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1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校通”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及以后的发展趋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0 11:2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家校通”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及以后的发展趋势
摘要:家庭是一个人接受教育开始的地方,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延伸,学校和家庭必须进行沟通,良好的沟通是基础,密切的配合是关键。随着网络信息和通信行业的发展,再加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想更好地培养孩子,“家校通”应运而生,为家校双方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家校通”的运用让教师的工作更加系统化,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孩子在校表现,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公众也有不同的态度,但它的总体发展趋势是良好的。本文从“家校通”产生的影响因素、运用的效果、大众的评价以及发展趋势几个方面对“家校通”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家校通 教育教学 运用效果 发展趋势
一、“家校通”产生的影响因素
随着科技日益发达,各行业都出现了越来越先进的手段,教学上也不例外,很多新型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投入到教学使用中,为教学服务,成为教学有力的辅助手段。“家校通”也是在这样的大背下应运而生。它的产生还有一些特殊的原因。
(一)家长方面
目前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所属年龄阶段越来越小,家长担心孩子不能很好的投入学习。中小学阶段是孩子性格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不观注孩子的心理发展,一旦误入歧途,后果将令人担忧,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细心地观注孩子的成长。家长想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比如有没有旷课,课堂听课状态如何,有没有不遵守纪律的情况等,这样尽可能把孩子不好的观念扼杀在摇篮里。要及时得到这些消息就必须和学校老师取得很好的联系,然而直接见面的机会很少,打电话又怕找不到合适的时间,白天教师基本上在上课,上课之余也是在处理一些繁杂的事务,下班时间又怕打扰到教师的私人空间,不知道能交流多久,交流的时点既少又难把握,所以“家校通”就成为很好的助手。
(二)教师方面
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两个较大的环境,教师要更多地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就要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有助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家校通”是很便捷的方式。
家庭是很重要的教育场所,家长也扮演着重要的教育角色,学校和家庭取得必要的沟通,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大多数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在孩子的身旁,而且教师的工作也很繁忙,这样的情况下,通过进行家访互相沟通的机会就很少,电话交流也受到制约,“家校通”服务解决了这样的难题,成为家校沟通的良好手段。
二、“家校通”运用的效果
(一)加强教师和家长的沟通
1、有利于教师工作的细节化
(1)运用发送信息的功能
教师运用“家校通”最多的工作是给家长发信息,一般是发送每天的作业,家长可以根据收到的信息督促并辅导孩子的学习,避免有些调皮的孩子作业偷工减料或者不完成作业。另外可以发送些特殊的任务,在校期间没来得及布置或者放学后接到的通知,可以通过“家校通”信息发送至家长手机。实例:
一次我们学校打算带领学生去劳动基地进行体验,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做好,原本让学生不带书包按时到校即可,可是早晨突然发现下雨了,天气不太好,这时用“家校通”编辑信息让学生带书包做好两手准备,如果雨停了就按计划去基地,如果雨不停就照常上课。家长收到信息后就可以安排好学生。
教师还可以运用“家校通”对学生进行更多的关心,也提醒工作繁忙的家长多注意照顾孩子。天气热时提醒学生多喝水,防暑降温;天气转凉时提醒学生添衣注意保暖;放假期间也可以随时提醒学生出行注意安全,认真完成作业;如果出现特殊事件可以重点提醒家长,比如水豆、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疾病频发时期,溺水、交通事故等安全事件发生时期,提醒家长注意防范。实例:
假期将要结束时,王老师编辑这样一条信息:愉快的假期接近尾声,开学在即,请您查看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并且注意作息时间,监督孩子早晚要和上课的作息时间一致,不要贪玩电脑长时间看电视,保持良好的状态迎接新学期。最后祝您身体健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9-20 11:25:16 | 只看该作者

教师运用家校通除了这种一对多发送集体信息外,还可以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和个别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可以是问题生,可以是有进步的学生,可以是近期成绩有波动的学生,还可以是心理出现异常的学生。总之,对进步生要及时表扬,让家长知道,这样家长高兴,也会鼓励奖励孩子,对孩子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表现不太理想的学生也要及时通知家长,引起家长的关注,多方位帮孩子解决问题。
(2)网页交流的功能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个人主页,主页上的功能很多,如:个人社区、班级博客、家校互动、教育看点等。教师可以在“班里班外”上发帖,还可以发博客、传照片等,把短信无法很好完成的工作在这里完美地呈现出来。家长们还可以参与评论交流,这里的交流与短信息交流有区别,主要针对一些共性的问题,比如在“教育看点”中的提问:调皮的孩子怎么办?孩子胆小怎么办?怎样学习才能提高效率?
(3)其他功能
每位教师在个人社区都可以显示自己的博客、心情等动态(如下图1),分享和转载一些有关教育教学的小文章,教师们在这里可以互相学习、评论、交流,不断地提升自己。这样的交流扩大了范围,不管身处何方,认识与否,只要拥有共同的职业和共同的志向,就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这种交流家长也是可以参与进来的,在发博客时只要点击“短信通知学生家长”(如下图2),家长收到信息后可以阅读并评论。
“班里班外”是一个公共班级,所有登录者可以在这里浏览、发起话题、参与讨论,为大家提供了又一个交流的平台。
2、有助于家长对孩子的了解
有的学校实行学生刷卡进校离校的制度,刷卡的同时,家长会收到信息显示该学生什么时间已安全到达学校,什么时间已离开学校,一方面家长知道孩子安全到校而放心,另一方面,如果迟到或者逃课,家长也能察觉到。但这项功能还没有得到普及。
家长可以在“班里班外”的发言区进行提问发言,教师参与回答(如图3)
其他家长也可以通过此平台浏览,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心理,获得更多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家长和教师得到了全面的沟通交流,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阻碍“家校通 ”作用发挥的因素
(1)客观条件的限制
由于有些地区经济条件的限制,高科技手段无法快速全面地传播并使用,落后的地区家长的教育背景差,受教育水平低,不会很好的使用电脑。而且在同一地区也必然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贫富有差距,困难家庭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所以导致家长不能更好更全面地使用“家校通”,教师和家长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沟通,影响“家校通”作用的发挥。
(2)主观因素
部分家长工作繁忙,跟本没有时间上网查看信息,也没时间和教师有更多的交流,手机收到的信息可能因为业务繁忙而被忽略过去,所以对他们而言,“家校通”就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大众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9-20 11:25:20 | 只看该作者

下面是一个班级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对“家校通”的态度的调查结果
        总人数        喜欢(人)        比例(%)        不喜欢(人)        比例(%)        无所谓(人)        比例(%)
家长        44        41        93        0        0        3        7
男生        18        14        78        3        17        1        5
女生        26        23        88        3        12        0        0

(一)“家校通”有效地促进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调查显示,家长基本都支持“家校通”,因为他们通过“家校通”更多更准确地掌握了孩子的在校情况,到校离校时间让家长放心孩子的安全,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向老师反映孩子的家庭表现,与老师进行更多的沟通,获得更多教育指导。多数学生不论男生还是女生也都喜欢“家校通”,因为他们收到老师发的很多信息,尤其温馨的提示让他们感到很温暖,拉近了和老师的距离。对于教师而言,“家校通”方便了他们的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学生,所以从家长、学生、教师三方面都能反映“家校通”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孩子少了隐私
调查显示,有少数学生不喜欢“家校通”,主要是一些孩子认为“家校通”就是对他们的监视,少了很多隐私。而且男生的比例要比女生高,主要原因是男生比较贪玩,作业偷工减料质量不好也会被发现,家长和老师会拿他们的“把柄”进行交流,让他们感觉少了很多自由。
四、使用发展趋势
尽管有少数人对“家校通”有所排斥,在发展过程中不免会遇到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和少数人为的阻力,但绝大多数人是喜欢“家校通”并在积极使用的,科技在不断发展,“家校通”的功能会越来越多,使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它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但也不能完全取缔传统的家访的沟通方式。
五、结语
“家校通”有着随时性、便捷性、全面性的特点,它不是单向性的通知而是一种双向性的沟通,只有沟通配合才能发挥它更大的作用,体现它的价值所在。“家校通”的运用使家校更加密切地配合,家庭、学校、社会成为一体,让教育教学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30 22: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