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2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信息技术参赛论文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促进教学方式转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21:4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学信息技术参赛论文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促进教学方式转变
冉亚   甘肃定西安定区西巩驿中学
摘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切实做到尊重差异面向全体
每个人的性格、按受事物的能力和方法等因素是不同的,对信息的获取、加工与处理也存在着差异,只有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实现“抓两头、促中间”好中差兼顾,出现好生吃不饱,差生消化不了的现象,应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教学,教师可以设计分层次的任务,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进行人机互动,教师在宏观调控中发现问题,个别辅导,全体学生达到“下保底,上不封顶”的学习效果,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网络技术  教育和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转变  优势
随着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人类开始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教学方式,学校不可避免地卷入社会信息化的强大旋涡中。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表现出的巨大推动作用已经有目共睹。
21世纪,世界各国先后进入到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人才已成为经济的核心要素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提高全民素质,培育高素质的参与世界竞争的人才,关键在基础教育,许多国家对教师“量”的急需逐渐被提高教师“质”的需求所代替,教师专业化问题已在世界上引起广泛关注。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普及者和课程改革实践者的中小学一线教师,如何更新理念,加快发展,实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基础教育成败的关键。所以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促进教学方式转变成为当务之急。那么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应该如何做呢!我认为教师首先要:
1.课前准备阶段方式的转变
这是本课题重点研究的内容。在课前教师开展网络研修,进行自主、合作、集体培训等方式,学习新的教育思想、理念,观摩优秀课例、教学设计、反思,创建所教学科资源库,使教师的工作重点由课上转到课前,做到功在课前准备,效在课堂实施。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平台进行自主、合作、远程培训等方式的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观看优质课堂实录,研究优质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不断学习、实践,不断反思教学,不断地探究教学方式,不断地超越自我。
(2)建设学科课程资源,使教师形成资源意识
海量的网络资源是补充教材资源不足的宝库,教师通过下载、改编、创新等方法丰富学科课程资源,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供资源保证,逐步使教师形成资源意识。
(3)教学设计数字化,促进教学方式转变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手写,教师自己修改或与同行共享做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学生通过看教师的设计进行自主学习的可能性极小,利用信息技术采取电子备课,使教学设计网络化,可以轻松实现。
信息技术使得教师的功夫下在课前,效果在课堂上体现。教师将学习笔记、课程资源、案例、教学设计、课堂实践录像等以电子档案袋的方式集中存储共享。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课上各环节教学方式的转变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有趣的情境
课前的研究与准备要经过课堂的实践和检验。从导入环节开始,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并贯穿课堂始终。真实生动的情境使学生感觉自己是情境中的人物,激发了学生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21:46:19 | 只看该作者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变讲解方式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
新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新授课环节,教师可以把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布置成一个个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自主探究、完成任务的乐趣。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研究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学生围绕专题收集、加工和处理相关信息,与学生一起开发校内外学习资源,共同回答和解决问题。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切实做到尊重差异面向全体
每个人的性格、按受事物的能力和方法等因素是不同的,对信息的获取、加工与处理也存在着差异,只有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实现“抓两头、促中间”好中差兼顾,出现好生吃不饱,差生消化不了的现象,应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教学,教师可以设计分层次的任务,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进行人机互动,教师在宏观调控中发现问题,个别辅导,全体学生达到“下保底,上不封顶”的学习效果,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后辅导方式的转变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依照学生的认知水平,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设置。并将学生分组,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互联网或其他手段获取信息,经过加工处理,从而得出结论。如小学数学活动课“新天津一日游经费预算方案”,由于近几年天津的市容市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新天津的道德情操,同时巩固刚学完的人民币计算知识,特选择这个具有真实性、生活性、趣味性的课题。为使课题顺利完成,教师事先向学生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资源,如天津景点介绍、市区交通、餐饮酒店等相关网址供学生参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商量参观地点、交通工具以及餐饮等问题,确定之后各自分工,通过上网或询问调查等方式计算这次旅游所需的各种经费,最后经小组审议预算是否合理,通过之后做成电子文档形式,在全班演讲。在教师评价、小组互评的过程中,学生进行反思同时激发新的问题,以促进计划更趋完善。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除了具备基本的信息搜集、加工处理能力外,还要广泛地与社会接触,与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其身心和谐统一发展。另外教师与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问题的研究探讨,完成信息与感情的交流;学生利用网络论坛、聊天室等工具自由地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相互帮助,协同作业,不仅开阔视野,博采众长,而且有助于他们形成交流合作的意识。
以上仅是笔者一些粗浅的体会,在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运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无疑会为学校教育注入越来越多的新鲜活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进一步完美整合必将带来基础教育的美好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9 15: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