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5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络,给教师专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6 22:1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网络,给教师专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摘要:网络教研为教师提供了进行教育教学反思的新工具,教师通过网络教研与更广范围的同伴交流,主动创造条件接受专家学者的专业引领,在与大家交流、沟通和分享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完善和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能力,促进教育信息化素养,促进教师教育价值的实现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网络平台;网络教学
21世纪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网络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风驰电掣,网络设施的日新月异,无论是对经济的发展还是对教育的改革,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展开,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如何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通过实践与研究探索网络环境下的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培训模式与机制,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效果和效率,是实现区域教师素养提高的重要手段。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想进一步赢得生存和发展空间,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专业发展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依托网络培训,有效促进广大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全社会教育之士的共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师专业发展正成为现实。  
一、网络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源泉和动力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且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互相连接起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包括网络通信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
网络平台,是新时期教师发展的智力源泉,给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无穷无尽的空间。青年教师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较高的学识水平,具有全新的教学理念,充沛的精力,富于改革和创新,他们渴望专业发展,希望快速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骨干;他们希望校园网络能为他们的专业发展和实践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实现知识型教师向能力型教师的转化。因此如何在网络条件下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一)、教育论坛,是教育信息汇聚的全新平台
这是个论坛盛行的时代。论坛又名BBS,它提供了一块公共电子白板,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面书写,可发布信息或提出看法。因为它的强交互性,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在论坛上轻易浏览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反思与问题,感受教师们的主动参与与对同行出现问题的积极帮助,看到同行们在论坛上展开的激烈讨论、智慧火花的碰撞,也可以欣喜地看到在论坛的互动交流中教师们迅速的成长。论坛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人们的沟通更加便捷、有效,教师可以通过论坛发布信息,与专家、学者探讨有关教育教学的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6 22:16:25 | 只看该作者

(二)、教育博客,是教师教育思想的展示舞台
博客是以网络作为载体,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再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博客与论坛一样,方便人们跨越时空进行交流,博客更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师关于教育、教学的理念可以通过博客进行快捷的展示。博客是完全开放的,博主将优秀的教学资源上传共享,日积月累,形成一个丰富的数字资源仓库。博客是一个学习的好处所,能帮助教师开拓思维、开阔视野,在网络的交流与碰撞中,产生疑惑、困惑,促进教师反思、探索。一些教育网站推出了“分类博客名录”、“名博推荐”,方便教师学习教育名家对教育的理解与感悟。博客作为一种教育叙事的网络教学工具,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喜爱。但博客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还需要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探索,结合其他各种网络技术,合理利用好博客,“为我所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教育网站,是教师教育理念的交流平台
网络技术为我们建立教学资源库、教育网站提供了便利。教师是教学资源库、教育网站的建设者,各种各样的图片、文字、动画、课件等现成的素材和已开发好的资源、课件、试题、案例、论文、文献,都可以作为学校教育网站、教师个人网站的素材。学校教育网站、教师个人网站是先进教育理念激进的场所,一些时尚教育理念、教学措施在网站上公布,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学习和专业发展。
二、网络教学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基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网络教学是指一种通过计算机网络,将老师与学生联系起来,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进行多向交流互动的教学方式。这种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和国际互联网基础之上的人机(网)互动的教学系统或教学模式,是把教室扩展到校园网上、互联网上,使资源在全校甚至全国、全球范围共享的教学形式,它具有强大的共享功能、交互功能、虚拟功能。
(一)、利用学科学习网站(web)进行网络教研的方式
教师登录学习网站可以获取相关的教学资源。可以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最新动态、把握课程改革信息、下载教学资料、发布反馈意见、利用搜索或链接访问其他教育教学网站。广泛地应用于备课、教学研究、科研等教育教学活动当中,为优化课堂教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学科课程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极大方便,同时也可以适时地接触最新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
(二)、参加网上教研论坛活动,即模拟的网络论坛(BBS)的教研方式
教师通过登录自建网站或其他学科网站上的BBS论坛,可以参与各项教研活动及学术讨论。发贴、跟贴是BBS用于教研的一个重要途径,当老师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或自己认为成功的教学案例发贴到论坛时,阅读者读贴,对帖子所介绍的问题、现象或是进行询问,或是进行答复,或是表明自己的观点,这些促进了教师进一步反思,实现了从现象到问题原因的研究。通过BBS,每位教师都可以自主参与,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平等相处、和谐共事,消除了资历、年龄、性别、职务带来的种种障碍。随时随地发表观点,在很短的时间内传达最新的教研信息和教学经验。
(三)、利用QQ群、UC房间、呱呱社区等在线聊天工具进行网上教研活动的方式 
利用Internet网络交流技术开展教研活动,除了大家所熟知的QQ聊天外,还可以利用UC房间、呱呱社区等来实现网上教学研究。UC房间、呱呱社区都有一个多人聊天功能,同组或同社群的老师,通过留言板或其它联系方式的约定,登陆到同一在线聊天室,进行网上教学研究,大家可以在一起畅所欲言,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家也都能看到。这样,就达到了同时在线的交流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6 22:16:58 | 只看该作者

(四)、利用电子邮件(e-mail)进行教研的方式
这是利用互联网与外界实行双向交流的一种便捷方式,适合任何有条件上网的教师。利用群发邮件、邮件列表等技术可以在特定人群范围内进行广泛教学研究,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信件和传真。我们可以针对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主动、虚心地通过发电子邮件方式与教研员联系,寻求专家的指导。也可以通过e-mail与外界进行更广泛的教研交流。同时,利用e-mail也是分门别类存放教学资料的好去处。有些教学资源,存放到自己电脑里,外出时使用不方便,有时又担心丢失,可以对此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而发到自己的专用邮箱里,这样,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去,只要有上网条件,随时都可以调用。
  (五)、利用网站的BLOG进行网络教研的方式
近来,教育Blog以人们意想不到的速度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纷纷建设起自己的Blog,从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到中小学教师的培训,甚至到专家之间的交流,Blog都被广泛的应用。
“Blog”的中文译名是博客,意指网络日志,它通过简单的张贴将个性化的知识、思想、见闻在互联网上发布共享。教育博客以其简单易用、及时发布、即时更新、管理方便的特点,被认为是继E-mail、BBS、Q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对教师来说,教师博客是一个展示教师个人风采的舞台,为教师提供了进行教育教学反思的新工具。 教师通过博客与更广范围的同伴交 流,主动创造条件接受专家学者的专业引领,在交流、 沟通和分享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更新教育理念,发展教学能力,促进教育信息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教师教育价值的实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之,网络教研在推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网络教研是常规教研活动的延伸、升华,教师参与教研不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局限。网络表现出的与普通媒体不同的特性,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随着对网络教研的深入研究和博客技术性能的改进、完善和提高,它的优势必将越来越得以显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自身发展正成为教育改革及教育信息化对教师提出的迫切要求,网络博客作为信息工具,将越来越广泛地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和利用。随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大力倡导和要求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形势,网络教研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必定具有更广阔的前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29 05: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