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教学实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2-15 09: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设想与理念】  引导学生以事例作为媒介,通过讨论、合作来体验和习得“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种类”以及“一般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等法律知识,通过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帮助事例中的人物探究避免违法行为发生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师生互动,共同追求和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相统一。
  【教学方法】:事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计算机媒体技术。
  【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种类。
  【教学难点】:一般违法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日说法──我们以第七课第一框的内容为话题:违法行为应不应该承担法律责任?(CAI如下)
  今日说法
  违法行为应不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二)评说事例
  师:首先请看事例(CAI如下)。哪位同学介绍一下?
  事例
  某中学生张某与李某在一公园内,因购买游园节目门票,发生口角而厮打起来,造成公共秩序混乱;在厮打过程中李某被张某抓伤了手背,后来被园内工作人员劝开。大约一小时后,二人再次在园中相遇,李某认为刚才自己吃了亏,于是便趁张某不备,捡起一块砖头向张某扔去,结果击中张某头部致使张某受重伤。
  想一想
  1. 张、李二人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行为?
  2. 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学生甲:(复述事例)
  师:我想请两位同学来演一演。谁来试一试?
  学生乙丙,即兴扮演张李二人上述行为。(过程略)
  师:演得很像。谢谢两位。请同学们想一想并讨论下面问题:
  1. 张、李二人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行为?
  2. 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学生讨论(略)。
  师:张、李二人在公园内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张某与李某在一公园内,因购买游园节目门票,发生口角而厮打起来。
  师:还有吗?
  生:李某被张某抓伤了手背。
  生:大约一小时后,二人再次在园中相遇,李某认为刚才自己吃了亏,于是便趁张某不备,捡起一块砖头向张某扔去,结果击中张某头部致使张某受重伤。
  师:那么这些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行为?
  生:违法行为。
  师:能不能讲得具体一点,也就是说是什么样的违法行为?
  生:张某与李某在一公园内厮打,造成公共秩序混乱,这是行政违法行为。(师插问:哪部法规有这方面的规定?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张某抓伤李某手背,这是民事违法行为。李某捡砖头扔向张某的头部致重伤,这是刑事违法行为。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相应作如下板书:
  师:那么,张、李这些违法行为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呢?
  生:张、李在公园内厮打,扰乱了公共秩序,两人应受到行政处罚;张某抓伤李某手背,要承担民事责任,也就是说张某要给予李某适当的医药费;李某扔砖头致张某重伤,这是犯罪,所以要受刑罚处罚。
  生:老师,我有补充。我觉得李某扔砖头致张某重伤,也应该承担民事责任,难道张某不要李某赔偿医药费?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同学们说呢?
  生:要!
  师:是的,我也赞成同学们的看法。一般来说,在刑事违法行为中,涉及民事违法的还要承担连带的民事责任。经过同学们评说,我们将对张、李二人的违法行为以及他们应承担的相应责任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谁来综合叙述?
  学生叙述(略)。
  根据学生叙述事例的思考问题进行归纳(CAI如下):
  事例探究
  (1)在张、李第一次冲突中,张某抓伤了李某的手背,对李某伤害不大,属一般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二人在公共场所为琐事厮打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均应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2)在二人第二次冲突中,李某故意伤害张某并致使张某受重伤,属于犯罪行为,应受到刑罚的处罚。
  (三)内化课程知识
  师: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下面三个问题(CAI如下):
  内化知识
  1. 什么是违法行为?
  2. 违法行为的类别有哪些?
  3. 一般违法行为要不要承担法律责任?
  学生看书并思考着,过了一会儿,有学生开始举手。
  师:什么是违法行为?
  生: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未承担公民在治安管理中应该承担的义务,做出法律禁止做的事情。
  有学生议论,似乎不同意……
  师:说得对。(学生的回答出乎意料,所以顺着学生的思路)那么除了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还有吗?
  生:拾到遗失物不还,家长不让未成年子女上学读书……
  师:看来很多,概括起来就是──
  学生们齐答: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师:违法行为的类别有哪些?
  生:违法行为包括违宪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几类。
  师:能不能简要地作个解释?
  生:违宪行为就是违反国家宪法的行为。如国家机关的活动与宪法的规定相抵触,公民的行为违反宪法的规定等,均属于违宪行为。
  生: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如欠债不还、拾获他人遗失的钱物不还、损害别人的名誉等,都属于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就是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如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违反交通管理法规以及违反城市管理法规等行为,都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师:刑事违法行为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犯罪。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又称什么行为?
  生:一般违法行为。
  师:回到我们今日说法的话题:违法行为应不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学生们异口同声:应该。
  师: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呢?请分别说一说。
  生:在我国,一切违宪行为都要受到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的特权。
  生: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刑罚处罚,如李某扔砖头致张某重伤应被判罪;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如张某抓伤李某的手背要赔偿医药费等;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它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等形式。如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的违法行为,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并作简要说明(CAI如下):
  违法行为→法律责任
  (四)议一议──悟理
  师:但是,社会上有人认为,一般违法行为,往往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为什么也要受到制裁?(CAI如下)
  议一议──悟理
  一般违法行为,往往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为什么也要受到制裁?
  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略)
  师:好了,谁来谈谈看法?
  生:一般违法行为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损害,有些一般违法行为如不及时给予处罚、惩戒,还可能发展为犯罪。(教师插问:比如说──)比如说事例中的张李二人在第一次冲突中如果受到相应处罚、惩戒,可能就不会发生后来的悲剧了。不是有“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样一句老话吗?因此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师:(很有感悟)说得好啊!我们还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生:我觉得凡是违法行为都应承担法律责任。
  生:我得到的启发是:往往大错是从小错开始的,所以要防微杜渐。
  生:我想到一个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要考虑后果;另外,做人要有责任心。因为有责任心的人往往不做违法的事,他知道那要负法律责任的。
  (五)试一试──践行
  师:同学们的话让我很感动!是的,我们每一个人不但要自己守法,要防微杜渐,还要成为有责任心的人,为他人、为社会做有益的事。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责任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有益事情,也就是说,假设你在上述事例中的现场,如果你作为张某或者李某的朋友,应该怎么办?(CAI如下)
  试一试──践行
  上述事例中,如果你作为张某或李某的朋友,应该怎么办?
  学生在思考,教师请出张某李某的扮演者──学生乙丙,来到讲台前,之后就有学生举手。
  师:下面就请同学说说怎么办?
  生(走到张某跟前):我是张某的朋友,我会劝说张某不要同李某厮打,因为这是违法的;还会造成公共秩序混乱,多不好。
  生:当发现他们厮打的时候,我马上走过来,劝走张某,然后再买票。我还会用政治课第二课的知识说服张某,要维护公共场所的秩序。
  生:我同意刚才两位同学的看法。如果是厮打已成事实。我建议我的朋友张某向李某道歉,请求李某原谅,并主动承担适当的医药费,这样可能避免后面的事故发生。
  生:(拉着李某)算了,人家也道歉了,我们就原谅他这一次。
  生:我发现朋友张某受了重伤,我会报警,并打“120”来救护;当然我还要设法不让李某逃跑;最后还要李某赔偿医药费。
  ……
  师:看来,我们多数同学是设法避免第二次的冲突发生。当第二次冲突发生,事故已成为事实,还懂得报警,懂得请求救护,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朋友的合法权益。说明我们同学学到了不少法律知识,能够做到学用结合。这里,我谢谢同学们的真情帮助。有一句话说:“献人玫瑰,手里留香。”是的,给人帮助,也提高自己。事例里发生的事情是令人痛心的,我们愿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作为张某李某的扮演者,你们想说点儿什么?
  生丙:要学好法律知识,要依法律己,做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生乙:也要有一点儿宽容心,不要为一点儿小事而发生争执。
  师:好,谢谢两位。最后,我们以一句话结束本节课的话题,就是: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教研室,广东省东莞市黄江中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5 18: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