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古筝演奏《渔舟唱晚》说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2:0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古筝演奏《渔舟唱晚》说课稿

古筝演奏《渔舟唱晚》说课稿
一、说教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古筝演奏课《渔舟唱晚》,《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独奏曲,也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句中。在本课中,着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弹奏中来,加深学生对音乐艺术的认识,增进对音乐艺术的感情。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熟悉乐曲及主题思想,初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演唱、演奏乐曲主旋律,加深对乐曲各段的理解。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听、唱、讨论、联想、感受、演奏等方面来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地发展,达到艺术熏陶与塑造人的目的。  
     3、情感目标: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了解中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悠久传统,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爱好和弹奏古筝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景和意境。    教学难点:让学生熟悉这首乐曲的基本演奏技巧。
二、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从音乐教学的角度来看,高中学生的音乐兴趣取向表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其音乐经验和音乐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丰富和提高。因此,他们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也需要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之中。在课堂中,我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参与实践”的原则。在组织学习活动时,采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给学生以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说教法:在教学本课时,我以亲身演奏乐曲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我的教法中体现:
1、音乐中加强群体意识。    2、充分调动学生全身的感官,形成师生互动,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四、教学过程:在一部分,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1、导入新课: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情绪和情感体验尤为重要。首先我会提出一些问题:2009春节联欢晚会上和宋祖英一起唱歌的谁?你们还熟悉他其它的歌曲吗?这首歌曲你们听过吗?我将用古筝来演奏《青花瓷》,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及兴趣。
2、介绍古筝:引导学生探究古筝的发展史及构造:古筝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民族器乐的瑰宝。它不仅悦耳动听,而且学弹容易,是一种非常被人们接受的优秀民族乐器。古筝又名“秦筝”,自秦汉以来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各具浓郁特色的流派,如:山东筝、河南筝、客家筝等九大派。再请学生试着拨弄古筝,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直观感受及听辨来了解古筝的构造和音色。
3、介绍乐曲:1.乐曲由来: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北派筝曲。《渔舟唱晚》的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649—676)在《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中的“渔舟唱晚”四个字,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
  这首乐曲曾被改编多种演奏形式,黎国荃根据同名筝曲曾改编为小提琴曲。
2.音乐分析:《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乐曲的前半部分(第一段),乐句与乐句基本上是上下对答的“对仗式”结构,给人结构规整之感;乐曲的后半部分(第二、三段),则运用递升、递降的旋律和渐次发展的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了百舟竞归的热烈情景。
3.作者简介:娄树华,筝演奏家。河北玉田人;曹正,筝演奏家。
4、乐曲分析:第一部分慢板出来的时候要注意它的分句,它不是按小节分,例如:1~10小节演奏时配以左手“上滑音”、“颤音”等技巧,产生的波浪般音响效果顺畅自如,给人以舒展、恬静的美感。(教师示范)第二部分速度欢快,旋律活泼流畅。第36小节以揉技法奏出“4”音,并用明快短促的花指音,丰富乐曲的表现力。从第49小节开始要注意,第一遍演奏时尽量靠右边,就感觉太阳照在湖面微微泛起的水波。第二遍靠左边点演奏,好像水比较深一样。(教师师范)第三部分是乐曲的合段,谱中的三十二分音符节奏实际上是演奏时右手划奏出的一串清澈流丽的琶音。音乐反复后,乐曲速度、力度逐渐加强。音型以后,出现一小节连续的琶音,好像是渔舟过后,在水面上留下的余波。音乐达到高潮时突然切住后,下行落在宫音上。这首弹完后要给人一种回味无穷,听了还想听的感觉。
5、学生参与实践:本课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形式,通过教师范奏,学生交流,演奏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使直观、生动,理性的音乐节奏,技法与意境有机联系起来,既突出教学重点,又培养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爱好和弹奏古筝的兴趣。
6、总结:我们中国的民族音乐是非常丰富美好的,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善于发现美、感受美、创造出更多更美的艺术形象,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五:反思:我觉得一堂好的音乐课应该体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力,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使学生在饶有趣味和充满情感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主动获得多方面的艺术能力。今天的说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得到各位领导和同行的指导、帮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2 08: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