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76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同步试题及练习题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13:1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部分预览  三、填空

1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4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

19的“9”在(   )位上,表示(  )个(   );“1”在(   )位上,表示(  )个(   )。

从右面数第一个数位是(  )位,表示(  )个(  );从右面数第二个数为是(  )

位,表示(  )个(  )。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数位和计数单位掌握的情况,是否能正确区别十位和个位。

答案:15是由(1)个十和( 5 )个一组成的。4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14 )。

19的“9”在( 个 )位上,表示( 9 )个( 一  );“1”在( 十 )位上,表示( 1 )个( 十  )。

解析:要依据语言的描述写出数,是学生认知的难点。要从语言描述中找到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的个数,正确的写出数来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效果的检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1 顶3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13:11:30 | 只看该作者
《11~20各数的认识》同步试题



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 李燕燕

一、圈一圈,数一数
一共有多少个图形?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数数的能力,加深对计数单位“十”的认识。
答案: 10个图形圈一圈   三角形有12个   笑脸有20个
解析:训练学生在数数过程中先找到10个圈起来,再继续数的习惯。突出对计数单位“十”的理解和记忆。其中笑脸图中有2个十,训练学生够10个就圈一圈的意识。
二、看图写数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读图写数的水平,计数器图考查学生对数位的认识情况。
答案:14      19
解析:学生要从第一幅图的第一列中看出有10个小长方形,在头脑中转化成1个十。在第二幅图中,要依据数位上的珠子数量表示出数的大小,十位上的1个珠子表示1个十。
三、填空
1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4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
19的“9”在(   )位上,表示(  )个(   );“1”在(   )位上,表示(  )个(   )。
从右面数第一个数位是(  )位,表示(  )个(  );从右面数第二个数为是(  )
位,表示(  )个(  )。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数位和计数单位掌握的情况,是否能正确区别十位和个位。
答案:15是由(1)个十和( 5 )个一组成的。4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14 )。
19的“9”在( 个 )位上,表示( 9 )个( 一  );“1”在( 十 )位上,表示( 1 )个( 十  )。
解析:要依据语言的描述写出数,是学生认知的难点。要从语言描述中找到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的个数,正确的写出数来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效果的检验。
四、按顺序填数
(一)
(二)白纸遮住了(   )个数字。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数序、读数、数数和写数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答案:(一)11      13      15      16      17       20
     (二)白纸遮住了( 6 )个数字。
解析:(一)学生要从数轴发现数的大小和方向,不重复不遗漏将数填全对学生是个难点,要求学生要认真审题、有方向的观察数轴,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二)借助学生熟悉的直尺让学生通过观察刻度获取数学相关信息,从中感受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并能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数序的理解,借助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五、看谁拔得多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减法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答案:15  15   12   10   16   14   17  15  18  7
解析:在学生脱离直观的支撑下,逐步理解和掌握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
六、看谁最先到达
考查目的:借助多种新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答案:16  13  17  15  10  17
解析:教师要先指导学生看懂题目要求,明确前后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
清楚运算符号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
七、看图解决问题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分析图中的信息和问题,提高学生看图列式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初步建立集合思想的意识。
答案:18﹣3=15     14+3=17
解析:学生要正确找到情景图中的相关信息,并根据问题列出正确算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左边那幅图,教师要注意防止学生出现加法算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1-15 14:47:24 | 只看该作者
在休息休息 嘻嘻嘻嘻嘻嘻嘻嘻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11-19 20:59:1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2-10 16:3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1-6 22:39:2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2-25 16:12:46 | 只看该作者
怎么下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6 16: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