁、60岁退休是50、60年代,60、70年代定的,那个时候人们的平均寿命也就是50、60岁,现在已经是70、80岁了。第二个我们国家现在人口老龄化已经明显了。第三个现在我们的大量工作环境的条件是可以的。但是这些条件具备了也要因人而宜,各种情况不一样,比如从事体力劳动的一些行业、一些职位,那么他提高年龄,这些年龄可能不适合。但是从事脑力劳动特别是白领,比如像从事义务工作、从事教育工作、从事其他的一些科研工作的人,他们的知识积累程度都被需要。

评论员简介

陈永杰博士,2010年10月就职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任副秘书长,协助中心领导负责信息、对外宣传和部分研究工作。


2005年8月至2010年9月,任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民营经济研究和商会发展研究,负责工商联重要文件和主要领导重要讲话起草,组织工商联重大课题研究。

1992年至2005年,就职于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任副司长、正局级,主要从事工业交通经济、企业改革与管理、民营经济等方面政策研究,参与国务院重要文件和国务院主要领导讲话稿起草,国务院和国务院研究室重要课题研究。

1987年至1992年,就职于国务院法制局(国务院法制办),主要从事工业交通和企业等方面经济法规的研究与起草。

1975年至1980年,就职于重庆航务工程学校,从事工程机械专业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3 23: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