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6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9年北京市崇文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09: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Ⅰ卷  (共60分)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正确答案对应的字母涂黑涂满。(共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与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惩罚(chénɡ)     憎恶(zènɡ)      无精打采(cǎi)     层峦叠嶂(zhànɡ)
B.倔强(jué)        赈灾(zhèn)     滥竽充数(yú)      迥然不同(jiǒnɡ)
C.瞥见(piē)        宿营(sù)       一愁莫展(chóu)    焕然一新(huàn)
D.魁梧(wú)        翘首(qiào)      不可救药(yào)     再接再励(lì)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举措    举世闻名                  B.琐屑    不屑置辩
C.称职    称心如意                  D.单薄    厚此薄彼
3.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湖上的山笼着一层青色的薄雾,在水里映着参差的模糊的影子。水光微微地暗淡,像是一面古铜镜。                    天上偶见几只归鸟,我们看着它们越飞越远,直到不见为止。这个时候便是我们喝酒的时候。我们说话很少;上了灯话才多些,但大家都已微有醉意。是该回家的时候了。若有月光也许还得徘徊一会;若是黑夜,便在暗里摸索醉着回去。
A.白马湖的春日自然最好。
小马路边上的小桃上各缀着几朵重瓣的红花,像夜空的疏星。
B.白马湖最好的时候是黄昏。
轻风吹来,有一两缕波纹,但随即平静了。
C.白马湖的春日自然最好。
轻风吹来,有一两缕波纹,但随即平静了。
D.白马湖最好的时候是黄昏。
小马路边上的小桃上各缀着几朵重瓣的红花,像夜空的疏星。
4.下列作家作品属于同一朝代的是
①欧阳修        ②吴敬梓          ③刘禹锡          ④辛弃疾
⑤《望岳》      ⑥《登飞来峰》    ⑦《使至塞上》    ⑧《天净沙?秋思》
A.②④⑥        B.①③⑦         C.③⑤⑧          D.①④⑥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第5—6题,共8分)
5.默写。(5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⑵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⑶《钱塘湖春行》中以鸟儿描绘春天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艰苦磨炼对立志成才的人来说有着巨大的作用,这正如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说“……行拂乱其所为,                                ,曾益其所不能。”
6.名著阅读。(3分)
《水浒传》中梁山泊好汉,除了头领宋江,文有____________、公孙胜等人的运筹谋划,武有鲁智深、_________等人的浴血奋战,屡次大败官军,比如           (填写相关情节)。这正验证了那句著名的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三、综合性学习。(本题包括第7—9题,共7分)
2009年2月23日,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不顾中国政府反对,强行拍卖来自圆明园的兔首和鼠首铜像。拍卖当天,以总计28372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得两尊兽首的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收藏顾问蔡铭超称不会付款。一时间,兽首回归成为学生们热议的一个话题。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发起了关于“文物回归”的大讨论。如果你是小组成员,请帮助完成如下任务:
7.为了向前来参与讨论的同学们介绍有关情况,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材料主要信息。(2分)
【材料一】3月2日,中国收藏家蔡铭超拒付款的消息发出后,《费加罗》报网站在法国、新浪网在中国的网民中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法国《费加罗》报网站:是否应该把铜器归还中国        新浪网:是否支持蔡铭超拒付拍卖款
        支持        不支持        支持        不支持
所占百分比        81.48%        18.52%        74.5%        25.5%
【材料二】法新社北京3月3日电  中国媒体对于流拍事件持有不同反应。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赵榆说,蔡铭超在佳士得拍卖行上周举行的拍卖会期间及其后的行为并没有给同胞帮上忙。赵榆说:“蔡铭超打着中国人责任的名义出尔反尔,实际上是中国人在国际大型拍卖会上失信于人。”
8.阅读以下材料,请就“你是否支持回购圆明园兽首”得出自己的结论并阐述理由(60字以内)。(3分)
【材料一】圆明园铜兽首只是我国海外流失文物的一个缩影。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家200多家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包括民间收藏在内的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总数,至少在1700万件以上,远远超出我国本土博物馆藏品总量。
【材料二】国际统一私法协会1995年制定的《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等国际条约,是追讨流失文物的依据。但是,公约规定追溯时限最多只有50年,并不适用于中国大部分被盗抢的文物。而且,追讨仅能在公约签订国间进行,而拥有中国文物最多的英美两国并没有加入公约。
【材料三】铜牛首、铜猴首与铜虎首1985年发现时以人民币1万元卖出,1987年卖价也仅人民币68万元,到了2000年,保利集团花费人民币近2610万元拍得;铜猪首和铜马首是澳门爱国人士何鸿燊于2003年和2007年,分别斥资人民币609万元和6011万元买回捐献祖国。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多次运用法律和外交手段,在国际公约的框架下,先后从英国、美国等地成功索回中国文物3000余件。
9.在历史老师的指导下,该小组同学准备出一期有关“圆明园兽首回归”的黑板报,请根据有关内容仿照示例为其中两个版块拟定名称。(2分)
【示例】
版块内容: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毁灭性洗劫          名称:国宝之殇
⑴版块一内容:文学作品中对于圆明园十二兽首的描写      名称:                  
⑵版块二内容:目前已回归祖国的五个兽首的归国历程      名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09:35:00 | 只看该作者
四、阅读《小石潭记》一文,完成第11—14题。(共9分)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⑴心乐之
⑵斗折蛇行
⑶以其境过清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3分)
⑴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⑶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2.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得出小石潭“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的结论。(3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冬云》一文,完成第13—16题。(共12分)
冬  云
徐迅
①在天柱峰顶,原是要观日出的。然而,经过长时间的等待,那轮于想象中彤红的太阳,却像是一位失约的情人迟迟未来———冷硬的山风刮得浑身凉嗖嗖的,我们的心仿佛比风更冷。当许多人失望地转下山时,我与朋友索性就赖在一块岩石上,静静地看着日出的地方。隐隐地,我们预感到这一次观日的不同寻常。
②这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准确地说,为了抢占这块观日的岩石,我们几乎半夜就起了床。开始,大家充满期盼地等待着,仿佛吃了一种兴奋剂,并没感觉出身上的寒意。但很快又都失望了———远处,那本该日出的地方尽管也显出了一丝光亮,但日头如同一只被敲碎的鸡蛋,蛋黄已无声地滑落在无涯的云海里,只剩下那滑腻的白了。天空低沉,大片的云彩斑驳着,如同一位画家正用心勾勒出的底色。天际之下,尘世的一切都被云海消弭①。再近处,云海里青峰数点,恍惚孤帆远影,恍惚沉浮不定的岛屿,若隐若现着。面前的松树朵朵霜花,已凝聚成球状。我们从半夜就陪伴着它们,谁也未曾留意这些“花朵”的开放。一阵山风,在耳边迅疾地掠过,那白色的花朵微微地颤抖了几下,溅下些许的花瓣,然后又耸然地挺立,使面前显现出一种格外的凝重与肃穆,似乎有种“白云回合望,青霭入看无”的意境了。
③记忆里也有过冬天观云的经历的。那是在福建连城的石门湖。那里冬天暖洋洋的,像是四月的小阳春。我们撑着一叶扁舟静静划在绿幽幽的湖面上,总也扯不断的乳白色的水汽在四围蒸腾、缭绕着,那样子似乎是在温泉里浑心无碍地沐浴。抬头望天,低首观湖,竟都是蓝天云彩,一朵朵白云锃亮地变幻和飘荡。苍狗浮云,犹如人与狗在湖面上嬉戏、追逐。手掬一捧清水,如同拧起小狗的耳朵;篙撑湖心,又像是打捞着一方仙人失落的纱巾……只是那狗在跑,纱巾在飞,一切都如雾里看灯,镜里观花。那种倚云难抓的妙趣却搅得心头痒痒的———虽然也曾有过生命流逝的惘然,可一份活泼泼的欣喜却留在心头了。
④相比较而言,与天柱山冬云的邂逅,我此时的心境就显得苍凉、凝重了些。摩诘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看着面前的情状,倒是觉得稍需将那“水”改成“日”字,凑巧,就暗合了眼前的这一切。只是这浮起的大块的云,在灰蒙蒙的天空中的黯淡,就让我们不知不觉,心里陡然就染上了一种颓废和沉重,以至体会到的竟是“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意味了———无端地,我想起青莲的《听蜀僧浚(jùn)弹琴》里的诗句,立即,心里很疑心他是错把“冬云”当“秋云”了。当然,青莲居士不仅听过蜀僧弹琴,也是吟过天柱山的,这有他的诗句为证:“奇峰出奇云,秀水含秀气……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说的就是天柱山。他一辈子终没归来,就只当他是“丹”未还成罢!……现在我们坐看云起,看着、看着,心里倏而一亮,就有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然了:这冬云,虽然没有日出的磅礴和蔚为大观,但它在山峰间轻盈飘渺,它与山峰的亲吻,透出的竟是缠绵的爱意;它在树丛里走动,忽而又不见,就如衣袂飘飘的仙人。纵然,它那猛然间的云翻波涌,诡谲②无常,我觉察到它透出的也还是生命的本相③———在山风呼啸,云海滚涌的那一刹那,我就有一种驾驶一叶扁舟行驶在江心的感觉:人生种种原就是自然种种,难怪连圣人也惊呼富贵“于我如浮云”!
⑤“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我想,面对永远的落日和浮云,古人的浮想联翩也许是对的。只不过,这日、这云却并不会仅仅是那“游子”和“故人”的情意所能说得清的。山重或水复,“日”穷即云起。细究起来,生命的真谛原早在这一“日”一“云”间就安歇好了的。                                                            (有删改)
                           
①消弭:消除(坏事)。   ②诡谲:此处指奇异多变。   ③本相:本来面目;原形。
1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全文围绕“冬云”行文的思路。(每空须有“冬云”二字)(3分)


14.结合第③段内容,说说该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15.文章多处描写“冬云”,请选择一处,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其中所体现的冬云特点。(3分)
16.结尾说,“山重或水复,‘日’穷即云起。细究起来,生命的真谛原早在这一‘日’一‘云’间就安歇好了的”。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此处“生命真谛”的认识。(字数80-120字,4分)

(二)阅读《雷声大雨点小?》一文,完成第17—20题。(共8分)
雷声大雨点小?
林之光
①“雷声大雨点小”是个常见的成语。它形容计划很大,说得响亮,或者声势造得很大,而实际行动却很少。
②不过,从科学角度看来,“雷声大雨点小”却是不符合天气事实的。
③因为,在各种降雨天气过程中,雷雨的雨滴不仅不小,反而可以说是最大的。原因是降雨的雨滴都是在云内上升气流中凝结生成和长大的。因而只有在强烈上升气流云中,才可能降下大雨滴。有气象学家2004年在马绍尔群岛和巴西观测到直径1厘米的大雨滴,并被载入《吉尼斯世界大全》。巴西和马绍尔群岛都是热带,那里的雨基本都是从电闪雷鸣和积雨云中降下来的。而积雨云,正是自然界中具有最强烈上升气流的云。相反,世界上最小的雨滴———毛毛雨,则反生在上升气流最弱的云中,连最微小的雨滴也托不住就给降下来了。
④当然,成语属文学范畴,本也无需完全拘泥于事实。而且,雷声的雨滴虽然不小,但雨滴却“不多”。而“雨点小”和“雨点少”在数量方向上是一致的。
⑤雷雨天气主要有三个特点:除了雷电和雷阵雨外,还有雷雨大风。大家知道,雷声、闪电可以传得很远(有谚语说“雷响天下知”);雷雨大风是积雨云后部下沉的冷凉空气(密度大)迅速堆积到地面上时,因气压远高于周围,而向四周发出的冲击波,它也可以传得很远。但是,雷阵雨则不同了,它的范围虽然和下沉冷凉气流基本相同,但却不会扩张,雨区随着积雨云的前进形成的也是一条窄(与大风和雷声区相比)带。也就是说,在雷雨天气影响区中,大部分地区是只有雷声和大风而没有雨点的。谚语“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就有“雷声大雨点少”的意思。不过,毕竟“雨点小”和“雨点少”还并不是一件事,成语必另有来源。
⑥确实如此。这个成语最初根本不叫“雷声大雨点小”,而是从“雷声浩(甚)大,雨点全无”发展变化而来。有趣的是,这倒是很符合事实的,因为在雷声天气影响区中,除了雷雨带以外都是这样的情况。可是,这八字不成成语,说起来也不上口。如要减成六个字,而且仍要保留“雷声大”的话,那么“雨点”后的字同样也就难有别的选择,只能是“小”了。因为“大”也只和“小”对仗。当然,“雷声有,雨点无”也对仗,但对比不强烈。
⑦更重要的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说法很符合某些社会实况。因为,“造声势者”多少总会有一点实际行动。甚至还可以认为,只是由于组成成语需要,使用了“雷声”和“雨点”两个科学名词而已。这些人为因素可能都是成语化为“雷声大雨点小”的重要原因吧。
(有删改)
17.本文依次从科学、            、社会实况三个角度来探究“雷声大雨点小”这个成语的来源。(1分)
18.第②段说“雷声大雨点小”这个成语“不符合天气事实”,其原因有:(2分)
⑴                                                          (不超过15个字)
⑵                                                          (不超过13个字)
19.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说明层次。(3分)
20.结合所学知识,从下列四字词语中挑选你认为最能直接反映天气现象的一个,并用简洁的语言阐释其所蕴含的天气现象。(2分)
  【备选四字词语】
⑴春和景明      ⑵风调雨顺      ⑶气象万千      ⑷水落石出      ⑸星罗棋布
   答:我选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09:35:00 | 只看该作者
(三)阅读《“慢”的韵味》一文,完成第21—24题。(共8分)
“慢”的韵味
王晓河
①人民艺术家老舍的时间观念很强,准时、守时,几十年如一日。然而,他的写作模式却是“慢慢写”。
②他一是在落笔前经过长时间的“打腹稿”,深思熟虑构思妥当后动笔;二是落笔时斟酌再三,仔细推敲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另外,在字体上选择魏碑,字写得十分工整,很难写得快。由于这样“慢慢”地写,一天只写一两千字,抗战时期,为了慰问前方将士,社会上开展募捐拍卖,老舍的手稿还被当作艺术藏品拍卖过。
③慢,速度低,费时长,在许多人心目中不受欢迎。在“时间就是金钱”、竞争无处不在的时代,人们往往钟情“春风得意马蹄疾”,不喜老牛负重慢遗力。精神、勇气虽然可嘉,但未免失之偏颇。
④其实,快和慢是对立的统一,人生离不开快,也离不开慢,有快有慢,一张一弛,才是真实的人生。一味求快,紧张得喘不过气来,过劳成疾,欲速则不达。有时还就得慢。比如,“去病如抽丝”,慢慢调养才见效;“十年磨一剑”,慢慢打造出精品。8年抗日,打持久战,就是慢慢来,把敌人一口一口地吃掉。
⑤审时度势的慢,精益求精的慢,顺理成章的慢,是明智,是清醒。众皆狂热躁进,你能泼一头冷水,慢下来,便独树一帜;众逐名利急急如丧家之犬、累累若漏网之鱼,你能慎独守住心灵,便有独到的风采。北风呼啸凌厉,行人裹紧大衣;南风徐徐吹拂,行人脱掉大衣,威力尽在慢的温柔中。看准的慢,是达向成功的桥梁。有些事情不能一蹴而就;未知症结,就得慢慢梳理。
⑥慢,透着执著。表面似缓慢,内中有韧性。滴水穿石,铁杵磨针,深功夫不神秘,就是慢慢不停地做。“慢工出巧匠”,“慢工出细活”,“不怕慢,只怕站”。科学巨匠霍金,口不能说,腿不能站,身不能动,高位瘫痪,除了思想,只能支配三根手指,必须依靠机器才能与人交流,他干什么也离不开慢,然而,他从来没有停止过思维活动。慢慢地想,过往的不只是事物的表面;慢慢地走,走遍世界。
⑦慢,孕着情趣。“静悄悄的玫瑰羞答答地开”,慢美;“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慢者【   甲   】;“慢闪秋波仔细观瞧”,慢有情调。京剧《空城计》,扫街的老军慢慢腾腾,抚琴的诸葛亮慢条斯理,慢的情调和气氛,弄得司马懿心中无底,直叫大军后退40里。这慢有【   乙   】。慢中乾坤大,慢中滋味长。该得慢时且得慢,从容悠然,方品得人生的精彩。
⑧人生有快乐,也有慢乐。养些慢工夫和情趣,不是故弄玄虚,而是题中应有之义。“慢”不是鼓励懒惰,不是倡导消极,不是拖延时间,不是降低效率,而是让人们在高速生活中寻找平衡,在平衡里体会生活的意义。这样,和谐而舒适,生活得惬意,有什么不好呢。
(有删改)
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1分)
22.第⑥段的论证过程:首先                                          。然后                                                                      。最后强调                                     。(3分)
23.阅读第⑦段,为文中【甲】【乙】两处选择恰当词语。(2分)
⑴【甲】处填                  (A.悠闲         B.豁达        C.随意)
⑵【乙】处填                  (A.坚定沉着     B.拼死一搏    C.无可奈何)
24.结合文章主要观点,联系语文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2分)








第 Ⅱ 卷  (共60分)
六、作文。(60分)
25.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生活是平淡的,家里学校,两点一线;生活又是多彩的,与父母共享家庭的天伦,与朋友分享青春的光彩,甚至与对手共谋进取的人生……生活是一条临街的河,急急而又缓缓地流进每个人的心里,滋味繁杂而又充满韵味。请以“生活是          ”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
有两颗种子。
一颗这样想:我得把根扎进泥土,努力往上长,要走过春夏秋冬,要看到更多美丽的风景。于是,它努力地向上生长。在又一个金黄的秋天,它变成了很多颗成熟的种子。
另一颗却这样想:我若是向上长,可能碰到坚硬的岩石;我若是向下扎根,可能会伤着自己脆弱的神经;我若长出幼芽,肯定会被蜗牛吃掉;若开花结果,可能被小孩连根拔起,还是躺在这里舒服安全。于是,他闭锁在土里。一天,一只觅食的公鸡过来,三啄两啄,便将他啄到肚子里。
……
请结合以上文字内容,围绕“实践”或“信念”选材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⑴将你选择的作文题目填写在答题卡相应区域横线上。如果选择题一,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
⑵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⑶不少于600字。
⑷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名和师生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09:36:00 | 只看该作者
试题及答案

20090514223936789.rar

94.73 KB, 下载次数: 5730

ra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2 04: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