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57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优质课《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学设计和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07:5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作者及工作单位
作者:问建军    单位:澄城县阳光学校

教材分析

1、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本课把探索岩石破碎的原因作为认识这种外力作用引起地形地貌变化的开始。教材主要由“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和“风化作用改变了地形地貌”两部分的探究活动组成。第一部分: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教材中用图片和简单的文字介绍了实验的方法。实验分别是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第二部分:认识风化。2、教材要求学生能用简单的流程图或文字、图画表示这个过程。教材最后还安排了拓展活动是调查家乡特殊的地质景观及地形形成的原因,目的是让学生对风化作用改变地形地貌有更多的了解。

学情分析

1、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经过了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地表地形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2、在平时知识积累中,学生对于岩石以及岩石的形成也具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只是这种感性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的高度,没有形成一定的科学概念。3、本课的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在他们自身的努力和探究下,在实验和学习中构成一定的科学概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

2、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岩石变化的特点,做冷热变化、流水等对岩石影响的模拟实验,尝试推测岩石变化的原因。

2、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3、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描述实验中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过程与方法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2、欣赏自然界岩石变化形成的景观,获得美的体验。

3、建立自然界的事物在不断变化着的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求证冷热变化、流水等对岩石的影响。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07:58: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9-20 07:59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

教师课件出示连续六天拍摄的一组岩石的照片

学生观察

在短时间内,岩石不会发生变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岩石会发生变化吗?

实验验证

教师安排学生实验,教师边巡视,边指导观察


学生实验
(一)冷热实验
(二)水流摩擦实验


随着时间的推移,岩石会慢慢发生变化的。

实验总结

教导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和领会岩石的变化过程。

学生总结、讲述

让学生体会岩石模样的改变是细微的,缓慢的,不明显,有时候甚至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出来。但这也是一种改变。

推测、解释

教师出示图片

学生发言

1、通过图片,说明植物的根也能改变岩石的模样。另外,动物、大气污染等对岩石的破坏也很厉害。2、明确风化概念。

实践强化

教师出示图片

学生猜测、画一画

1、再次出示六张照片,留白第七张照片,问学生:如果真在800年后拍到了这块岩石的第七张照片,你觉得会是怎样的画面?请你画一画!这么画,你的理由是什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07:59:23 | 只看该作者
板书设计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1、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岩石又改变模样了呢?这其中,什么发生了改变?

2、是不是这些因素作用下,岩石模样就会发生改变呢?

3、试想,现在是六天的时间,那经过六年后,六百年,六千年 ------- 岩石的模样会发生改变吗?

4、在你们的讲述中,还有什么因素也能使岩石的模样发生改变?(出示“石生树”)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在本课教学中,我们希望利用学生对岩石与生俱来的兴趣,通过老师的引领,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利用 “冷热的作用”和“流水的作用”两个模拟实验,同时整合利用各种学习途径,经历多通道经历岩石变化原因的探究过程,多角度寻找支持自己解释的证据,培养学生的推理、求证意识。同时在探索岩石变化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07:59:34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教科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第二部分是“风化作用改变了地形地貌”。最后的拓展活动是调查家乡特殊的地质景观及形成的原因。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我在课堂教学充分考虑到学生兴趣、生活环境,导入时选择学生熟悉的岩石为素材,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引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努力激发学生积极调用已有经验,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开展科学研究,并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本课教学中,我并没有生搬硬套的给学生灌输如“风化”的知识,而利用学生对岩石与生俱来的兴趣,通过老师的引领,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利用 “冷热的作用”和“水的作用”两个模拟实验,使学生经历探索岩石在“冷热”与“水”的作用下发生变化的探究过程。在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时,对于“植物根的作用”由于时间的限制,不能在课堂中及时探究验证,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来验证,把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向课外。同时结合多媒体技术,了解了大气对岩石的一些影响。在“假设——验证”的实验活动中,体验大自然的力量,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乐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求证意识。

上完本课后,也发现一些问题:如本课内容丰富,一节课中要全面完成任务,实属不易。在“冷热的作用”环节,让学生制定实验方案,费时较多,如让学生书写,则更费时。从课堂实验来看,学生使用酒精灯还不太规范,导致效率较低。这些存在的问题,今后课堂中要注意有针对性的去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3 00: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