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8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教学设计与说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4 19:07: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3页。



教材分析:认识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在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中,这部分内容都安排在二年级上学期,苏教版教材把它安排在一年级下学期来学习。教材中例1安排直观图(鸡和兔等小动物),让学生感知、理解几个相同的加数连加就表示几个几;例2教学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感知乘法的意义及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方法;通过“试一试”让学生感知“求几个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写比较简便”。与过去的教材相比,实验教材强化了几个几的实际含义,简化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不再区分乘数与被乘数,“×”读作“乘”等),删除了抽象的概念表述(乘法的定义、“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等抽象用语)



教学目标:

1、经历把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

2、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法的积。

3、在经历把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和从简单的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的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和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  激趣

师:小朋友,想不想到学校电视台的演播室去做客?请看大屏幕。(媒体出示,小主持人主持的“请你来做客”栏目)

二、情境  感知

1、分一分(小蘑菇的问题)

⑴小主持人:动物王国今天召开动物运动会,来了许多的动物(媒体出示动物图,此处以○代替)。每种动物有多少该怎样列式呢?  



⑵学生列出算式,教师对应板书。

1+2+3     4+4+4     3+3+3+3      4+2+3  2+2+2+2+2+2

⑶师:你能根据每个算式中加数的特点,把这些算式分一分吗?  

⑷学生讨论后汇报,引导学生把“加数相同”的分成一类,把“加数不相同”的分成一类,感知“相同加数”。

2、说一说(小萝卜头的问题)

⑴小主持人:欢迎来到动物乐园。请你仔细观察,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⑵引导学生列出求小兔、小鸡只数的算式。(板书)

2+2+2=6                    3+3+3+3=12

⑶引导学生观察:  

两个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第一个算式中的加数都是几?是几个几相加?

第二个算式呢?(教师在上面算式的下面对应板书)

                3个2相加                    4个3相加

⑷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请在小组里说说。

3、摆一摆(小辣椒的问题)

小主持人: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辣椒,请你们拿出学具盒里的圆片,动手摆一摆。然后说说是几个几相加。

每堆摆2个,摆4堆。

每堆摆4个,摆2堆。

请你任意摆出几个几,在小组里说说。

4、想一想(白菜博士的问题)

⑴小主持人:小朋友们,你们好棒!我奖励给你们一些棒棒虎!(出示棒棒虎图,此处以○代替)一共有多少只棒棒虎该怎样列式?是几个几相加呢?



⑵学生讨论列出算式,并在小组里说一说是几个几个相加。

⑶小组汇报,教师板书。当学生回答出不同的算式时,追问学生是怎样看的,让学生明确既可横着看,也可竖着看,并感知3个5相加和5个3相加的得数是一样的。

三、探究  理解

1、列式(小西红柿的问题)

小主持人:小朋友,你们好,电脑城欢迎你!一共有多少台电脑?

学生列出算式,并说说是几个几相加。老师板书:

2+2+2+2=8

4个2相加

2、提问

(电脑图变成8个2)一共有多少台电脑?怎样列式?是几个几相加?

(电脑图变成100个2)一共有多少台电脑?是几个几相加?怎样列式?

师:100个2相加,写成加法算式是很麻烦的,可以用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板书课题)

3、讲述

师:4个2相加等于8,可以用加法算,写成2+2+2+2=8;也可以用乘法算,写成2×4=8或者4×2=8。(板书:2×4=8,4×2=8)结合板书介绍乘法算式的读法及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4、试做

师:你们真能干,知道了几个几相加,还可以用乘法算。那么,你能把刚才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指小兔、小鸡的只数)

学生列出算式后引导学生读一读,再说说每个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四、应用  提高

1、豆角先生的问题

主持人:实验小学的孩子个个真是爱学习的好孩子。不过,可不要忘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吆(媒体出示69页跳绳图)。你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

引导学生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然后比较求4个5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2、茄子老师的问题

(媒体出示)主持人:小朋友们,你们真了不起,我是茄子老师,我有两个问题要考考大家。愿意吗?

⑴请你填一填(“想想做做”第一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评价。

⑵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今天学的用乘法算的问题,请大家想一想,说给大家听。(要求学生先说事件,再表述成是几个几相加,最后说出乘法算式)

五、照应  结束

师:小朋友,我们已经正确的回答完了所有的问题。最后,老师想请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你们的收获可真不少。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主持人怎么说,好吗?不过提醒大家注意,如果邀请大家,请为我们的努力和成功热烈的鼓掌;如果不被邀请,可千万不要难过,让我们继续努力,争取下一次一定成功。

(媒体出示)主持人:小朋友们,你们真棒!现在,我正式邀请你们明天到演播室做客,祝贺你们!再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4 19:07:33 | 只看该作者
设计说明:

有效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客观的数学现实的基础之上的。二年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经验中,虽然经常见到“几个几”的现象,但很少用“几个几”来进行描述;在以前学习的加法中,虽算过相同加数连加,但并不要求说出是几个几。在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几个几”。首先创设情境,组织学生按群数出鸡和兔的数量,列出连加算式,对几个相同数连加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人人动手操作圆片,将刚刚形成的感性认识加工成表象,在亲自操作中体验几个几;然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花片,分别列式求数量,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几个几的实际含义。

(2)在现实问题中引入乘法。通过解决“一共有多少台电脑”这个实际问题,在数数、连加等方法后,自然引出乘法,让学生了解乘法产生的背景。至于乘法各部分名称、读写方法等数学事实,则让学生通过看书自学和交流来解决。

(3)在强烈反差中感知求几个几用乘法写比较简便。由于学生是初次认识乘法,再加上未系统学习乘法口诀,学生暂时尚不能体验乘法计算的简便。因此教学时通过创设对比强烈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和写的过程中体会到求几个几是多少,有时用乘法写算式比较简便,为今后进一步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打下基础。

(4)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乘法意识。有效的数学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乘法意识作为数学意识的一种,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时就应该进行培养。整堂课中,结合乘法知识的学习,始终注意培养学生自觉沟通几个几的生活经验和乘法运算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不断联系生活实际,用乘法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评  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本课题设计很好的体现了上述要求。整个设计,紧紧围绕是否能够被邀请到学校演播室做客,以教材中学生非常熟悉和喜爱的卡通植物图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努力使教学目标全面化,教学内容生活化,学习方式个性化,教师角色的多样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在探索中体验,在经验中升华,教学效果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 19: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