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理数的加法》 说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7 12:2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理数的加法》 说课稿

《有理数的加法》首先,就教材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谈,分别是教材内容、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和教材特点。
㈠教学内容:它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第四节,它共分2个课时,我要讲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㈡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之一。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继学习实数、代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建构在生产、生活实例上,有较强的生活价值,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
㈢教材特点:本课时是有理数运算的第1课时,它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前面所学的有理数的意义、绝对值及数轴等知识在本节课都要用到;同时本课时是后面几节的重要基础,为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引入和利用有理数加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作了非常重要的铺垫。从内容上看,通过“净胜球”和“数轴上点的移动”这些学生乐于接受并且易于理解的问题情境引入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最后通过“议一议”由同学们自己总结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而就学生的状况来讲,我们知道:本校是九江市永修县一所很普通的学校,学生学习的情况较差,小学基础不扎实,并且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尽量避免以生硬理论为基础的问题,而是采用简单易于接受的问题情境。
依据以上对本节课教材的分析和七年级学生学情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进行整数加法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教师创设的熟悉情境与学生探索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结果的符号及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及其绝对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
  2、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师生交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
其中教学重点、难点分别是:
  重点:理解和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难点: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尤其是理解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板书设计: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5 20: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