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年级作文 勤俭从我做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17:2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二作文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人有一颗勤俭节约的心,就等于拥有了大笔财富。”在物质生活不富裕的过去,需要勤俭节约;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也不能丢掉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所以我们要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                                                                      记得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幼年丧父,跟母亲艰难度日,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做官后,他依然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多年来全家只住在几间茅草房里。后来,他的女儿出嫁,人们想他一定会好好操办一下,谁知大喜这天,吴家仍然冷冷清清。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管家问道:“你家小姐今天出嫁,怎么一点筹办的样子都没有?”仆人皱着眉说:“别提了,我家主人太过分节俭了,小姐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准备。我原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你说,一条狗能卖多少钱,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儿也比我家主人气派啊!”管家感叹道:“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这个故事不仅说明了吴隐之勤俭节约的品质,同时也说明了想要养成这个品质要从小做起。但是勤俭二字是不可分开的,只勤不俭或只俭不勤都是没有用的。                                     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字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 “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勤俭不是过分的吝啬,而是从细微之处节约。例如:吃饭时吃多少就盛多少,不浪费;节约用水;花钱时要有计划,不要大手大脚等等。我们不能因为现在的物质条件改善了,就忘记了勤俭节约。非洲人口约占喀麦隆五分之一的极北省今年粮食歉收,其300万居民将面临荒年威胁。                                                              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不要把贫穷人们的希望白白浪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5-23 02: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