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17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新疆之春》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10:0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疆之春》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感受音乐的情绪与意境,并能将乐曲的几个乐段用不同的图形或动作表现出来。
2、针对新疆音乐的风格进行学习,学习三拍子的载歌载舞的特点。
3、对小提琴的演奏方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4、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的情绪,并能认识小提琴的音色。
2、感受、体验音乐,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3、三拍子的学习以及三段是的了解。
教学方法
小组学习。
教学方法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上课
师生互相问好。
二、整体感知
1、感性欣赏《新疆之春》:
让学生看着画面,聆听音乐,感受完整的音乐形象和音乐风格。
2、作品简介:
《新疆之春》是一首小提琴独奏曲,作曲家马耀先、李中汉,采用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素材,1956年创作的一首具有新疆音乐风格的乐曲,乐曲的感情乐观豪爽,曲调优美、流畅、朗朗上口,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3、分段欣赏:
将乐曲分成三段式,进行每一段的欣赏和讲解。
1)听第一段:
A从节奏和旋律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B模唱该乐段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句。
2)听第二段:
A模唱该乐段的主题节奏。
B体会该乐段出现的小提琴演奏技巧。
3)听第三段:
让学生知道乐曲中的结束句。
4、完整欣赏:
1)注意乐曲的整体结构。
2)体会乐曲的主题特征和演奏技巧。
3)对三段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5、总结:
1)新疆音乐风格:旋律、节奏……
2)乐曲背景:作者、创作环境……
3)小提琴演奏技巧:双音、拨弦……
师:春天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季节,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今天我们歌唱了祖国美丽的春天,感受了新疆的美丽春天。让我们珍惜这美好的春天,为创造祖国更美的春天努力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10:03:57 | 只看该作者
《新疆之春》教案
教学内容:
音乐欣赏《新疆之春》。
教学目标:
能够对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教材分析:
《新疆之春》作于1956年。乐曲采用维吾尔音乐风格的音乐语言,表现新中国成立后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及欢欣鼓舞的乐观情绪。乐曲的感情乐观豪爽,乐思奔放流畅。《新疆之春》是单三部曲式结构。乐曲第一部分的节奏由疏而密,继而疏密交替,其旋律多用同音重复和级进的方法,加上钢琴铿锵有力的伴奏音型、小提琴的多种演奏技法,表现出一种热烈、欢快、酣畅、富于激情的音乐情绪。乐曲的第二部分采用了新疆舞蹈中手鼓的伴奏节奏为素材,小提琴用双音奏出舞曲性的旋律,这段旋律先后在D大调和A大调上展现后进入高潮,给人以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的强烈印象。第三部分音乐基本上再现了第一部分的内容,但在结束部分却有所不同,它在结束部分有一个尾奏。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新疆音乐的情绪及风格。
教学难点:
在聆听过程中用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的音乐情绪及风格。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新疆歌曲让学生进入音乐教室时感受到音乐课堂气氛。
二、音准、听力训练:
1、用哼鸣的方法跟琴模唱
方法:由单音到乐句,音域由低到高再下行。
2、节奏听辨及模仿
要求:教师用琴弹奏和弦,学生用手敲击节奏。
三、新课教学:
师:说说你们所了解的新疆,包括服装、特产、歌舞动作、音乐等等。(学生发言)今天我们就再来欣赏一首新疆的器乐曲——《新疆之春》。
1、作者简介:
马耀先(1938至今)小提琴演奏家,回族,乌鲁木齐人。1959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同年入中央实验歌剧院任演奏员。1961年调新疆歌舞团任乐队首席兼独奏演员,后任乐队队长。作有《新疆之春》等乐曲和歌曲。
李中汉(1933至今)作曲家,河北定县人。1949年入西北艺术学校学习小提琴。1954年考入西安音乐专科学校专修作曲。在校期间合作创作了《新疆之春》等。现在铁道部第一工程局文工团任作曲。作有小提琴曲《欢乐的牧场》、歌剧音乐《帕丽扎特》等。
2、乐曲初听——思考:
(1)、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在这首乐曲主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用什么乐器做伴奏的?
(3)、这首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聆听并思考,乐曲听完后师生共同解决思考题。)
3、乐曲复听:
(1)、A段的音乐有什么特点?
(乐曲第一部分的节奏由疏而密,继而疏密交替,其旋律多用同音重复和级进的方法,加上钢琴铿锵有力的伴奏音型、小提琴的多种演奏技法,表现出一种热烈、欢快、酣畅、富于激情的音乐情绪。)
(2)、B段的音乐采用的是新疆什么乐器的音乐素材?表现了什么样的音乐气氛?听到这段音乐时,你最想做什么?
(采用了新疆舞蹈中手鼓的伴奏节奏为素材,运用转调的手法让音乐呈现高潮,给人以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的强烈印象。)
教师引导学生熟悉B段旋律及节奏型 ,探讨音乐素材及转调手法的运用。
情绪体验——感受新疆手鼓音乐素材的特点,师生一起进行简单的新疆手鼓节奏模仿练习。
(3)、第三部分音乐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用A′来标记?
基本上再现了第一部分的内容,但在结束部分却有所不同,它在结束部分有一个尾奏。
四、小结:
《新疆之春》是一首小提琴独奏曲,乐曲采用维吾尔音乐风格的音乐语言,表现新中国成立后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及欢欣鼓舞的乐观情绪。表现出一种热烈、欢快、富于激情的音乐情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10:06:08 | 只看该作者
《新疆之春》教案
教材分析:
    《新疆之春》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音乐欣赏曲目。初中音乐第七册属于中学生学习音乐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一般音乐能力,着重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而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是《春之声》,则重点是了解、感受新疆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感受春天美好时光。中国民族音乐,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富有民族生活气息,是劳动人民的指挥结晶。学生通过学习,将加深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艺术,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新疆之春》是一首小提琴独奏曲,曲作者是马耀先、李中汉。乐曲采用维吾尔族音乐素材,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人民幸福生活、欢欣鼓舞的生活情绪。乐曲的感情乐观豪爽,乐思奔放流畅,具有鲜明的维吾尔族音乐风格特点。结构为单三部曲式。
教学目标:
    ①了解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积极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
    ②聆听、感受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的风格,并体验小提琴齐奏的艺术特征。
    ③能用身边乐器(手势、自制乐器)为乐曲配伴奏,积极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体验音乐,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难点:为乐曲编配伴奏。
学情介绍:
    初一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阶段,这一阶段抽象思维能力处于形象思维,而音乐欣赏恰恰就是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学习方式。通过聆听音乐,找到切入口,着重让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开阔音乐视野,并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方法:
    ①愉快教学法。
    ②复习引入教学法。
    ③提问教学法。
    ④试唱教学法。
    ⑤点拨教学法。
教学用具:
    音响(录音机)、小提琴、多媒体课件等。
学法探究:
    ①自学法: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不懂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在本课中,着重培养学生音乐欣赏的习惯,达到自觉主动参与音乐欣赏实践活动。
    ②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
    大屏幕播放歌曲《新疆之春》,学生伴随音乐走进教室。优美的音乐,动人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歌舞之乡——新疆。
    (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情境交融,以情诱兴,为学好新课做铺垫。)
二、新课导入
    列举常见的新疆民族歌舞照片以及习俗。
三、整体感知
    (1)感性欣赏《新疆之春》
     让学生聆听音乐,感受完整的音乐形象和音乐风格。
    (初听乐曲,感受音乐,整体把握乐曲的情绪。整体感受是音乐自身规律的体现,也是艺术熏陶饿一个方面的要求,是真正提高音乐素质的有效途径。符合从整体局部的认识规律。体现了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练习,能够引起音乐教育理念。)
    (2)设置疑问
    A、乐曲的音乐风格怎么样?(音调、节奏)
    B、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C、乐曲是采用哪种演奏形式?
    (根据设置的疑问进行讨论。教师整理归纳:这是一首新疆音乐风格的乐曲,演奏乐器是小提琴,伴奏乐器是钢琴。)
    (3)作品简介
    《新疆之春》是一首小提琴独奏曲,作曲家马耀先、李中汉,采用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素材,1956年创作的一首具有新疆音乐风格的乐曲,乐曲的感情乐观豪爽,曲调优美、流畅、朗朗上口,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4)视唱练习(音乐主题)
    引导学生击拍、视唱练习。要求:旋律顺畅、节奏准确,精讲多练,以唱代讲,以唱入境,以唱悟情,最后熟唱乐曲主题。
    (通过让学生视唱主题音乐,以唱为主,在唱中感受,在唱中理解,这种注重唱的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激发学习兴趣,突出音乐学科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音乐欣赏的课"以美育人,以情感人"的学习目的。)
四、理性欣赏,突出重点
    复听音乐,加深对音乐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的理解,达到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跟着音乐一起飞翔。
    (每个学生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随着音乐自由飞翔,构建自己心中美丽的新疆画面。这时,让学生畅所欲言,他们会踊跃说出自己想象中的画面。)
五、艺术创作,突破难点
    分组创作: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小乐队,利用身边乐器(身势、唱歌、跳舞)或自制乐器,为乐曲《新疆之春》编配伴奏,教师指导,适时点拨。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将音乐欣赏的感受运用于艺术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再现音乐的能力,达到能力拓展升华学习目的。)
六、创作表演
    学生分组表演、个人表演,然后进行评比。如:分组练、演、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评选出“优秀乐队”、“最佳表演者”。
    (音乐艺术是一门表演性极强的学科,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后,就要让他们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 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 自信心,获取成功的自豪感。这也是知识、技能反馈检测的重要手段。)
七、教师总结
    《新疆之春》带领我们领略了天山风光,了解了新疆的民族音乐风格,体验了祖国民族音乐的魅力。
    (在《新疆之春》音乐中结束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4 07: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