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尊重孩子,让孩子在自信中成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21:4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尊重孩子,让孩子在自信中成长
尊重孩子,让孩子在自信中成长。自信心是儿童发展的推动力,可以促进和提高幼儿的积极性。现代心理学认为只有在民主平等教育的氛围中,幼儿才能自由地思考探究,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才有新的发现和创新。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只有深深地爱孩子才能取得信赖,使孩子乐于接受教育。 教师的爱比父母的爱更加广阔,更加高尚。她必须无选择地、无例外地爱孩子,给他们一点温暖,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以此作为他们进步的起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孩子难免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孩子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及时捕捉孩子的闪光点进行因势利导,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以点带面促使孩子全面进步。
一、因循善导,循循渐进。
《学记》中有句名言:“教育也,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其含义是,教育的作用是发扬孩子的优点,克服孩子身上的缺点,使其对自己充满信心,使周围的人对其充满信心。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就更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个人兴趣,培养合格加特长的高素质的人才。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捕捉孩子身上的长处,恰如其分地表扬,使他对自己有了自信,对未来有了希望。在这时,教师再提高点要求,他会乐于接受,并且愿意努力。
比如,我班的雨叶小朋友,很主动地参加创编,但由于她的节奏感较差及长的较肥胖,她每次表演唱时,都会节奏不稳有时还走调,且动作不协调,效果较不理想。针对这样孩子,我首先采取接纳的态度,不拿她来与别的小朋友们相比,而是主动接近她,并针对她那认真学习的态度的闪光点进行表扬。通过这件事,我更加深信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们自己所探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们自己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爱好,更多地给幼儿以自由,让他们有进行创造活动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自由的天地里,在实践活动中,充分用眼、手、脑去发现、去创造,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幼儿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创造机会,激发进取。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都有需要表现和展现自己的欲望,因此,教师要顺应孩子的心理为孩子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要创造机会应势利导,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班级要建图书角,谁来当图书保管员呢?孩子们议论纷纷,提出合适的人选。但最后我还是选了班上一位较调皮的孩子来当。事后很多孩子找我要求换一人,但我对孩子们说,他能当好。我给他鼓气,要求他按班级规定借阅给孩子们看,他很尽职,发现图书坏了,就主动用胶水把书粘好。我知道后当着全班孩子的面表扬了他。从此,这位孩子不仅能做好班级图书管理工作,而且无论是学习还是其他方面都有惊人的进步。孩子们也都对他刮目相看。所以,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三、抓住挈机,鼓励上进。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的成功的力量和信心。因此,引导孩子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就会扬长避短,增强学习的信心。班上孩子在园运动会上夺得了几个第一名。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于是,我抓住这挈机,对全班孩子进行教育。他们所取得这些成绩,为我们班争得了荣誉。但成功的背后蕴涵着多少汗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得第一名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练就的,他所花的时间可想而知。 从那以后,我一直督促他认真学习,使他的学习成绩迅速提高。这使他再次尝到成功的喜悦,让他明白:只要努力,没有办不成的事。
四、雪中送炭,以理服人。
情感是人们思想品德的重要因素,如何通过感情的涓涓细流拨动孩子的心弦,滋润孩子的心田呢?我认为,教师要以真挚的情感和爱心去关心孩子,爱护孩子,尊重孩子,要时时处处关心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班上一位孩子在操场上追逐,不小心摔倒了,把脚扭伤了。听到这个消息,我疾步赶过去。当我去捧他的脚时,他羞怯地把脚缩回去,因为那是一双沾满泥土的脚。“不要紧。”我把他的脚抱住,放在我的腿上,顺着筋络上下推拿,一手托着小腿,一手抓住满是泥污的脚板,小心顺势向左右轻转┅┅他顿觉舒服多了。但眼中却挂着泪珠,脸上露出后悔之意。我因势利导,一边抚摸着他的脚,一边说:“你虽然是我们的好孩子,但课余时间也要多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可不能瞎闹啊!”他涨红着脸,使劲地点了点头。我接着说:“正常的户外活动老师不会反对,但可要注意安全啊!”从此以后,他劳动变得更积极了,学习也更努力了,课余时间还悄悄为班级做好事。老师的爱心、关心激发了孩子的上进心。从我所经历的一件件事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如果能把握每个孩子的闪光点,打消他的自卑观,点燃他的自尊心,那么良好的班集体不就形成了吗?我觉得,对于一些孩子,只要你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并以此为动力,激发孩子,鼓足勇气,树起信心,就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老师与孩子朝夕相处,孩子对老师最有发言权;孩子是一杆秤,最清楚老师的分量;孩子是一把尺,最明白老师的长度;孩子是一面镜,最能客观反映老师的素质。同样,老师所给予孩子的爱究竟有多少,孩子如鱼饮水,十分知情。
一位哲人说的好:“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满信心去面对困难,努力完成自己愿望的动力。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呢?
一、尊重和信任孩子
尊重孩子,使他切实地体会到自己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信任孩子,调动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并给予积极关注和表扬、切忌包办代替,更不可打击、讽刺。这样既培养孩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品质,又培养了自信心。
二、建立合乎孩子能力的目标
父母的责任在于怀一颗期待的新,帮助孩子建立自己每一阶段的适合自己的目标。父母期望过高,目标定的太高,超过了孩子能达到的限度,就容易使孩子产生失败感,丧失信心,也不能把目标定的太低,孩子完成得轻而易举,就会变得轻率和骄傲。
三、善于发现并时常肯定孩子的优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孩子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活动是十分投入,十分自信的,所以家长要了解孩子的特点,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并经常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是孩子充满自信,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千万不要把孩子的缺点挂在嘴上,让孩子产生自卑感。
四、让孩子迎接困难
对困难的成功跨越,都是对自己的一次肯定,都会增加一份自信。应多鼓励孩子学习勇敢行事,不断战胜,如洗衣服、倒垃圾、下棋、打球等。当孩子战胜了困难,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时,自信心就会提高,我们应该格外留意孩子的第一次尝试,这将是他人生道路上的良好起步。
五、以身作则,树立典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难想象缺乏自信的家长如何能培养出自信心十足的子女。父母能够充满希望地看待未来,充满自信,孩子就会深受感染,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修养,做好孩子的典范。
一个人只要有成功的决心和信心,就能保持最佳状态,把全部的集中到追求目标上。只要坚信自己成功的人,才会取得成功。在孩子努力拼搏,尽力向成功的顶峰攀援时,多给孩子些鼓励和支持吧。
我愿把满腔真挚的爱慷慨无私地奉献给每一位孩子。因为这种神圣而纯洁的爱:像春风一样,能开启孩子的心扉;像春雨一样,能滋润孩子的心田;像春晖一样,能温暖孩子的心怀;像春雷一样,能叩击孩子的心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30 18: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