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教学设计跨世纪的新一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1:5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跨世纪的新一代
教学目标
1. 聆听歌曲《跨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速度、力度、节拍特点及歌曲结构。
2. 学会歌曲,并有感情地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加入适当律动并做到互相配合,并勇敢地即兴表演。
3. 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地即兴表演。
教学重、难点
1. 指导学生用自然、明亮、舒展的声音演唱《跨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
2. 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 体会歌曲内涵,加入节奏重音和适当律动。
教学过程
1. 导入
(1)学生踏着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节奏进教室。
(2)教师播放配乐诗朗诵《中学时代》视频,请学生充分体会诗句中的含义。
(3)教师播放音乐,请学生自信并有感情地朗诵《中学时代》。
(4)教师采用提问方式导入课题:请学生简单谈谈从小学生过渡到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及目标。
2. 新课学习
(1)聆听《跨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
(2)请学生讨论聆听后的体会和感受,并回答问题:歌曲表达了什么情绪?力度如何?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学生发表意见,教师进行评价。如学生回答正确,教师把歌曲中的节奏加以提取,请全体同学用XX XX  X X | X XX O  O |节奏鼓掌。
(3)再次聆听歌曲或教师范唱,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
(4)教师提出问题:前八小节歌词的动词有哪些?怎样能把动词的气势唱出来?(在“敲、吹、升、举”这几个字上加上重音记号)请学生按照XX  XX   X   X | X   XX  O  O|节奏加上重音朗读歌词。
3. 《跨世纪的新一代》歌曲学习
(1)学习歌曲前八小节:XX  XX   X   X | X   XX O  O |。
①请学生打出此节奏,并说出4/4拍的强弱规律。
②请同学们在强拍(第1、3拍)上加上重音读节奏并按节拍规律读出前八小节歌词。③听录音或教师范唱,学生学唱前八小节,要唱出节奏重音,尤其是“敲、吹、升、举”四个字。根据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改变句子中的断连处理,使歌曲更加坚定有力。并且注意演唱技巧,如:口腔状态、气息的运用、寻找共鸣点。
④学习ΟX  XX节奏,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
(2)请学生听《跨世纪的新一代》音频并仔细观察,比较前八小节的音乐与后面音乐的不同,教师简单提示(从节奏、音区上)。
学生发表意见,教师评价并总结:歌曲从第九小节起音区提高、节奏拉宽、旋律更加舒展,使歌曲气势更宏大,情绪更激昂,进入高潮。
学生讨论并选出歌曲的音乐结构:是两个乐段还是三个乐段。
(3)简单了解两段体歌曲结构:两个按对比原则构成为一体的曲式结构,称为两段体,又称为单二部曲式。两段体的结构图式:A + B。
结构特点:
A段:具有乐思初步陈述的性质,音乐平稳,形象单一,为后段的发展留有余地。
B段:具有乐思发展的性质,通过主题的发展、在节奏、节拍、调式、调性、音区等方面与A段形成对比,进一步深化主题。
两段结构可分为以下三种:有再现的两段体,没有再现的两段体,带副歌的两段体。
主副歌式的两段体,在音乐上往往采用对比式的写法,在表演形式上常用领唱+合唱的演唱形式。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照歌曲《跨世纪的新一代》进行简单复述。
(4)学生听B段音频,学唱并体会意境。注意各种附点和切分节奏型的区别及正确唱法,注意B段长音要演唱得饱满,气息要长,连贯抒情。在“三角铁”处敲击各种打击乐器或跺脚或互相击掌为歌曲伴奏。
(5)练习AB段的衔接处。
(6)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全曲。要求:A段要唱出节奏重音,尤其是“敲、吹、升、举”四个字,B段要连贯抒情。(学生可分成两组,一组边唱边按单位拍踏步,另一组按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和在“三角铁”处敲击各种打击乐器或跺脚或互相击掌为歌曲伴奏)。
(7)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齐唱、领唱+合唱等)
(8)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还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其它方式进行表演。(教师可适当提示,如:敲起来、吹起来、升起来、举起来都可加入适当的动作。)
4. 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结束前,请同学们思考歌曲《跨世纪的新一代》和诗朗诵《中学时代》体现了21世纪中学生的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和朗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1 20:2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