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2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技术课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0 20:5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信息技术课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讨
【摘要】在信息技术课,目前不少学生仅仅学到一些软件的用法和掌握一些电脑的操作。这对于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就此提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促进学习者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21世纪是终身学习的时代,也是自主学习的时代。”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对学生来说意义非常重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为学生打造好终身学习的平台。在信息技术课上,要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任何的学习活动都是发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而环境是影响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之一。自主学习环境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他们进行主动探究和研究性学习,因此,自主学习环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背景知识、学习能力、认知风格都有很大的差异,因而需要的认知工具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学习资源的类型也不同。所以,在自主学习环境的设计中必须提供多种认知工具盒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自由的选择空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在现在的网络学习资源中,已经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网络认知工具盒网络学习环境。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基于网络的认知工具如:WEB服务、FTP服务、邮件服务、BBS论坛等进行学习。学生恰当运用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完成认知操作进而促进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寻找机遇网络的学习资源,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为学习者实现探索模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总之,丰富的网络资源是分层教学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0 20:54:41 | 只看该作者

2.采取多种的学习策略
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性强、操作性强、发展快,教师必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观,采取适合学生自主学的教学策略,把培养雪花扇呢过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学会学习。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要使不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学习过程都能够得到促进,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就要给学生提供选择自己所偏爱的学习策略的机会和条。比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我们可以选择讨论式教学法、小组协作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对于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我们的学习策略也可以不一样,对于计算机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以使他们互相讨论,互相学习,教师适当进行点拨。
3.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
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上课气氛,使学生学得轻松,学的自然,而不是一本正经,心游万里,左耳进右耳出。学习信息技术,重在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因此,我们要尽量使学生能够通过动手来完成教学内容。这样的话,学生就可以玩中学,乐此不疲了。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信息技术教师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环境。这需要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感染力,最好能够多一些幽默感;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到应该掌握的知识。
4.要适时对一些完成情况不好的学生予以帮助
一个班里的学生,总会有一些掌握情况不太好的。我们一定要耐心的教导他们,使他们尽量多学一点东西。如果是懒惰的学生,要多监督提醒;如果是完全不会的学生,要多耐心的教导他们,适当多花些时间辅导到他们,并且安排一些做得比较好的学生来做小老师。教学应该尽一切可能教好每一个学生,尽量让这些学的不太好的学生不至于掉队。如果连最差的学生都能学的有滋有味,那么整个班就会形成人人爱学习、个个主动学的良好学习氛围,这必将更好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多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上信息技术课,要从多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要注意:
1.要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
学生学习一定要有兴趣,而兴趣的大小取决教师的引导方法是否得当。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可以设计有明确目标的“任务”,这个“任务”的最终结果最好能够呈现出来。学生围绕目标自己主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问题,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布置任务的一定要跟生活有一定的联系,或者具有趣味性,或者具有美感,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普遍兴趣。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就会有持久、稳定的学习动机,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生活,对学习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0 20:54:48 | 只看该作者

2.注意设置认知冲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即提出问题。提出问题中,有些是以前学过的,这些问题由学生自己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过的,即隐含在人物中的新知识点,这正是这个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是教师注意在任务中设置一些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特别是在新知识地引入上,设置一些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积极思考把问题提出来,这时教师将新知识介绍给学生,学生就自然而然建立了对新知识的认识。
3.注意控制难度,适当将大的任务进行分解
对于一些大的任务,学生独立完成可能会花比较长时间,教师应该将大任务分解成多个小任务,使学生自主制定出其中的各个小任务的操作步骤,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比如从哪里去获取相关资料,寻找相关帮助、解决问题的大体思路。比如信息技术教学中工具的使用。学生遇到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告诉他怎么样,而是引导他如何去找答案,如通过软件的帮助或通过网络搜索等。
4.注意对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从提高学生预习能力方面入手。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课外作业,要求学生自学;或者安排一些预习,上课之前进行检查评讲等。学生在完成预习作业的同事,其实已经在训练自己的自学能力了。如果能够持之以恒,必然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自学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当然,作业量不宜太多,难度也要控制。
三、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指导学生逐步认识自己“学会”的过程是否合理有效,在学习中使用的方法是否得当,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控,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1.教师可以提供自我评价的标准量表
学生要明白自己的实践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有什么不足,必须要非常清楚。学生最终是要学会学习的,因此,必须有一定的量化标准为其找到目标与不足。
2.教师应该充分肯定学生的各种闪光点
诚然,学生不可能都是优秀的学生,大部分学生都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应当在充分鼓励学生的情况下,友善地提出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
3.教师应该给表现好的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
学生在自我评价良好的情况下,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将对其往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精神激励。学生在展示自己的作品时,都是快乐的,他们都会希望这种快乐继续下去,自然而然地会更加用心地学习。
总之,信息技术课堂要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让他们在一个快乐的、轻松的、交互式的情境中,在玩中学,在学中练,自然而然地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5 23: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