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公开课《三顾茅庐》(第二课时)说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20 20:1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字资料  各位同行、各位领导:
大家下午好!
刚才我和孩子们共同学习了《三顾茅庐》一文,现在我就本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思路、设计理念以及教学反思等,向大家作一个汇报。
一、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我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出发,提出了本课的学习目标:第一,凭借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通过读、思、悟,提升情感,感受刘备三请诸葛亮的真心诚意。第二,在读、说、写等拓展性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发展语言。
二、本堂课的设计思路
我在把握这篇教材时,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目标为纲,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从学生对刘备的“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等的体验中提炼出“诚”这条主线,在初读课文时发现诚;在反复朗读中感悟诚,表达诚;通过引入《出师表》这一拓展资料,让学生感悟诸葛亮这一当事人所回味到的刘备对他的一片诚心来提炼诚;最后让学生与刘备进行对话,从而来赞美诚,升华诚。我想抓住“诚”这条主线,既尊重了文本的价值取向,又能展示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通过教学,让“诚”深深地烙在学生的脑海中,说实在的,这个“诚”也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中,我想,课堂确实是我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的一段生命历程。
三、本堂课的设计理念
我本着“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理念,课堂上试想从以下几方面突破。
第一,预设了几套学路。依据课堂中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和实际情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生的“阅读期待”,我预设了三条学路:学路一,学生可以先从描写刘备动作的语言入手来开展学习活动;学路二,学生也可以先从描写刘备和张飞的对话入手来开展学习活动;学路三,学生还可以先从描写当时的天气、环境的语言入手来开展学习活动等等。我在试教的时候,大多学生都是先从刘备的动作来体会的,因为刘备的动作比较形像地表现出他的诚意,学生比较容易感悟到。但在今天的课上,学生却先从刘备和张飞的对话中体会诚意,这说明咱们衢州的孩子很会读书,很会思考,能透过语言,自读自悟,看到内涵。于是我就顺着这一学情,先从描写刘备和张飞对话的语言入手来组织学习活动,这是根据课堂实际随机生成的学路。在具体感悟人物的对话中,学生也可以任意感悟对他触动最大的一组,教师则随学生选择,融入其中,点拨、引导。
第二,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首先,给学生读书的空间,整堂课的支架——你认为最能体现刘备真心诚意的语句在哪儿,把它读出来。所以我和学生在亲历学习过程中一个最显性的活动就是——读,自由读、指名读、找个伙伴对读、师生对读、加个动作表演读、集体读等等,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出个性,读出滋味,读出感悟。其次,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在读人物对话时,多次让学生以刘备的身份,设身处地地揣摩他的内心活动;在读人物动作时,边欣赏“隆中相见”边思考;在感悟《出师表》时,着力渲染气氛,让学生随着诸葛亮的思绪,思维跌宕起伏。最后,给学生悟的空间,在学生读、思的基础上,悟出来的东西才是真切的,本课的学习中伴随着学生的读、思,到最后悟出来的刘备的诚,是对主人翁人性中闪光点的最好诠释。
第三,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当学生自由对读刘备和张飞的对话时,我启发学生:你听出了什么?这一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强化听的训练,是畅谈个人独特感受的良好契机,有了独特感受,才会有个性的朗读。在想像当张飞要去烧诸葛亮的茅草屋的时候,刘备会说些什么,大部分学生会联想到刘备会怒不可遏地大声斥责张飞,但有一个孩子却说刘备是小声地教训张飞,生怕惊醒了诸葛亮,这是孩子的独特体验,我充分肯定了他。
第四,努力建立“超文本”的对话机制,文本是提供师生对话的资源,它只不过是个例子,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可以是“超文本”的,本课师生先跟课文中的语言进行对话,再和刘备、张飞进行对话,进而和诸葛亮的《出师表》进行对话,到最后与刘备的零距离对话,既依托于文本,又超越于文本。
四、本堂课的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上下来,我觉得最成功的地方是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从读中发现诚,感悟诚,表达诚,提炼诚,赞美诚,升华诚,一路感悟下来,学生有一个提高的过程,特别是在感悟《出师表》和最后跟刘备的对话时,学生表现出来的投入、激情、真切是课堂上难得的高潮。特别是有几个细微之处,孩子们的感悟可真是令人惊喜——
(待上好课后补充)
感谢孩子们,感谢这个班的语文老师,这是长期积累形成的语文功底,他们真是太棒了!
但还是有很多遗憾的地方,关键在于我本人的教学经验不足,驾驭课堂的能力不是很强,比方说在——
(待上好课后补充)
所以浪费了许多课堂上随即生成的宝贵教学资源,实在可惜!恳请能够得到专家、同行的指点,不甚感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7-20 20:11:57 | 只看该作者
《三顾茅庐》(第二课时)说课稿
柘汪镇中心小学  侯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6 23: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