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生家教文章 培养孩子的习惯,离不开责任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3 12:1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在的初中孩子,有相当的一部分不愿读书学习,在课堂上戏闹打骂,吃零食、嚼口香糖……预习时,东张张、西望望,左盼盼、右顾顾,有意无意地消耗时间。听课时,不到十分钟,注意力就不集中了。记录时,听了上句忘了下句……作业时,东哪西扯,糊乱拼凑,随便几句就了事……
    带着初中孩子存在的诸多现象,教师苦不堪言,家长无可奈何,摇头叹息!为了解决对初中孩子的行为习惯问题,我特意拜访了南师大教育心理学家,他在谈话中给我们说了许多有关“培养孩子的习惯,离不开责任教育”的事例,让我们茅塞顿开。现记录几个典型事例,供同行参考:
    案例1:每一次在饭前提醒“姥爷吃拜洗平”,朋友的的孩子三岁,看到大人每次都提醒姥爷,她也想做这件事,有一次饭前,她就抢先说了:“姥爷吃拜平”。得到大人的鼓励,她就接着做下去,三天之后就养成了习惯。每次餐前,提醒姥爷吃拜平就成了她的责任。
    案例2:有一位孩子上幼儿园时,和小朋友的关系很好,她又很乐意帮助更小的朋友。有一天,她感冒发烧了,家长说:“请个假吧,明天不去幼儿园了,”她确叫嚷着,“那可不行,我不去了,小莉上厕所时谁帮她提裤子呢?原来她已经把帮助小朋友当作了自己的份内事情了。
    由此可见,小孩都知道,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她享受着社会成员多年来创造的各种文明成果,她也要回报社会,她也要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这个责任,无论大小,但只要她能承担,她便会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她便会感受到生存的快乐,她便会有克服各种困难的前进动力。
可惜现在许多的家长,借顾孩子的学习紧、学习忙,往往会不自觉地剥夺了孩子的这种快乐。他们这也不让孩子做,那也不许孩子做,只是一味的逼着孩子背书做作业。他们自以为给了孩子幸福,而孩子则感到枯燥乏味,日久便产生厌学情绪,家长没有正确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强迫孩子去学习,致使孩子感受到的却是沉甸甸的负担。
案例3:一位十三岁的初一年级孩子,从小在家里没有做过任何家务。一天,妈妈病了,要求他做一点小事。他答应了,可就是不行动。他的妈妈一次次地催他,仍然不见效果,妈妈忍无可忍之下批评了他几句,他反而顶嘴。他妈妈生气了,很很地教训了他几句。他也生气了,把门一摔,说:“我不在你们家呆了。”说着便出门走了。反思这孩子为什么会说:“你们家呢?原因是对于这个家,他从未作过任何贡献,因此他根本就不可能感受到这就是“我的家了”。
案例4:有一位初三女孩,因为生活上的一些不如意的事儿,让她决定割腕自杀,在她作了周密准备,计划实施时,鲜血已经开始不停地往外流了,她突然想到:我死了之后,我爸爸妈妈该怎么办呢?就是这一念之差,使她开始呼救,便挽救了一条生命。实际上如果一个人的心中没有了其他人,只剩下了自己时,生命的价值对他就会失去意义,她就会变得无比脆弱,经受不起任何挫折和打击。
案例5:最早选为五朵金花的两个女孩,年龄差不多,机遇差不多,两人都成了著名的主角,都在文艺界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在“文革”中两个人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其中一位女孩后来结婚,生育一女儿,在“文革”冲击时时刻想到的是我死了,女儿怎么办?于是她忍辱负重,坚强地克制自己,终于渡过了生死关。而另一位女孩,没有结婚,在“文革”冲击波中承受了严重的打击,最终疯了,连生活都不能自理……
案例6:有一女孩,在她遭遇严生的打击时,想要跳楼自杀,在上楼时,无意中扭伤了双脚,双脚肿胀,医生检查之后,误诊为静脉回流受阻引起急性发炎。误认为是人体的血液经过血管把营养输送到全身所引起的,……她反复沉思,“回流受阻,就会滞留,就会肿胀,就会造成各种疾病”。那么,家庭、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受到家庭、社会爱的滋养。无论任何人都要接受爱的滋养,爱是需要回流的,只有接受,没有付出,一定会出毛病。她这样想着、想着,终于想通了,不但不决定自杀,反而决定研究社会心理现象,努力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去说服那些一时想不通的人,并努力回报社会。
南大教育心理学家他还告诉我一个学业与事业并不成比例的事儿,他说,目前的学生中有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和各种的科代表,他们都是班级的优秀分子。学习委员和科代表一般成绩更好一些,就业时往往有更大的优势。可是几年之后往往是生活委员,劳动委员的发展成就更大一些。这就是因为他们更习惯于为他人着想,也就更容易被他人接受。
总之,孩子的行为习惯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它伴随着责任所产生,随着责任感的强烈与否而成就了孩子的事业与否。如果没有责任感的行为习惯,最终不是变坏,就是空话。为此,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时,不能忘记对孩子的责任教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8 18:2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