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 复习 铺垫 | 出示复习内容 (提前写在小黑板上) | 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在班里互相交流 | 小数与整数的互相转化是学习本课的主要思维方法,而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则是转化的主要依据。通过口答练习,为学生探究新知作好知识和思维上的准备 | |
二、自主探索 | 1、出示例1情景图,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是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的,乘积又是如何处理的,为什么可以这样转化?将思考过 程板演化。(通过交流和板演,在引导学生描述转化过程的同时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指出积末尾的0一般的处理方法。4、反馈练习。竖式计算 14.5×6 3.08×5(注意末尾0的处理)5、小结 | 1、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小组交流。 2、汇报演示。板演计算过程,呈现思考过程。 3、学生独立计算注意积末尾的0一般的处理方法 | 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提高计算能力 | |
三、巩固联系,实践应用 | 1、让学生独立做做一做1。 2、出示准备好的练习题。 | 学生独立完成 | 1、练习:做一做1目的是比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沟通两者联系,理解算理,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计算习惯,正确处理积的小数点) | |
四、课堂总结 | 进行课堂总结 | |||
五、课堂延伸 | 1、出示根据45×19=855,直接说出下列算式得 45×190= 45×1.9=4.5 ×19 =4.5×1.9=0.45×19 = ( )×( )=0.855 | 学生边做边交流规律 | 根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前2-4题是对本课的巩固,后两题是拓展提升,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感受整数乘法与小数乘整数和小数乘小数是一脉相承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众向思维培养 | |
板书设计 | ||||
小数乘整数 3.5×3=10.5 0.72×5 3.5 -- - 3 5 0.72 扩大到它的100倍 7 2 × 3 ×3 × 5 × 5 ------- ------ ------- -------- 10.5元 ----105角 3.60 缩小到它的1/100 360 |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
这节课是小数乘整数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 一、复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及整数乘法中由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为学生学习“小数乘整数”做好了铺垫,尤其是掌握了积的变化规律,为学习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有很大的帮助。 二、学生根据课本“购买风筝”的情境,从而激发了自身的学习兴趣。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自然的引出了小数乘整数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探索新知。 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注重独立思考,如解决实际问题时,他们小组合作思考交流解决的方法,在师生的交流学习中,他们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计算方法,从而得到许多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然后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 总之,这节课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思考交流的学习中,给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